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初 中物理电学实验要求 :在把电表 (电流表或电压表 )正式接入电路之前 ,要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一下电表的接线柱 .试触有何作用 ?试触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本文以电流表为例加以说明 .一、试触的作用1 可以保证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 课本中明确规定 :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里的时候 ,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电流表 ,从“ -”接线柱流出来 .如果接错了 ,电流表的指针就要向没有刻度的那边偏转 ,使电流表的指针损坏 .通过瞬时的试触 ,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便可以判断出电流表是不是正确接入了电路 .2 可以确保电流表不受损坏…  相似文献   

2.
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电流表内接(如图1),另一种是电流表外接(如图2).  相似文献   

3.
1 确定具体的技能目标 新大纲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均用“会”字来表示(即“能正确操作,并得出结果”),由于大纲规定了“会用电流表测电流”,所以我们拟把课本里该实验[目的]中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改为”“初步学会使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学生从“初步学会”到“正确会用”,是通过“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研究电磁铁”(大纲规定为“制作电磁铁并研究它的作用”)和“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多个学生实验的训练,才能达到如下实验技能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实验首先要采用“半偏法”测出电流表的内阻,然后再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在该实验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用市售电位器做“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时,有些电位器由于频繁旋动旋钮,使电位器里的电阻膜损伤,导致电流表指针难于稳定在满偏刻度线上.损伤后的电位器无法修复,只有更换新的电位器,  相似文献   

5.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入电路通常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电流表外接电路(简称“外接法”);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电流表内接电路(简称“内接法”).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不论采用“外接法”还是“内接法”都将会引起测量误差.为了减小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常根据被测电阻的估计阻值的大小(“低阻”或“高阻”)来选择不同连接方式的测量电路. “外接法”的测量误差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电学实验中,如果电压表或者电流表的内阻是给定的,常常将电压表当作小量程的电流表使用,将电流表当作小量程的电压表使用,或者将电流表与题中给定的大电阻串联改装成电压表,将电流表与题中给定的小电阻并联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使用,将电压表与大电阻串联改装成量程更大的电压表。这样通过巧用电表,可以拓展电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是中学一个重要的实验.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电路.那么如何采用电流表、电阻箱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其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有没有偏差?例题(2009年北京卷)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 R=0.6 A)和若干导线.  相似文献   

8.
1 实验装置说明1 1 实验装置电路图 :图 11 2 实验装置选用器材、规格 :初中学生电源 (0~ 4 5V)、开关 2个、教学演示电流表 (量程选 0~ 5A) 2个、教图 2学演示电压表 (量程选 0~ 5V) 1个、小电珠 (3 8V、 0 3A) 2个、导线若干。1 3 按照图 1将选用的实验器材用导线连接成实验装置 ,如图 2所示。 (注意 :连接实验装置过程中开关应断开 )2 实验过程2 1 将开关S1闭合、S2 断开 ,观察电灯L1和L2 的发光情况以及电流表A1、A2 和电压表V的示数 ,并填入下表中 :2 2 将开关S1、S2 均闭合 ,观察电灯L1和L2的发光情…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 ,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串联和并联。有的电路中既有用电器 ,又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要判断用电器属何种连接方式 ,对刚接触电路的初中生来说 ,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那么 ,能否设法去掉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呢 ?回答是 :能去掉。这里讲的“去表法分析电路” ,就是先去掉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然后再分析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去表的原则有两条 :( 1 )电流表可用一条导线来代替。这是因为电流表的内阻 (即电阻 )很小 ,通常只有百分之几欧 ,只相当于一根短铜导线的电阻 (这也就是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的原因 )。 …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和第九章第三节“实验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若将这两个实验进行比较 ,容易知道它们具有的异同之处 ,这对初三年级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同学们清楚地掌握这两个实验 ,现将其作如下比较 :一、两个实验的相同点1 .所需实验器材相同。两个实验都称伏安法 ,是因为两个实验中都使用了电压表和电流表 ,除了被测用电器 (定值电阻和小灯泡 )不同外 ,其余实验器材如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数都是相同的 ,如图所示。2 .电路连接形式相同。在连接电路的…  相似文献   

11.
电流表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实验仪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一项基本技能,要求同学们会正确并熟练使用。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电流表的  相似文献   

12.
一、电流半偏法 1.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原理如图1所示是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的原理图。其中R是电位器,与电流表G、直流电源E、开关S组成串联电路。R’是总阻值等于或略大于被测电流表内阻Rg的电阻箱。实验时先将电位器R的电阻调到最大,然后闭合开关S1,调整电位器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Ig。设此时电位器的有效值为Rx,保持Rx不变,再合上开关S2,  相似文献   

13.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把小量程的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表”都是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之一,而且都是新教材增加的实验内容.笔者认为,掌握好该类实验,在教学中应重点解决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伏安法测电阻是中学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实验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出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当电压表的内阻Rv》Rx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可以减小误差;当电流表的内阻RA《Rx时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较小.由于Rv》Rx和RA《Rx这两个关系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撤除法”就是在电路分析时 ,将电路中的电表撤除下来 .是电压表 ,直接拿下断开电路 ;是电流表 ,撤下的同时用导线连通 .此法初中学生易掌握 ,效果好 .“撤除法”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大小不同及连接方法不同的特点来分析的 .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很小 (一般仅为零点几欧 ) ,又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故电流表的分压很小 ,对原电路的电压分配影响极微 .所以 ,可把电流表看作一段特殊“导线”(即能显示电流大小的导线 ) .当撤下电流表时 ,可用导线替代连接电路 ,不会影响原电路的通断或连接方式 .而电压表的内阻很大 (一般在几千欧到十几…  相似文献   

16.
<正>一、考查点分析1.实验方法、方案的选择。根据题目所给仪器确定实验方案(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等)。如图1。2.实验器材的灵活选用。1定值电阻可以作为保护电阻。2定值电阻可以当电压表使用。3定值电阻可以当电流表使用。4电压表可以当小量程的电流表使用。二、考题例析例题利用如图2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为999.9Ω),电阻R_0(阻值  相似文献   

17.
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或扩大电流表的量程(大专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做的实验),都应先测出电流表的内阻。实验中一般都采用“半值法”(半偏转法)来测量。用“半值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电路为右图所示。测量的结果为: r_g=(r_1+r/r_1+r-r_2)·r_2式中r_g为电流表的内阻,R_1、R_2分别为调电流表满刻度和半刻度时电阻值,r为电池的内阻。  相似文献   

18.
电流表是测定电流强弱和方向的电学仪器,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流表是磁电式仪表。它是根据线圈受到的安培力矩和弹簧对转轴的扭转力矩平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学实验中,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这两种测量仪表时,必须做到“七会”. 一、会识表实验室所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貌很相似,我们应从刻度盘上标明的字母来区分.刻度盘上标有大写英文字母“A”的为电流表;刻度盘上标有大写英文字母“V”的为电压表.  相似文献   

20.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路有两种:一种是电流表内接式,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电流表外接式,如图2所示。测小灯泡电阻,宜采用哪种电路呢?实验证明(也可从理论分析——见后“说明”),还是宜采用电流表外接式电路为好。下面做实验来探究。实验器材:学生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实验室借用)小灯泡(2.5V)、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实验准备:在图3(各元件实物图)中,按图2所示电路,用铅笔画线(示导线),依次连接起来。(图2中的Rx,即小灯泡的电阻)然后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0~3)A;(0~3)V]与“ ”、“-”接线柱连接对否?2.再用各元件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