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网络论坛发展迅速。从核心要素上,网络论坛拥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一定的公共空间,能够形成公共舆论,具备了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但在实际运行中,其公共功能并未完全实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意识形态风险。为此,应培育论坛意见领袖,在论辩的关键环节激发参与者的公共理性,从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同时,注重把握网络水军的舆论动向,引导其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进而,加快主流话语的复制速度,使其在网络论坛中不断扩散,尽快占领这一新的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政治学和传播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媒体所创造的更具开放多元、流动虚拟的公共空间,改变了传统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公共领域之形态。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公众议题聚集着公众,惟有关心公共利益的公众团体之形成才能使公民有序参与有力量。而公共空间与公众团体之维系,取决于有独立人格与公共参与精神的公民个体。公共空间、公众与公民之间的良序互动构成了新媒体时代公民有序参与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4.
网络论坛的出现,形成了我国言论最自由的空间,也可以作为在网络条件下,虚拟的公民社会的雏形。网络上的论坛贴吧或许是民众的民主意识成长最快的地方,同时也是一种平民化的现代化的参政途径,体现了公民对社会机制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自由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以厦门PX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PX事件是新媒体汇聚民意、表达民意和影响公共决策的一例典型事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该个案,发现以网络论坛、QQ群组和手机短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既为民意表达创建了平台,又为利益群体参与博弈提供了可能性,促使公众、专家、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推动地方治理趋于善治。  相似文献   

6.
王健 《生物学教学》2005,30(1):32-33
对传统论坛的解释是这样的:对公众发表议论的地方,指报刊、座谈会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脑上网的日益普及,各种各样的网上论坛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与传统论坛相比,网上论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它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聚集着无数有识人士;它好比一个“坛子”,空间虽然不大却有着惊人的容“水”量。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有古希腊的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三个发展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客体是公众关注的问题,而公众经过讨论形成的公共意见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媒体在这种意义上属于公共领域,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艺术发生在公共领域,它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公交车站是城市公共领域非常明显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城市的公民无法、也不可能回避的地方。公交车站的广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都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考虑到它的商业性质的同时,如何解决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充分发展为公众服务,承担教育公众,为建设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而发挥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政治、经济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是指介于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自由交往空间。"公共领域"一直是众多新闻传播学专家和学者心中的理想,而BBS"电子论坛"以其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公众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言论空间,提供了一块观点和民声集散地,具有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特征,为学界和业界实现该理想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理论强调三个核心因素:公众,普遍利益上形成的公众舆论,讨论的理性、批判性和平等性。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打破了第一媒介时代散播式的传播方式,其信息的易获取性以及网络空间匿名性、去中心性等特点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奠定了有利条件.网络空间出现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出现了“独特”融合、网络空间的舆论兼具批判性和消费性、网络和权力机构的关系发生微妙转变,网络空间孕育着公共领域的又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公共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网络公共领域的价值观建设和对网民群体的价值观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网络公共领域健康发展,在网络公共空间形成文明、和谐、积极、理性的价值生态。  相似文献   

12.
多话语时代到来,公众渴望传媒话语权的回归,要求传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一个可以公开自由讨论的话语空间。在电视媒体中,以电视谈话节目最具传播优势,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共论坛",在诠释当前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锵锵三人行》为代表的新型谈话节目日渐受到公众的欢迎。本文通过社会学、传播学的视角,运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属性出发,对谈话节目如何实现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拓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啤酒馆是近代早期英国平民的聚集地,它对逐渐形成的平民私人领域的保护和尊重,使私人领域从公共权力领域的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它为平民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公众应用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啤酒馆里清教教义和平等派思想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平民公共领域在英国革命中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公共领域是偶然兴起的,它凭借着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避绕了现实空间的禁锢与障碍.但是,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并不能消解现实空间的禁锢与障碍,这就决定了网络公共领域的不成熟性,也导致了它无可奈何地走向失落.作为仅有的为权利发声的一扇窗口,让其就此渐渐闭合实为不智之举.通过网络乱象所表现出的“民智未开”这一线索可以精确地定位现实空间的那些禁锢与障碍.那么,沿循着培育公众智识能力的路径打破那些禁锢与障碍即等同于实现了网络公共领域的重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民网络问责对地方政府传统公共决策模式提出了挑战。地方政府处置失当极易引发公共决策困境,甚至导致公共安全事件。若干典型案例表明,公共决策困境中的公众网络参与逻辑如下:公民网络参与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重要来源;网络舆论失控是公共决策困境的重要原因;理性的公民网络参与有助于走出公共决策困境。为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地方政府要走出公共决策困境,其对策思路如下:确立多元化民主参与理念、确保公共决策中公民充分而有效的参与、重建地方政府的网络舆论话语权和提升网络治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为公共领域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随着中国网络媒介的发展、网民数量的激增和网络舆论空间的生成,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开始兴起并成长起来。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感,与现实政治过程的互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国家的主导作用明显。从发展前景看,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独立性会增强,并会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同时,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会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伯纳德·科恩于1963年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后,议程设置理论作为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研究的热点课题一直得到发展和丰富。议程设置理论就是媒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在网络媒体兴起前,传统媒体在社会传播中占据主要地位,传统媒体议程也对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产生着巨大影响。而网络媒体,特别是网络论坛的出现,由于信息来源多元化、高度互动的特性,已经和正在对传统媒体议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本文将以天涯社区论坛为例来分析议程设置在网络论坛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论坛、博客、微博、QQ空间等都是重要的网络社交载体,但各自的网页结构和语言风格又有差异.本文根据网络论坛的网页结构和数据特点,阐述了应用于话题检测的网络论坛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包括文本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论述了命名实体信息在论坛话题检测中的作用,讨论了论坛中时间信息的识别与规范化处理.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论坛舆论形成及引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网络论坛已逐渐成为高校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舆论的集散地。高校网络论坛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论坛舆论对师生的影响,大力加强对网络论坛舆论的监控和引导,充分发挥其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公众的世纪。随着一个真正市民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在当代文化背景下,陶艺作为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空间构建的契机。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它将使中国现代陶艺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风格与材料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