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因此,尽量少教多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仁 《甘肃教育》2020,(4):152-15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3.
马宏志 《学周刊C版》2010,(4):115-115
从教六年来,我一直听到许多老师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讲了许多遍的问题,许多学生还是不会做。”我不禁沉思,一堂课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什么?一堂课的有效性不应看老师教了多少,而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得怎样。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的等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正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要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学生都是积极的探究者和知识构建者;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的条件;学生的英语技能不是靠老师"教给"的,而是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会"的。其次教师要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思想。传统的教学现象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实际上学生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走,根本就没有自己去学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呢?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逐渐自发地形成以变革教学关系来改进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潮,福建省开展的“指导——自主学习”实验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其核心思想就是变“先教后学”为“以学论教,少教多学”。实践证明,它赋予学习者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学成果显著。本刊从即日起,将持续关注这一命题,希望广大同行积极参与,发表观点,介绍经验,提出建议或思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病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以前都是书本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去教,书本上举什么例子,教师就举什么例子,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这样的数学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陷入僵局,导致学生学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教师而言,要高屋建瓴,低处着手,在学与教之间找寻、搭建合适的桥梁,便于在教、学之间畅通无阻.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在学与教之间搭建合适的桥梁.一、高起点打量,全面思考高屋建瓴,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教师不仅要从总体上打量全局,知道要教什么、怎样教,还要学着换位思考,了解孩子们想要学什么,打算怎样学.此外,老师还要思考宏观与微观的学习活动,宏观的学习活动指活动的大体走向,而微观的学习活动指具体的起重要作用的活动细节,包括重点和亮点各是什么.这就是我理解的高起点打量,全面思考,力求通过打量和思考让教师与学生、教材更加熟悉与接近.  相似文献   

9.
毕晓品 《成才之路》2010,(23):61-62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朱福荣 《今日教育》2007,(12S):59-60
一个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最可怕的是什么?答曰:是对这门学科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一个教师教学最失败的是什么?答曰:是所教的学生对这门学科越学越没有兴趣或者越来越不喜欢这门学科。今天.读张晓的《创造快乐的数学之旅》再次引发我三个思考: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数学观(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怎样教儿童学数学?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去研究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情绪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提高。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怎样学,先生怎样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能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太小.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活力.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生学习得极被动。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只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方面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形成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抄;师给,生收。”的关系,学生成了机器。另一方面表现为以教师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复制老师讲授的知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越厌学。在《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光辉 《学周刊C版》2011,(9):122-122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太小.表现为: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活力.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生学习极被动。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2,(Z2):64-65
"老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啊?"这是学生们课前经常问的问题,学生真的很想知道学什么。"老师,这个我不会,请您教教我。""我们继续上课,你的问题课后再讲。"这是课中师生间经常进行交流的话语。"老师,我怎样了解更多的人类登月计划啊?"这是课后学生表达学习意愿时的常见问题……课堂是教学互动的天地,教学是生成的过程。长期以来,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科标准。教案保证"教"的到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一直以来是教师心中的先进理念,虽然课堂中偶尔也会有意外的精彩,但总体来讲,学生的"学",没有机制保障其基本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教学生怎样去学英语、用英语,而不是仅仅教他们记住几个英语单词、句型,会用英语说几句话而已。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激情,实现英语教学课堂的多向性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蔡巍巍 《成才之路》2009,(12):54-54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  相似文献   

19.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快乐;教育思考使他明确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老师们习惯于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自以为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学生,课堂一分钟都没有浪费掉,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刚学英语的小学生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对英语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老师们也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用了不少心思,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非常得心应手,可谓教得愉快,学得高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他们对外语的学习有一种焦虑,越想学会越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此时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开始时的激情,一味地抱怨学生上课开小差、"呆若木鸡",面对这样的"毫无生气"的孩子,老师心灰意冷,甚或谈生色变,这样只能使教学不能顺利进行.现在让我们走出来,站在另一个角度上去研究、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