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与黄胄先生相识是在1963年。当时海军部队开画展,由于我有参展作品,便到了北京。当时海军有两个首长跟黄胄先生的关系非常好,有时候黄胄先生到首长家里来,有时候是首长带着我去黄胄先生家里,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往。彼时我才二十出头,黄胄大我15岁,也就36、37岁的样子。当时黄胄先生还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创作员。由于不用坐班,白天我便经常去他家里学习。他的家在羊坊店,极普通的公房,印象  相似文献   

2.
黄胄养鸡     
黄胄素以擅长画驴出名。因为他养过驴,赶过驴车,对驴的脾性十分了解,所以他笔下的一头头驴子才栩栩如生,为此他还被送了一个不雅的驴贩子绰号。不过,黄胄并没有满足。他又给自己选择了另外一个难题去攻克——鸡。为了画好鸡,黄胄决定先亲自动手养鸡。知道此事后,李可染便专门送给黄胄一群小鸡。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凡成功者,背后必都有一些扶持和提携者。1997年4月,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黄胄的去世,使中国美术界又陨落了一颗灿烂的明星。回想他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徐悲鸿,没有丁井文和郑学文夫妇在北京的扶持与爱护,就不会有后来之黄胄。  相似文献   

4.
初恋黄胄     
今年是国画大师黄胄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仙逝十三周年。为缅怀这位让人尊敬的艺术大师,特选登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回忆与黄胄在一起的青春岁月——  相似文献   

5.
王妍 《林区教学》2013,(6):117-118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其内在精神的外在化的形成过程,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精神本质与内在品性,就是其个人审美精神的外在形式表现。黄胄,中国画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注重内在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提倡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艺术。他扎根于现实生活,始终保持自己平民化的艺术风格,崇尚自由,勇于探索。通过他的作品,可以体味到其内在的、独特的审美精神。黄胄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精神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画家黄胄与剧作家黄宗江,是相识多年的朋友。20世纪50年代初,当黄胄应徐悲鸿之邀从西安到北京时,黄宗江即大为赏识黄胄画的毛驴。他们俩曾在同一创作室工作过(黄宗江戏称为"一殿为臣");后来还一同"受过难",可谓缘分颇深。因为俩人有这样长久并且深厚的"交谊",所以常常有朋友想通过黄宗江的关系向黄胄这位大画家求画。其实,黄宗江自己亦未得到黄胄一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题材作品中,我们总能见到黄胄趣味独特的笔墨。他选择的动物,也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这固然有他喜爱的因素,也不能不说有为人物画服务的初衷。在他或巨制或小品的人物画中,多有点缀动物,无不活灵活现,可见功不唐捐。  相似文献   

8.
哀驴     
正在南方的城市里看不见驴子。生活中出现"驴"字,不会是美妙的事情。开始对毛驴有好印象,是在看了画家黄胄的画之后,他把毛驴画得憨拙可爱,他笔下那些耳朵长长的牲口,仿佛是一种温顺的通灵性的动物。不过画中的景物和生活中的真实往往不是一回事。我曾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完成改扩建工程之后.3月中旬首次推卅了“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系列展——潘天寿、李可染、黄胄艺术展”。潘天寿、李可染、黄胄先生,都是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杰出创造和重要影响的画家,都在各自领域有着传承和创新性的贡献,其为人为艺的璀璨人生,有着许多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正>黄胄曾四次赴新疆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因此作品有很多是描绘西北少数民族风情,而且一向歌颂劳动、歌唱生活,表现劳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赶驴图》,即是表现西北新疆风情的绘画。《赶驴图》创作于1979年,是年8月黄胄带病赴新疆作第五次访问、写生。这件作品,就是此次写生后追忆20年前维族生活场景的一幕。在题款中写到:"黄胄一九七九年夏,于北京写二十年前曾见塔吉克姑娘。"与60年代相比,这时期作品多了几  相似文献   

11.
正黄胄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同样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座高峰。他的人物画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笔墨相结合,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写实绘画带来的不足。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笔力狠辣,用优美  相似文献   

12.
由于隔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傅抱石、李可染等高龄大师且不论,平生最景仰两位稍年轻的大师,一位是黄胄先生,另一位则为汤文选先生。黄胄先生直接以写生入国画,其作品对传统国画的笔墨、形韵、精气全面冲击,迄今影响至巨。而汤  相似文献   

13.
画驴的启示     
①我国著名画家黄胄画的毛驴栩栩如生,真是百驴百态,无一同样,令人叫绝。  相似文献   

14.
<正>读完《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一书,我心中想的不仅仅是书中的具体观点,而更是顾明远先生的人格魅力、学术精神与境界。我想到了多年前无意中看到画家黄胄《松鹰图》上的两句题诗:英雄老去心犹壮,独立苍茫有所思。顾先生已届耄耋之年,身体视力也不是很好。尽管如此,面对着当前的教育热点话题,他仍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洋...  相似文献   

15.
水墨五绝     
20世纪,中国画艺术在强烈的历史转折中发生剧变,风起云涌,名家辈出。其中五人: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李苦禅、黄胄,笔墨卓绝,创造了各自的水墨符号。于此,歌以咏之。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朝阳区黄胄艺术实验小学于2003年成立以来,依托"幸福教育工程",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艺术教育为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我在中医研究院画《中草药汇编》,画药材的花冠、花茎、果实等,色彩、造型都要极为准确。我们就千方百计地去写生。我想起了军博的花房,那儿有很多药用植物,我联系好就来到原来军博改造"黑帮"的地方——莲花池花房。他们把我和黄胄联系起来介绍给花房的新老工人。这消息不知怎样传开了,当我再次去时,花房里拥进了好几个人。他们都自称是黄胄的老伙伴,有的说是和黄胄一块赶粪车的,有的说是卖西瓜的,有的说是指导黄胄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从小酷爱中国书画艺术,自知搞这行修仙的多、成神者少,于是就选择了收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下求索,接触了不少大师的作品。其中对黄胄两幅力作尤其注重,《墟日图》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19.
雨声 《科技文萃》2001,1(1):188
黄胄(1925—1997)是一位多产画家,辛勤的一生中,留下许多人物画巨构,这些作品中洋溢着画家热爱生活的感情,也闪耀着艺术创造的才华。  相似文献   

20.
每当我漫步家乡的花间小径,放眼姹紫嫣红的数万亩牡丹花海的时候;每当我迈进炎黄艺术馆,环视院内的一草一木,拜读展厅内那一幅幅巨制佳作的时候;每当我擦肩路过北京友谊医院,遥望那熟悉的干部病房的时候;人民的艺术家——黄胄先生的形象就在我眼前闪现:与黄老相处的一桩桩往事,如同电影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