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2003年南京市中物理第四大题实验与设计题第35小题)如图1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形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南京市中考物理第四大题实验与设计题图 1第 35小题 ,题目如下 :如图 1所示 ,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 .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 ,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根据现象             ,得到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一般关于摩擦力的实验题大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3.
题目 在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的中考试卷,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试题问世,也有少数违背科学、违背事实的试题掺杂其中.这些试题的差错扎根在各个层次的考试之中.若不指正,遗患不断.1能比较谁的表面更粗糙吗?例1.(2012年宁德中考题)如图1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相同体积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仅提供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请你设计一个  相似文献   

5.
1.用公式例1给你天平、量筒、小铁块和水,怎样测出一只小木块的密度?方法(1)用天平称出小木块的质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铁块拴住缓慢投入量筒中,测出铁块的体积V1.(3)取出铁块,用细线和木块拴在一起投入量筒,测出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2.则(?)  相似文献   

6.
题目千千万,永远做不完,同学们解物理题时要学会归类,善于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解题速度、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下面举例说明之.题1如图1甲,一木块上面放一实心铁块漂浮于水面上,现把铁块取下放人水中,而木块仍漂浮于水面上,静止后容器中水面将:()A上升一些;B.下降一些;C.保持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假设其它条件与原题一样,只是铁块系在木块下面,如图1己所示.由于铁块密度大于水密度,木块密度小于水密度,所以木块受到铁块向下的拉力,使增大,若剪断绳子,铁块沉底,木块必上浮,使减小,…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单一选择题说明: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对的答案,答对得3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则不给分。 1、一个体积为200立方厘米、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的木块浮在水面上,另有一个体积也为200立方厘米、密度为7.8克/立方厘米的铁块沉没于水底,木块与铁块所受的浮力何者为大? A、木块所受的浮力较大;B、铁块所受的浮力较大;C、两者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相似文献   

8.
题目:如图1所示,铁块A叠放在木块B上,然后放在水槽中,当将铁块从木块上取下,放在水槽底部时,水面高度怎样变化?请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9.
设计型实验已成为高考物理实验的新热点 ,它顺应了素质教育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潮流 ,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景中 ,根据题给条件自行选定实验原理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去研究物理现象 ,探索物理规律或测定物理量的值 .本文以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一组设计型实验题为例 ,说明设计型实验题材料来源的丰富和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创新要求 .一、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几种设计型实验方法例 1 某学生用一个弹簧秤、一块木块和一根细线如何粗略测定木块跟一个固定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已知不加拉力时 ,木块在斜面上将保持静止 .解析 实验方法如下 :( 1 )将细线的一端系在木块上 ,另一端系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在静止情况下测量出木块的重力 G.( 2 )木块放在斜面上 ,用弹簧秤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向上匀速拉动木块 ,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1;同理用弹簧秤向下匀速拉动木块 ,记下弹簧秤读数F2 .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根据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可得方程 ,即F1=Gsinθ μGcosθ,1F2 Gsinθ=μGcosθ. 2由 1、2式 ,得 μ=( F1 F2 ) 24G2 - (...  相似文献   

10.
例1将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 例2将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时,它们受到的浮力  相似文献   

11.
解答开放题,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积累.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探究,解题时,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进行正确解答.例1(2002年·扬州市)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解答设计方案如下:设计一:添加的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主要实验过程: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虚拟实验是颇受争议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将木块和铁块同时放置水中,真实的情况是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但在课件中,却可以做到让铁块浮于水面,而让木块沉入水底。也就是说,实物实验建构的情境是真实的,而虚拟实验的情境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依赖于加工者的理解水平和制作水平,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建构真实情境。然而有的情境难以真实构建,如:从微观角度再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这时就必须借助于虚拟实验。下面笔者即以Flash模拟波的形成与传播为例讨论Flash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2012,(9):45-50
给常规、传统的实验器材赋予新颖、合理的实验方案,实现高考的双重功能 江苏物理试卷第11题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液体中下沉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学生不易搞清的二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自己实验的方法,帮助他们搞清这些问题。对第一个问题,首先,我将木块放在手上,使学生知道木块不往下掉是因为木块受到我手的托力.再将木块放在水槽中,让学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位教师的科学课,内容是“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之前,教师首先提出要求:“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块、泡沫、塑料、铁块等材料,请各小组先挑选其中一种,然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物体下沉的实验。”话音刚落,各小组就忙开了。只见其中一组学生马上你争我抢起来,有的抢木块,有的抢泡沫,有的……  相似文献   

16.
现提供以下器材:小木块、长木板(可弯曲)、弹簧秤、量角器、细绳若干、图钉若干.你能从中选出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粗略地测出小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吗?方法一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之前,已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其中由某些经验形成的认识往往有一定的错误和片面性,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起着严重干扰作用.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误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即使学完阿基米德定律后,若问学生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仍有学生回答是木块受到的浮力大,理由是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沉在水底.……  相似文献   

18.
题目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添加其它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热学复习     
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温度只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与测量者的主观感觉无关。例如冬天放置在室外的铁块和木块,用手摸它们时,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冷,实际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1 对教材中实验的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中,有一个"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的方案是:在斜面上放一个钢球令其滚下成为运动的物体,再让它去推动一个小木块,通过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的远近来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物体质量、运动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