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作流管理系统为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系统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模型和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产品制造流程系统体系,通过该系统体系可以实现产品制造流程的自动化执行。  相似文献   

2.
工作流管理系统为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系统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模型和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产品制造流程系统体系,通过该系统体系可以实现产品制造流程的自动化执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工作流技术和应用软件系统的结合是计算机应用软件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分析了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JPBM轻型工作流引擎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为验证系统的实用性,以某大型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办公软件为例,分析了系统的应用过程并通过对比验证了系统的重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业务属于流程类的活动,这些流程类的业务活动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过程,各个子过程之间传递各种文档资料;有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对流程进行选择。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和信息共享,也就是希望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网上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流转,希望网上办公系统不仅能够解决办公过程中某个独立环节的业务问题。而且能够将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环节衔接起来,使得上一个环节的业务处理效果能自动流转到下一环节以便利用或处理。那么,在电子政务中如何对政府内部这些具有共同特点的工作流程进行建模?如何利用计算机对流程进行辅助的管理,控制,甚至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改造?上述这些问题就是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内容所在,工作流技术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核心和基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对电子政务遇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做了介绍,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和电子政务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中分布式异构数据交换平台关键的组件——工作流管理中心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工作流技术已不能适应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研究了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探讨了协同分布式工作流的建模方法、系统流程激活模型、流程的整合和工作流控制中心等要点。实践证明,它是解决企业在原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升级改造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政务的协同对于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技术。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电子中通过应用工作流技术和工作流管理系统,在不同层面实现政务工作的协同。通过对于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和集中式工作流管理系统以及基于WEB的工作流技术的适用性探讨,提出了在不同层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工作流技术来实现有效的协作方案,以达到实现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企业对工作流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实现基本工作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表单和流程的分离,简化了流程使用,实现了表单和流程的动态关联。用户可自由修改流程,并设计规则来实现不同的流转过程。  相似文献   

9.
物流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已成为当前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关键。本文分析了Web服务技术应用集成问题,利用工作流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中应用以Web服务形式提供给工作流系统集成,同时给出基于此方案具体的体系结构以及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流程执行步骤。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的ERP系统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无纸化、业务流程电子化控制方面表现出严重的缺陷。本文将工作流技术和ERP系统结合起来,借助工作流技术使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业务来设计并实现流程的运行。文中以某钢铁公司的设备检修管理系统为例。阐述了工作流技术和ERP系统的集成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东  潘小毅  孙晶 《情报科学》2008,26(6):805-808
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完善的公共服务建设将推动电子政务更好的发展;知识管理是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中的知识管理需求和维基的知识管理功能的分析,提出了政务级维基应用的工作流程及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平台模型,并对维基在国家/省级政务内网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作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中引入电子商务信誉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岩  孔凡晶 《现代情报》2013,33(9):157-160
本文在阐述电子商务的信誉评价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信誉模型用于电子政务的可行性,提出了模型的修改建议,使其能够适合对政务系统进行评价,同时对引入过程中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萍 《科技广场》2007,5(11):105-107
分析了电子政务中的静态风险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基于人工免疫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中,该方法实时监控电子政务系统中的风险状态,根据免疫系统中的抗体浓度得到当前系统遭受的风险,反馈到整个电子政务系统中,阻止系统的危险活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日益集成化、平台化,并逐渐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发展,而网络安全环境却不断恶化,科技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迫切需要严密的安全防护。本文针对科技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的特点,介绍了作为安全架构基础的认证、授权和审计(AAA)技术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供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信用信息进行整合与共享,构建信用档案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对电子政务环境下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基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信用档案体系的框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信用档案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为支撑的信用档案体系,该框架主张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充分吸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刘玲利  王冰  朱多刚 《现代情报》2013,33(4):172-177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DeLone和McLean成功模型和期望差异模型,构建电子政务接受和持续运行综合模型,对影响电子政务的接受和持续性使用因素进行验证和探讨,结合我国土地市场管理电子政务,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土地市场管理电子政务接受和持续运行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e-government in Malaysia. With the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ternet has been used as a medium of transaction in almost all aspects of human liv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the intention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 among Malaysians. This study integrates constructs from the models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DOI) which been moderated by culture factor and Trust model with five dimension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surveying a broad diversity of citizens in Malaysia community.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from 195 respondents but only 150 of the respondents with complete answ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rust,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relative advantage and perceived image, respectively, has a direct posit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towards intention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 and perceived complexit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towards intention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 While perceived strength of online privacy and perceived strength of non-repudia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a citizen's trust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 However, the uncertainty avoidance (moderating factor) used in the study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ovation factors (complexity, relative advantage and image) and intention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 Finally in comparing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entire intention based model (TAM, DOI and Trust) with the studied model,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DOI model has a better explanatory power.  相似文献   

18.
Petri网是一种有效的模型描述语言,不仅能描述系统的结构特性,同时还能描述其动态特性,尤其适用于描述含有并行成分的系统。本文在简要介绍了Petri网和工作流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替换规则用基本工作流模式构造了合理的Petri网模型,并对构造好的Petri网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最后对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李君君  曹园园 《现代情报》2015,35(12):25-30
电子政务成功的关键是公众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采纳。本研究以用户体验为基础,结合技术采纳相关理论,构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采纳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和样本收集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用户体验的4个维度:浏览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和信任体验都不同程度地会影响公众的采纳行为。根据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