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验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使平行板电容器带上足够的电量。一般实验用的直流电源的电压均不高,不能使平行板电容器带上足够的电量,因而实验效果不佳。若使用感应起电机给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就能使它带上足够的电量,实验效果十分理想。具体做法是: 1.把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用导线接在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金属的杆上(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高中教材中,平行板电容器这样引入: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平行板电容器.把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电源相连进行充电,电容器两极板就充上等量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板间有电势差,这个电势差跟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有关.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我们把比值Q/U定义为电容器的电  相似文献   

3.
1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如图1所示.如果不考虑其边缘效应,则其电容量为 C=εS/d.(1) 式中,ε=εvεr为电容器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d为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两块金属板A、B组成平行板电容器,当给A板带上正电荷Q时,在图一所示的甲、乙两种情况下,两极板间的电压关系是什么?(答案应1∶2)  相似文献   

5.
王涛 《物理教师》2014,(3):51-51
试题.如图1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待充电完毕后断开S,若此时在两平行板间插入厚为d’(d’〈d)的金属板,则下列关于两极板问的电势差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6.
何冬妹  黄晶 《物理教师》2009,30(6):63-64
题1.某电压表可以由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构成,其中一个金属板是固定的,另一个可以在垂直于金属板方向移动.弹簧k固定在可移动金属板上。如图1所示.两块金属板之间的矩离变化表示电压,用这个仪表能测量最大的电压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图1),是一个很难做成功的静电学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略加改进,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国卷Ⅰ,物理压轴题25题如下:有一个演示实验,在上下两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铝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图1如图1所示,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和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ε、内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课本下册四十九面练习六题2要求对图1—36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定性解释。图1—36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接在静电计上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示电容器二极板电势差增大。其解释如下:极板距离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电容量减小,因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故两极板电势差增大。对这一解释有学生提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量不可能不变,当极板距离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有关电容器问题频频出现。笔者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电容器问题往往与电场、稳恒电流及力学有关知识相联系,它能较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体现了高考突出能力考查的意图。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绝不能忽视电容器问题,尤其是平行板电容器问题。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特点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是由两块平行的金属板和充于其间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2.
如图2所示的大小不变、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压U_(AB),其周期为T.现有电子以平行于金属板的速度v_(?)从两板中央射入,如图1所示.已知电子的  相似文献   

13.
用实验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比较难做的演示实验,该实验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正对面积S、极板间的距离d,与介质常数ε有关;正对面积S越大,电容C越大;极板间的距离d越大,电容C越小。但实际演示中,金属板带电后,往往存在漏电,指针很难保持稳定。究其原因大家会很习惯的将它归咎于空气潮湿,于是也就有了太阳底下做此实验的经历(并且效果还不是很好),或者用红外线灯泡照射来做。其实,空气潮湿是漏电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通过多次实验的研究发现,导致该实…  相似文献   

14.
用感应圈和平行板电容器组成LC振荡电路来演示电谐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实验装置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把两台型号相同、参数相近的感应圈间隔约10厘米并列放在桌面上,把两套平行板电容器平行地排在感应圈的前面(或后面),把带支座的高压氖管(可用光谱管组中的氖气管代替)放在感应圈与平行板电容器之间。  相似文献   

15.
电容器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基本元件.有关电容器的问题,特别是平行板电容器,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要想快速、准确地解答电容器的有关问题,必须准确理解以下三个基本关系式:电容的定义式C=QU;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εS4πkd;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式E=Ud.一、稳恒电路中的电容器1.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这时对应的电压是不变的.例1如图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N.有一带电质点,自与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  相似文献   

16.
用实验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是高中物理教材中一个比较难做的演示实验,该实验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正对面积S、极板间的距离d,与介质常数e有关I正对面积S越大,电容C越大;极板间的距离d越大,电容C越小。但实际演示中,金属板带电后,往往存在漏电,指针很难保持稳定。究其原因大家会很习惯的将它归咎于空气潮湿,于是也就有了太阳底下做此实验的经历(并且效果还不是很好),或者用红外线灯泡照射来做。其实,空气潮湿是漏电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们通过多次实验的研究发现,导致该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尖端放电引起的。通常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大都是采用带有鳄鱼夹的导线来连接静电计和金属板,忽略了尖端放电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图1),是一个很难做成功的静电学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略加改进,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电容器的容抗与电容之间的关系,在高中阶段,现有实验设计及实验效果均不佳。下面利用平行板电容器设计"探究影响电容器容抗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能明确直观演示电容器容抗随电容改变而变化的情况。1.作用:装置由可调电容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不但能形象直观地观察到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定性探究电容器容抗与电容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理解电容器容抗与电容之间的关系。2.制作材料:24mm厚的金属板两块、开  相似文献   

20.
本教具由于采用了高亮度、大直径、高灵敏度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器件 ,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为实验元件 ,使电容器在充、放电实验过程中 ,充电、放电时间超过 40秒以上。且充电、放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可由发光二极管亮度的强弱直接反映出来 ,放电时还有音乐片发出随电流强度变化的声音 ,从而可光声并茂 ,形象直观的反映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1 仪器装置图装置图2 主要用途和演示内容  示教板主要作为教师课堂演示用 ,也可作为学生实验使用。主要演示内容 :( 1 )电容器充电现象( 2 )电容器放电现象( 3)电容器隔直流3 制作材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