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玄烨,清康熙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难得的文武全才文治武功皆优的帝王。他冲龄即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一生3次东巡、6次南巡、3次西征,无论是在京理政还是离京远巡,留下诗文墨迹数以千计,著有《御制诗文集》4卷,收集诗词1135首、制文12篇,共计1147篇,其中3次东巡期间创作诗45首、御制文2篇。康熙皇帝东巡期间创作的诗文,多为有感而发,即兴之作,叙史、怀古、记事、抒情、歌咏,壮景抒情,感物言志。经过祖先征战之地,写下《萨尔浒·并序》《吕翁山》《松山》《憩小凌河》《驻跸大凌河》《山海关·并序》等,追忆缅怀太  相似文献   

2.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洪武初应诏修《元史》,史成后授官翰林编修,擢户部侍郎,以年少未习理财辞归。洪武七年,因为苏州知府魏观撰《上梁文》,触犯明太祖,被腰斩于南京,终年仅三十九岁,《明史·文苑》有传。高启诗、文、词皆擅而尤长于诗,被后世推许为有明三百年诗坛之巨擘。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诗歌作品,有《吹台集》、《凤台集》、《江馆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集,共计二千馀首。洪武元年和三年,  相似文献   

3.
盛唐前期著名文人张九龄的见存诗歌究竟有多少首,迄今说法不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乔象钟先生谓:“《曲江张先生集》是张九龄为我们遗留下的一部相当丰富、完整的诗文集。其中诗、赋共五卷,敕、书十一卷,碑、铭四卷,……诗二百十三首”(《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张九龄》,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 月第1版,第73页)。此后,又有一说:“张九龄现存诗二百一十八首,本集收为四卷”(《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 265页)。统计的数目显然前后有异,是否所据版本不同, 亦未见说明。华南师大文学院的陈建森先生曾撰有《<曲江集>版本源流考》一文,惜未提及各种版本的诗歌篇目  相似文献   

4.
卢挚是元代前期诗文及散曲大家,其诗文集《卢疏斋集》已亡佚。《大明一统志·顺天府·人物》条载,"卢挚,涿州人,仕至翰林学士,博学有文思,元初能诗文必以刘因卢挚为首,所著有《疏斋集》。"似乎明代中叶犹存。李修生作《卢疏斋集辑存》(以下简称《辑存》),收文十余篇,诗五十余首,词二十余首,散曲小令一百二十余支,并作有《卢挚年谱》,但典籍浩繁,难免遗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出版的《张载集》载录张载诗16首,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李裕民《张载诗文的新发现》一文称新发现张载诗61首。这61首诗真伪掺杂,其中误入了杨时、吕本中、朱熹、陆游等人的诗作。  相似文献   

6.
以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驰名的清代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对中国古典戏曲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南洪北孔"。洪升存世著作有《诗骚韵注》(残缺)、《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孔尚任则有今人汪蔚林编辑的《孔尚任诗文集》,然而都不是他们传世著述的全部。目前,笔者在天津图书馆残破书中,有幸于清智朴和尚纂修的《盘山志》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凡十卷补遗四卷首一卷),发现载有洪升三次游历盘山所写的诗三十六首,文一篇,孔尚任诗一首,文一篇,皆是他们的集外所佚。这些诗文不仅关系盘山景物、史迹,同时也反映了洪、孔二人的生平思想。现分别辑录如下,并略作考订,以供学人参稽。  相似文献   

7.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8.
《全宋诗》册七卷三八三、三八四收张伯玉诗二卷,与他人重出者凡二十首,其中能确知误收的为十六首。1·误收葛闳诗册七卷三八三页四七三一至四七三四张伯玉《寄睦州朱少卿》至《题新定红蕖阁》共十五首,册五卷二六三页三三五三葛闳名下入“存目”,出《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引《严陵集》,并有整理者附注:“此诗及以下各诗共十五首,文渊阁四库本《严陵集》题葛闳作。然《提要》罗列作者姓名,不及葛闳。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及渐西村舍汇刊本《严陵集》,均无葛闳姓名。察其诗意,应上承前列作者,为张伯玉诗。”查页四七三二《题思范轩二首》其二“接…  相似文献   

9.
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作品流传至今,其古文辞载集仅存者一百四十二篇,诗三百九十八首。笔者辑佚古文五篇(见拙著《侯方域集校笺》上中州古籍出版社92年版),其他皆已散佚。一、侯方域诗古文辞的散佚。侯方域虽然三十七岁抑郁而死,但古文远不止《壮悔堂文集》中所收。其《与任王谷论文书》云: 仆十五岁时学为文,金沙蒋黄门呜玉方为孝康,有盛名,每  相似文献   

10.
一、诗歌称“首”和文章标“题”诗人写一首诗,作家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一个题目,这种说法已人人听惯了,但诗何以称“首”?文章为何有标“题”之称?它们始于何时?这却不大为人所理解。近读郭老的《文史论集》,发觉他在解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时,顺便揭开了这个有趣的秘密——“首”的本义是头。我国古代的诗歌原来是不称“首”的,而称为“篇”(如“诗三百篇”)或者“章”(如屈原的《九章》)。诗歌称“首”大抵始于东晋元年。当时有位孙绰,在  相似文献   

11.
《忠惠集》十卷,宋翟汝文撰。汝文(1076—1141),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元符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历中书舍人、给事中。钦宗时为翰林学士。绍兴二年拜参知政事,忏秦桧罢。卒,谥忠惠。其集久佚,今存《忠惠集》十卷,乃清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辑出。《四库提要》曰:"(汝文)事迹,具《宋史》本传及孙繁所作志铭中。……汝文好古淹博,……尝从苏轼、黄庭坚、曾巩游,故所为文章,尚有熙宁、元祜遗风。"《提要》的这段话,至少有两处严重错误,兹略辨之。所谓"孙繁所作志铭",载今本《忠惠集》附录,《题翟氏公巽埋铭》,而文中屡称"孤子",详全篇文章,当是翟汝文子翟耆年所撰,其孙翟繁改葬时重刻。又据《埋铭》,翟耆年诸子无名"繁"者,唯其长子名"畋"。与"繁"字形体  相似文献   

12.
正《明诗综》一百卷,系秀水朱彝尊(1629—1709)编选之明代诗歌总集。其中,卷八一上收录明遗民程用楫《雨宿桃源庵》《慈光寺神庙赐额》《月夜宿院中小阁》《汤泉》《喝石居》《祥符寺即轩辕宫》《初冬送友游浙》《巨门楼》凡八首诗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清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刻本《国朝诗别裁集》卷二六,均收录郑鉽(1675—1722)《月夜宿院中小阁》《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扰龙松歌》《夜光木歌》《题殉节录》《寒蝉》《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  相似文献   

13.
重编《说郛》本题名聂奉先的《续本事诗》所收十五条诗事均见于《诗话总龟》前后集,其中十四条见于前集,录文顺序与《总龟》相同。此《续本事诗》源出元代以后的一百卷本《诗话总龟》,并非《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聂奉先的《续广本事诗》,是明人伪造的一都伪书。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夫之),不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位大诗人和诗词理论家。他的诗词,除散失外,现今保存在《船山遗书》中,诗作有十五种,即《五十自定稿》、《六十自定稿》、《七十自定稿》、《柳岸吟》、《分体稿》、《编年稿》、《剩稿》、《落花诗》、《造兴诗》、《和梅花百咏》、《洞庭秋》、《雁字诗》、《仿体诗》、《忆得》。共667篇,1645首(其中古近体1178首,七律301首,五律七绝166首)。词作有四种,即《鼓棹初集》、《鼓棹二集》、《潇湘怨词》、《愚鼓词》。共305首(其中小令长调289首,小令26首)。王船山的诗词理论著作,仅入《船山遣书》中有《诗绎》、《夕堂永日绪论》、《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王船山的诗词不仅数量可观,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在诗词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15.
王次回《疑云集》辨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王次回著有《疑雨集》、《疑云集》。最近笔者发现,《疑云集》中的词竟全部见于清末俞廷瑛《琼华词集》,《疑云集》中的诗也有近二百首见于俞廷瑛《琼华诗集》,只不过个别文字略有差异而已。《疑云集》是一部伪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为剽袭、窜改《琼华诗集》、《琼华词集》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的蒋士铨(1725—1785),于有清一代,独以诗、曲成就双标第一,是清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一生创作宏富,著有《忠雅堂诗文集》四十二卷和传奇、杂剧十六种等存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的邵海青、李梦生《忠雅堂集校笺》(四册)在对蒋氏诗(词)文的整理方面用力甚勤,校笺也很精当,成为迄今为止研究蒋士铨最完整最丰富的本子。然而,蒋氏一生所作文多有散佚,惜《忠雅堂集校笺》本未加辑佚。笔者近读一些清人诗文集,陆续收辑到蒋氏序文四篇,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蒋士铨的生平与交游活动,而且对探讨蒋士铨的诗学观亦颇有价值。现标点抄录于下,且略作必要的考辨,以供同赏。  相似文献   

17.
李洪启 《传媒》2002,(4):41-42
新闻界不乏入道文学艺术家殿堂的记者编辑,但集诗、书、画于一身又造诣精深的人却难觅。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同志就是这样一位精于诗书画的老记者。新近,新华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书画集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老新闻”数十年来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人生足迹。 《范敬宜诗书画》集册共收入诗、词、散曲57首,书法手迹13篇,画作27幅。翻览全书,所收诗词散曲不少是思接千里,情韵相生,久读不厌的佳作,如长诗《世情画理两悟彻》、《七律·告别〈人民日报〉》,词《浪淘沙》(记事),散曲《双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是缘于一种观点。苏轼词自南宋起便集外单行,有几首却长期混杂于诗集,与词集并行。它们是1、《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鸟),诗题作《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2、《生查子》(三度别君来),诗题作《古别离送苏伯固》;3、《阳关曲》(受降城下紫髯郎),诗题并下二首,总作《阳关词三首》;4、又(济南春好雪初晴);5、又(暮云收尽溢清寒)。这些词作为什么会混入诗集呢?有人认为,这"正可作为苏  相似文献   

19.
现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五十余首,统计下来其中大约用了五十五个“山”字,其中有我国的三十六座山名。以山为标题者九首,如《西江月·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等。有一首《五律·看山》共八句,竟有四座山入诗。所有这些山都随着毛泽东的足迹,由南而西,由东而南运行,遍布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20.
深沉·广袤·真挚──读《风雨沧桑集》迟林秋当前新诗的弊病之一是肤浅。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时下的新诗中已经十分淡漠。被誉为时代的号角呼唤暴风雨的海燕的诗人,沦为了故弄玄虚的拆字先生。于是,要读懂一首新诗真比解一道数学难题还难,大批读者远离新诗……但读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