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话节目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和它的时代特征相呼应.<实话实说>以完整的叙事结构建设了公共话语空间;<锵锵三人行>用娱乐的方式达到传播资讯的目的;<让世界了解你>应用网络技术,扩大了观众的参与面,拓展了谈话的表现能力.谈话节目的出路在话题的选择和挖掘上.只有把对话直指观众的内心深处,指向他们的真实需要,谈话节目才能焕发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艺术人生》作为一档高品质谈话类节目,它的热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化层面上的解读:首先,时代变迁与媒体共同造就了私人化的公共话语空间,谈话节目应运而生;其次,《艺术人生》以其独有的怀旧方式从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使谈话类节目呈现本土化趋势;再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谈话节目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社会的影像,对此应予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中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 ,而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传递给非现场观众是大众传播。究其实质 ,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应有意识地运用人际传播的手段以改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倩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134-136
谈话节目主持人是在一定的语场中为了服务一定的语旨而采用一定语式的话语操纵者。陈鲁豫和Oprah作为中外谈话节目的代表,存在着语言使用的差异。该文以元功能理论为支撑,以真实语料为基础,通过对两者话语的比对分析,探讨中外谈话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使用上的异同,从而为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关照视角。  相似文献   

5.
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互动话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搜集的语料对电视谈话节目互动话语进行分析,描述其互动话语中有规律的形式特征。一个成功的电视谈话节目应该充分利用参与者之间的互动结构,调动大家说话的积极性,从而挖掘话题深度,最终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6.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地方网络论坛在飞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公共领域。本文结合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的三个要素对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公共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网络论坛是一个公众自由交流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个空间可以形成具有批判精神的公众舆论,并由此凸显出广大市民公民意识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既常见又复杂的语言现象,在人际交流中几乎不可避免,不仅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加深谈话者彼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使交流中断,甚至随着矛盾的不断升级,破坏谈话环境,让矛盾恶化,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本文以英语电视相亲节目中男女嘉宾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英语电视相亲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语料进行解释和分析,旨在研究这一特定对象间冲突性话语的语言特征,从而为交际者提供借鉴,使其在交际中尽可能避免冲突性话语对人际交流的不利影响,有效化解冲突性话语,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家庭关系、实现成功交际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9.
学校公共生活并非先行于学生生活,而是在对学生学校生活的引导、发现和扩展中建构起来的.话语是学校公共生活扩展的基本形式.在话语中开启公共生活,启迪公民认同,乃是在想象中开启个人的公共价值视野,启迪公民德性.学校公共话语实践包括基于教材的植人性公共话语与学校本土生成的公共话语.以学生为中心的公共话语实践包括演讲、辩论、办报等形式.持续性的保持公共空间开启还需要公共事件的不断叙述.学校教育就是在不断地以开放、鲜活的话语实践中开启公共空间,明辨公共价值,启迪公共意识,历练学生的公民品格.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实践层面出现的较新的节目类型,从萌芽到兴起,它不仅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还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论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一特定节目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解读,解析它独特新闻构架下的编播技巧、和其他新闻节目之间的关联及区别以及它在新闻传媒话语格局中不可替代的话语空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以演播室为空间,主持人和参与者围绕主题即兴讨论并通过电视传播的一种节目形态.电视谈话类节目体现了现场交流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对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特点,针对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有效提高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业务素质,促进节目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新闻提供社会各阶层讨论并解决社会不和谐问题的公共空间,都市媒体因其特有的亲民性和灵活性成为满足人们信息需要、提供人们正常的表达途径以及参与公共治理的优先选择和理想的公共领域。民生新闻是从媒体到受众的一种关怀,而非受众的主动参与与接近,具有伪公共性,最终必然导致受众的隔膜与疏离。公民新闻在新闻传播初衷中的一系列原则和策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话语机制,方便公众主动接近媒体、积极参与公共方略与决策,重塑媒体公共真实。新闻话语从民生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换,有利于将都市媒体构建为和谐社会的公共平台。  相似文献   

13.
啤酒馆和咖啡馆都是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它们基于自身的商业属性,对全社会开放,并在此过程中承担了众多的社会角色。聚集在一起的顾客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关系,交往平等化的趋势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中顾客被政治话题吸引,他们通过谈话、歌谣、小册子、报纸和书籍获取信息,展开讨论。其间顾客们不由自主地反思加诸他们身上的政府权力,并通过分析政治事件、政府政策甚至谣言来消解政府权力。国家和民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权力和话语,民众凭借政治制度的支持获得胜利。反抗政府权力是公共空间带来的一个重大成果,但公共空间亦受限于时代。  相似文献   

14.
啤酒馆和咖啡馆都是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它们基于自身的商业属性,对全社会开放,并在此过程中承担了众多的社会角色。聚集在一起的顾客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关系,交往平等化的趋势开始出现。在公共空间中顾客被政治话题吸引,他们通过谈话、歌谣、小册子、报纸和书籍获取信息,展开讨论。其间顾客们不由自主地反思加诸他们身上的政府权力,并通过分析政治事件、政府政策甚至谣言来消解政府权力。国家和民众在公共空间中争夺权力和话语,民众凭借政治制度的支持获得胜利。反抗政府权力是公共空间带来的一个重大成果,但公共空间亦受限于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传媒实践活动中,马克思形成了传媒的社会民主功能思想:一是传媒通过为社会公众提供话语交往空间而形成话语权利和公众批判意识;二是传媒通过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而形成参与意识和民族精神,进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公众的世纪。随着一个真正市民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将越来越近。在当代文化背景下,陶艺作为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空间构建的契机。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它将使中国现代陶艺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公共环境空间艺术的风格与材料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17.
传播的商品形式对于传播及其产品的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给予社会结构的影响。正是当前西方传播学面临的现实和理论的课题,毫无疑问,商品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社会在资本主义商业化权力控制下,导致了公众的公共舆论和公共话语的衰落,公众的话语表达权利被商业利益损害。因此,在这一时代语境中,面对商业化扩展的时代,谁正在并能够控制作为公共生活领域的公众的命运?是否可以让公众在传媒中寻找到公共的利益和权利?西方传播学界的这些关于传播与社会公众表达的互动性理论话题,显然在实际上是直接指向传播学理论的终极性的话题;传播何以不自由?传播如何自由?  相似文献   

18.
公共艺术发生在公共领域,它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公交车站是城市公共领域非常明显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城市的公民无法、也不可能回避的地方。公交车站的广告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都市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考虑到它的商业性质的同时,如何解决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充分发展为公众服务,承担教育公众,为建设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而发挥作用,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空间中存在结构化的媒介话语、民间政策话语和主流政策话语3种教育政策话语形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关于公共问题的讨论相比,网络的话语主体更加多元化。网络拓展了公共议题的讨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公共议程,为公众参与教育政策制订过程提供了机会,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广大电视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一直备受业界的密切关注,但同时在谈话节目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长的时候,是否具有“平民意识”已经成为电视受众衡量节目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文试以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嘉宾角色的转变为研究范本,从而说明平民话语权的逐渐回归的历程,来引导今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