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前准备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非常非常重要,课前准备要非常的充分,要注意各方面的细节,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要细致地从各个方面入手去解决你课堂上所能设想到的一切难题。当你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之下再去上一节公开展示课时,你会觉得每个环节的衔接会非常的到位,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十分的显著。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可变因素.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课前备好的计划来进行。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遇到来自学生、教师本身和客观突发的不能越过的事件,只有善于处理好这些事件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师们绞尽脑汁就如何上一节有效课搞课题、做研究、想对策。结果不免出现了课堂形式化,表面繁华实际低效的现象。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到很多时候一个或几个细节的忽视就影响到一节课,尤其是一节英语课的高效。一、教师是否疏于对学生身体状况,情感态度的关注教师在课前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信心百倍地去上课,但是往往在课堂进程中发现学生不是老师理想中的状态。此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欠佳,直接影响老师情绪,造成恶性循环。准备好的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更谈不上高  相似文献   

4.
想上好一节课,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好."备课"就是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教师除了要备上课的内容,还要"备学生".但学生是活灵活现的个体,很难在课前预设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插嘴"就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对于闪烁着智慧的"插嘴",我们要给予关注,给学生展示智慧的机会,为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语文教学的备课尤为重要,这是大家早已明了的道理.一般说来,"教学设计"通常被教师理解为"课前备课",是指课前教师的准备.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但是,课前怎样备课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前备好的课到了课堂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往往会出现设计不恰当、不充分的现象,会发生意料不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程妍 《辽宁教育》2013,(4X):75-75
<正>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有的教学都要有预设的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这里大部分老师都能做到精心地备教材,但往往忽略了备学生。而这却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做的预设应该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反复思考他们能否接受我们所做的预设。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也会影响我们的课堂。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对自己预设的问题要做到换位思考,即我们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也可以在课前做一些学情调查,虽然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但起码能避免遇到突发事件时显得手足无措,节省课堂中的宝贵时间。另外也要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积淀。我在教学《正负数》时,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听录音学习资料袋中的知识,可设备出现了问题,放不出声音,当时我很着急,但也不知该怎样处理,只有在那等着设备恢复正常。此时如果我放弃等待,而是让学生自读就会很灵活地处理好这个问题,也会节省很多时间。有了这样的经历后,课前我尽量对课堂中能够出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不受束于既定的目标和重点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是教师课前通过充分备学生、备教材而后设定的,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但有时会忽略了个体因素。学生基础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一,看问题的角度不一,以致于不少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到课堂上却迷失了方向,结果是严重柬缚了优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甚至也熄灭了学困生思维上的十分珍贵的火花。所以,  相似文献   

8.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较多的偏重于理论知识,很多教师在教授该课程时都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课前的设计,教师精心的课前准备往往在课堂开始阶段就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文章通过讲述课前导入的重要性和难点,结合管理学基础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管理学基础教学的课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课前备学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体现,而且使学生在先前思考的基础上有侧重地关注课堂,参与课堂,提升课堂交流的深度。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学生课前备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课前三分钟如果做些课前准备,往往会对一节课的效果产生很好的影响。一、整理仪表。到了课堂上如果对自己的仪表不放心,以致去摸头发,理刘海,摸领子,擦眼镜,会影响上课情绪和高度集中的思维,还会给学生留下一个不够严肃的形象。这就需要课前整理仪表。二、整理情绪。要防止把课前形成的可能影响教学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要喜形于色,不要怒形于色,也不要带着沉思进入课堂,要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三、整理不良生理反应。许多教师上课时往往有习惯性的不良生理反射,如开口前先要咳嗽、吐唾沫、挠脑袋、抠耳朵、擤鼻涕等。这些生理反射…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课堂,师生在知识面前是极其不平等的。教师课前精心备课、有备而来,而学生却没有丝毫准备就被动地聆听教师讲授。而理想的课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只有学生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绚丽,这样的课堂才是平等的课堂,学习才有效果。很多教师就利用"预学单"创设了学前阵地,引领学生课前做足预习准备,笔者也在实践摸索中体会到预学单的使用对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性。  相似文献   

12.
李永红 《地理教育》2014,(7):102-102
一、“内修”——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巧 1.“内修”之一:促使学生爱学、乐学 (1)深备教材、学生、教法.教师应对课标、教材了如指掌,所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日功”.记得刚参加工作,由于对教材不熟悉,又不善于向学生解释知识点,讲课基本采用“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曾到一所重点学校听课,授课教师教学设计思路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经验不足的我,照搬照抄运用到自己课堂上,整节课自己唱独角戏,学生学习积极性未调动起来.所以,课前应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理念】在复习课上,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复习、自觉地梳理知识,是衡量复习课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般地说,教师为了达到复习量的高密度,往往在课前精心选择习题,然后在课堂复习时,将大量的习题呈现给学生,似乎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课堂实践表明,教师的一片苦心,并不能换来学生的认真态度,有时学生的"反感"情绪则会抵制练习的密度。为此,教师也感到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时常见一些教师认认真真备好课,却因为某种不良情绪的失控而毁了整堂课。教师的健康情绪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它能直接地、形象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如果教师仪表整洁大方,精神饱满,热情认真,言形得体,自然协调,保持愉快饱满的情绪,学生会从内心敬佩教师,会心情愉快、精力集中地认真学习,课堂也就容易出现宽松、活泼、认真和谐的气氛。  相似文献   

15.
听课,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和切磋教育教学技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听课者走入课堂,一切言谈举止和情绪反映都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理应成为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有些教师在听课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致使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尴尬。事后师生对此颇有微词。笔者认为,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学问。听课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讲究艺术性的学习。 听课者应有“备”而来。课前,对于授课内容、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应有个大概的了解与把握,设想一下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心中有数,听课时方能有针对性地思考、比较与学习。听课者衣着色彩不可艳丽,款式不可新奇,否则会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备齐各种应用材料,力避在课堂上东挪西借,以致于扰教与学的正常进行。 听课者走入课堂,就是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注意选定合适的听课位置,尽量坐在教室左边或右边的中间位置。这样便于观察学生学习时的表现,较客观地测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课时坐姿要端正,不宜两腿交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突发情况。那么教师如何机智、科学灵活地应对处理呢?下面我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次突发情况为例加以说明。一、案例背景及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travel in Hong Kong Disneyland.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掌握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课堂上的气氛与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课堂气氛融洽,那么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高涨,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反之,课堂上气氛低沉,师生没有情绪,彼此的合作不顺畅,教学收效肯定不理想。小学课堂教学掌控不好会出现以下现象:教者在课堂上只会一个人讲课,对所有学生不管不顾,在课堂上表达方式不生动逼真,方法单一学生很难接受。教者把不好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课堂上遇到问题不能适时解决,对小学生发火,掌握不好,小学生就会由不欢迎这样的老师发展成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教者在课堂上对学生答错问题,不仔细倾听,而恶  相似文献   

18.
对于教学设计,可以分为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静态设计主要是教师根据新的教学任务,加上学生现状进行设计。传统课堂基本上都是采取静态设计。教师根据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在课前把教学过程和环节设计好,上课时,教师把课前的设计重演一遍。这种设计由于没有考虑到课堂具有丰富生成性,课堂会随时出现新的情况,造成教师常常只见教案而不见人的情况。动态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课堂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设计。这种设计虽然也有课前的设计,但是临时的。“生命”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其一,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伴有笑声和掌声,让课上的40分钟成为一种享受,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其实要做到这样并不难,只要你肯付出、能放手、相信学生,把课堂真正交给他们,你就能享受这种美妙,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肯付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干,让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这样的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会很大,付出会更多。一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备练习、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学习》2010,(10):9-9
不喜欢某个老师,连带着也不喜欢上他的课,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产生逆反心理,讨厌他的声音,讨厌他的教学,讨厌他对你所表达的关心。这种情况在广大中学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逆反的情绪愈演愈烈,最终会导致师生关系急剧恶化,学生的厌学情绪便会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