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广告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培爱 《今传媒》2005,(11):10-12
文化产业是以经营符号性商品和信息为主的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在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文化的时代。经济活动与文化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且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和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力越来越明显。广告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产品多是利用广告在媒体中传播出去的,而广告业自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广告、广告文化与文化产业广告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与文化有着不可…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形式文化成果,谱牒档案记录了我国姓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开发素材.姓氏文化产业的壮大在丰富谱牒档案体系的同时,也赋予了谱牒档案新的属性.在当今经济环境下,随着谱牒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深入,姓氏文化产业也形成了成熟完备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斌 《声屏世界》2014,(12):15-18
<正>特色文化的创新开发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内容。传媒作为新技术、新思维、新发明的载体,能拓展特色文化的生长空间,适应更广泛层次的受众的需要,让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落到实处。利用传媒推动特色文化创新开发,能助推中国化进程。利用传媒开展特色文化创新开发的当代实践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拓展生态建设空间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断浮现的深层次问题也极大制约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因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本文以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讨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样本考察,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区域文化圈的发展既要保持特色,又要坚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发挥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作用,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加强区域文化圈内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内容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奠定基础。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区域文化品牌形象,提升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大。国力的竞争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建设出版强国,国际化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郭琳 《东南传播》2020,(1):80-82
以广西、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快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既是当前我国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与东盟可以通过借鉴欧盟发展的历史经验,尝试以保护和开发华语口传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升到各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形成区域文化认同与合作的基础,实现中国-东盟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文章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关系、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的关系、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文化贸易的海外布点等六个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独到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飞 《大观周刊》2012,(26):70-71
分析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打造文化龙头企业、文化品牌,培育新型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区建设,大力挖掘文化发展潜力是实现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杨毅 《中国出版》2013,(3):63-66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一种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的文化发展形态和文化现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目前主要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在我国,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2]而"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①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山地区一直以鲜明的地域特点、独特的历史内涵,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太行山文化产业带的构建是对太行山地区文化产业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太行山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与建构.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化产业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档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 依照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化产业是围绕着文化产品而展开的包含多个专业化连续运作过程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系列服务性活动.而文化产业的运作是一个源于社会需求又尽可能满足不断发展需要的再积累过程,是一个连续运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对文艺工作和文艺作品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号召文艺工作者要生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而且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音乐文化产业,既要走市场经济之路,也要兼顾文化传承的使命.以区域音乐为出发点,以传播学为理论引导,对区域音乐文化产业进行探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由吴霜、马栋梁、杨柳成等三人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传播学视阈下区域音乐文化产业系统研究》一书,作为一部精心集结的学术著作,以传播学理论来观察广西地区和当代音乐文化的产业运作,思考当代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是音乐传播学新学科的进一步展开,体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柳 《黑龙江档案》2013,(3):116-116
分析我国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现状发现,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堪称档案文化产业的"露天煤矿"。实现档案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关键是通过其他载体形式实现档案信息的转移,然后投入市场进行运作。档案文化产业的本质是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深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将档案信息转化为有形的形式,实现转移和传播。开发档案文化产业既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又可以为历史正名、传播历史文化,可谓一举夺得。发展我国档案文化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百年,产生了一批沿运城市,造就了璀璨的运河文化。沿运城市由于自身蕴含的运河历史文化因素和品质,在实施文化与旅游融合战略以及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战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使沿运城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沿运城市可以依托运河文化创办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园区,选择特色鲜明的门类优先开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航母,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逐渐实现城市经济转换,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影响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本文以淮安市为例,提出依托运河文化开发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但文化金融的推动工作缓慢,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尽快融入经济大循环中,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化金融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娱乐宝打破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固有模式,开创了一种线上消费者全程参与文化产品创造过程的理财产品,为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的语境下,本文强调了文化价值的特殊地位,力图梳理文化价值与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文化产品这三组关系,并且认为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区域文化产业价值追求的完整的问题体系。对这一问题体系进行逐项探析并理清其相互间的关系,可以为类似福建这样区位和历史都十分独特的省份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并保持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雁秋 《新闻世界》2010,(7):273-274
文化市场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以商品的形式在流通中进行交换的场所。文化产业是指通过文化服务活动创造的价值形成的产业。文化市场的开发和兴起,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9.
广州亚运会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为广州文化产业的开发策略建立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其主旨是从视觉文化产业的角度,以亚运会为契机,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在充分认识时尚文化消费规律的基础上,倚赖现代传播手段,推动"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宝贵历史资源更有效地进入体育竞赛、区域旅游、图书出版、影视制作、动漫产业、城市营销等产业,并以此促进各行业资源的改革、竞争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作为宿迁的"文化产业发展年",正是对宿迁市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进行全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宿迁市集中开展了"三个一"文化产业发展活动: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业创意活动,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