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后发地区技术赶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发地区可以凭借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但是技术赶超的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即在现有技术差距下,后发地区只有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才能实现技术赶超。本文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能力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差距的缩小和技术赶超的实现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可以实现技术赶超和经济收敛。因此,后发地区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培育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为缩小技术差距、实现技术赶超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技术落后国家(地区)在进行技术赶超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经济持续发展、技术存量增加但无法实现技术赶超的现象,即与技术领先国家(地区)保持差距的赶超停滞。通过建立技术领先和技术落后国家(地区)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博弈的稳定状态。研究表明:后发优势的存在使得技术落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单纯的技术模仿不能实现赶超,但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却仍然在走技术模仿道路;而技术领先国家(地区)也会采取不阻碍赶超的策略,因为该状态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后发优势、技术跨越与赶超、国际贸易技术差距、创新国际化等有关理论综述,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获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赢得后发优势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通过技术引进或模仿实现技术赶超的不同。最后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揭示出创新国际化对消除滞后效应、实现技术跨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后发优势、技术跨越与赶超、国际贸易技术差距、创新国际化等有关理论综述,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获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赢得后发优势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通过技术引进或模仿实现技术赶超的不同.最后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揭示出创新国际化对消除滞后效应、实现技术跨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涌现理论,构建了包括组织间战略文化协同、技术协同和组织协同的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体系,将组织间知识协同效应分为效率性知识协同效应和增长性知识协同效应.采用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对知识协同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组织间协同管理3个维度对知识协同效应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组织间技术协同对效率性知识协同效应作用最大,组织间组织协同对增长性知识协同效应作用最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管理应该选择侧重点,在获取外部技术知识前期阶段进行知识共享时,技术协同是组织间协同管理的侧重点,而在获取外部技术知识后期阶段进行知识整合时,组织协同是组织间协同管理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组织学习视角和知识基础理论,基于205家联盟企业410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企业单独及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均会促进其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而知识获取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此外,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战略联盟中企业开展组织学习、实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桂菊  陈思睿  王彤 《科研管理》2020,41(3):164-173
处于后发劣势的本土制造企业,已经很难通过跟随和模仿创新实现赶超。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了颠覆赶超的机会。但已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实现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较为匮乏。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本土制造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基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利基市场的市场定位颠覆,差异化的服务设计颠覆以及运营模式颠覆是本土制造企业颠覆主流市场在位企业,实现成功赶超的有效模式。知识搜索(同行搜索和跨界搜索)是本土制造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知识与信息来源,机会能力是本土制造企业通过知识搜索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企业知识有效配置决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知识链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效用的研究,构建以组织学习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提升内在机制和以知识产品价值形成为支持的外在机制.进一步通过知识链优化,探索实现从模仿创新、应用创新、到集成创新的基本路径,并进行了包括知识转移、知识联盟和知识补偿等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研和119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对集群企业获取知识资源的网络途径、知识资源对模仿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组织学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现阶段,集群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本地政府、商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对于知识资源的获取具有主导作用,知识资源获取越多,集群企业的模仿创新能力则越强,但这种关系受到了集群企业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扩展罗默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依次将模仿与自主创新两种技术进步的方式引入研发部门建立一个后发经济体技术赶超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后发经济体技术赶超中的经济运行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间品生产企业的价值变化与中间品种类数的变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力系统推动着后发经济体的技术进步沿着一定的路径运行。该路径会经历模仿与创新两个漩涡式的均衡点,赶超经济体想实现赶超就要跨越模仿均衡达到创新均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付晓蓉  栾睿  庞晶 《科研管理》2019,40(1):76-88
本文研究渠道双元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探讨了该过程中组织惰性的中介作用与双元平衡的调节效应。运用SPSS20及SMARTPLS3.0对234家中小企业渠道管理者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渠道双元学习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组织惰性在渠道双元学习和渠道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2)渠道学习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双向影响;关系惯性与知识惰性在双元学习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影响过程中有显著差异:探索式学习克服组织惰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利用式学习强化关系惯性,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负面效应;(3)双元平衡在学习对知识惰性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有益于拓展渠道理论的研究视野,补充完善了渠道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渠道成员通过双元学习提高应对高度变化的市场环境的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突破组织边界,通过获取丰富的外部知识来弥补自身不足以促进企业成长,但学界对创新开放度、企业成长与知识获取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不足,为此,以国内3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不同类型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中,创新开放广度对企业成长没有显著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创新开放广度对显性知识获取没有显著影响、对隐性知识获取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开放深度对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均有正向影响;显性知识获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隐性知识获取在创新开放广度与企业成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创新开放深度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而得到如下启示:企业要重视开放式创新战略,合理高效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不断提高创新开放深度,有效控制创新开放广度;重视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4.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技术创新是否会提升公司绩效?目前理论界存在着相悖的观点。基于组织学习顺序视角,采用纵向对比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学习顺序对企业绩效提升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组织学习方式均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但四种组织学习方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处于探索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播种型”的学习顺序可能更具优势;而在快速发展阶段,企业采用“咨询型”和“增强型”的组织学习在技术创新过程对提高公司绩效方面没有太大差异。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选取不同的组织学习顺序与技术创新相匹配,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最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技术创新、组织学习顺序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框架模型。研究结论对丰富组织学习的相关理论以及指导企业科学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兆权  陈键宏  王晨 《科研管理》2014,35(10):17-25
本文旨在研究政治和商业关联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并以网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组织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知识获取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整合能力所起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广州和厦门三地193家本土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治和商业关联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在政治和商业关联与组织创新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的作用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中国情境下政治和商业管理、知识获取与整合、组织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企业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天颖  季伟伟  施放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46-1051
 基于前人的研究的成果,文章构建了企业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通过对浙江省制造型企业的实证研究,清晰、完整的勾勒出组织学习、知识获取、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组织学习对组织绩效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知识获取和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间接地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宗军  蒋振宇 《科研管理》2006,41(1):274-284
通过对257家新兴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效应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员工信息素养对外部知识获取与内部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技术探讨了企业规模对员工信息素养的制约效应。结果表明: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的吸收效果均有促进作用;此外,企业规模越大,员工信息素养对技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促进作用越小。本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员工素养与企业创新等领域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有效提高员工信息素养、增强外部知识吸收、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主创新的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知识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尝试从自主创新的角度,运用组织学习机制揭示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内在机理,构造了自主创新与组织知识创造的关系模型,以揭示二者的关系,为企业进行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孙爱英  李垣  任峰 《科研管理》2006,27(2):15-21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文化作为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对技术创新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研究四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官僚型文化、支持型文化、革新型文化和效率型文化对于组合创新中所包含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不同影响。研究证实了具有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组织进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时选择创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些命题的提出对企业更好的选择创新方式提供了帮助,并且丰富了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认为只有结合组织的文化正确地选择创新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