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志红  周为筠 《今传媒》2006,(8X):10-11
广播电台热线栏目的发展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热线”作为一档双向交流、人际互动的舆论监督栏目,成为电台参与媒体竞争的一大优势。“热线”这一节目形式起源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创“主持人——直播”模式,此后“直播”被视为中国广播争取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1990年6月,深圳电台在全国率先推出新闻时政类热线节目“深圳事大家议”,广播电台新闻时政节目开始纷纷引进“热线”。1992年10月2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设立了“东方传呼”栏目,1993年2月10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990听众热线”节目开播。“热线”开始的时候是录播:首先把所有听众来电录音,然后进行筛选,选出有报道价值的题目派记进行深入采访,再进行编辑合成在节目中播出,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但是也有例外,如南宁广播电台自1991年开设的“投诉热线”节目就是直播形式。第二阶段,从1997年至今,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行风热线”与行政执法机关形成联动机制,成为政府抓明。  相似文献   

2.
各地广播电台开办了很多"行风热线"投诉直播节目.听众打进热线电话投诉及反映问题,由政府部门有关领导担任的节目嘉宾当场给予答复,深受听众欢迎.  相似文献   

3.
张洪武 《大观周刊》2011,(22):21-21
在广播节目类型纷繁复杂的今天,“行风热线”作为其中一档“重磅”节目形式,已被多家广播电台采用,并成为深受听众喜爱的栏目类型。之所以喜爱,首先要缘于它通过广播,有效地将人民群众与政府职能部门密切地联系了起来。搭建的是两者之间最直接、最便捷的桥梁。然而,也正因为“行风热线”节目的“特殊性”,对导播的素质要求也很高。本文就节目宏观把握、熟悉节凋流程。直播中应注意的问题;导播的心理素质等方面,谈谈在“行风热线”节目中,作为关键岗位的导播,应该如何发挥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初,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在早间黄金时段开办了一个热线直播节目:“882特别寻呼”。听众在这个节目时间通过热线电话向主持人反映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主持人直接与职能部门联系,协调、解决听众反映的问题。第二天在节目中将问题解决情况告诉听众。从而架起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促进了省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自广播电台实行直播以来,主持人节目与广大听众联系的“热线”越来越多。“热线”吸引了听众的参与,但也出现了令人困忧的问题。 竞相赠送礼品是问题之一。从餐券、舞票、鲜花到饮料、玩具、化妆品,凡参与者,均有奖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何峰 《中国广播》2004,(7):30-31
目前,在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首推医疗热线节目。它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双向交流,听众坐在家里可以用电话向直播室里医生求医问药,医生及时帮助病患者分析病因,解疑释惑,指导就医购药。  相似文献   

8.
王火炬 《声屏世界》2000,(12):41-42
热线投诉节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最早的热线投诉节目.主持人只在直播室记下听众的投诉内容,在节目之后进行采访、调查、取证,在日后的节目中反馈采访过程和调查结果:在节目后的调查过程中.虽然也会因看法不同,有主持人与正反双方的交锋,但因为它没有出现在直播的节目中.因此这种交锋不会影响节目的直播过程,  相似文献   

9.
匡蔚青 《视听界》2005,(4):i007-i007
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是由广播媒体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合举办的,它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由政府官员通过热线节目的方式,来实现对政府施政的监督。自2002年6月3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开播“阳光热线”之后,此类节目在全国发展很快,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家省级电台开播,连同其他级别的  相似文献   

10.
王小文 《视听界》2002,(4):62-63
今年四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内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淮安人民广播电台和淮安市纪委联办的《生活热线——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节目》的新闻:省纪委也在江苏推广了《行风热线大型户外直播活动》的经验。地方台的一档热线直播节目何以能产生如此之广的影响?它准确的节目定位、独特的节目个性、新颖的表现形式,值得广播人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许多广播电台相继开办了行风热线类舆论监督节目,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政府热线》、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阳光热线》、安阳人民广播电台的《效能监督热线》等,一时间行风热线节目遍地开花。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节目开始出现话题代表性不强,嘉宾观点不一,主持人引导不力,节目形式雷同,听众热线不热等现象,节目办成了“投诉站”、“咨询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安阳人民广播电台《效能监督热线》节目的一些管理办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8年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的“清晨热线”一直是邯郸人民喜爱的节目,长盛而不衰,成为邯郸新闻界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是什么原因,使一个节目具有如此持久的魅力,它给予我们的昭示是什么呢? 一、个性。“清晨热线”采取直播的方式直接和听众对话,显示了它独有的个性风采。老百姓心里的话,可以当面锣对面鼓地在“第一时间”讲出去,原汁原味,有来有往。这种优势是别的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媒体的宣传是最广泛的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3.
热线直播节目由于其独有的双向传播,共同交流的特点而受到听众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热线直播节目运作中不断出现的或大或小的有关导向上的问题,这使得包括广播界在内的一些人士提出热线直播节目能不能担负起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忧虑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有了实践的教训。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热线直播节目中的不利因素,不断取得驾驭热线直播节目的主动权,在满足听众需求中,来实现正确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线》--媒介监督的新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2003年7月推出的时政类热线直播节目——《政府在线》.定位是“聚焦公众和社会关注的话题,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每周一.三.五播出热线版,邀请省直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到直播问就某一热点话题和听众沟通、交流;每周二、四、六播出反馈版,主要内容为近期节目中群众所反映问题的调查情况、处理结果和听众来信来电选编等;星期天为周日版,内容是一周节目回顾与集锦。  相似文献   

15.
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梁发芾广播电台开办热线直播,是为了接近听众,方便听众,服务听众,为听众排忧解难,指点迷津。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热线节目都请专家权威回答听众疑问,给听众疑难的解答是实实在在切中要害的。我常听中央台的寻医问药栏目,该栏目所请的均为...  相似文献   

16.
《承诺热线》节目是由德州市政府纠风办与德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一个早间热线直播节目,每天早晨7:30~7:50德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文艺、交通音乐三个频道并机直  相似文献   

17.
在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莫过于娱乐参与性节目。由于她采取直播形式,听众可以通过电话与主持人进行双向交流,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我播你听,形式单调的传统模式。这种融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节目,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每天直播节目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听众参与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18.
樟树人民广播电台新近开播的少儿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欢乐谷》,目前在樟树市引起强烈反响,被社会各界称为是“减负后的小学生说说、笑笑、听故事、做游戏的欢乐的小天地”,是寓教于乐,帮助少儿健康成长的“助长器”。去年下半年以来,樟树人民广播电台深入各小学校、幼儿园及少儿家庭广泛征询少儿、少儿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广播如何配合教育体制改革,围绕素质教育办好广播少儿节目的意见。并着手筹办热线直播节目《欢乐谷》。通过对节目进行听众调查、整体形象设计,共开设“开心七彩桥”、“红苹果故事园”和“小小智多星”三个子栏目,向…  相似文献   

19.
宋庆文 《新闻窗》2011,(1):108-108
当前,在县(市)级广播电台节目中,最热播的当数医疗热线节目。它针对人们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采用直播形式进行双向交流,听众坐在家里就可以拨通电话向直播室里的医生求医问药。这种集知识性、实用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节目。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