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  相似文献   

2.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在我们报社,附稿信每天有几十封,我把这些信分成四类:第一类,诚挚的表白。这类信大都是表明为什么写稿和对编辑的期望。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及时回信鼓励并提出努力方向。第二类,可靠的依据。这类信写的是稿件的一些旁证、数据、来源等,很有参考价值。我将这些信和稿  相似文献   

3.
1870年12月,恩格斯是伦敦《派尔—麦尔新闻》军事通讯员。朋友欧·奥斯渥特写信请恩格斯著文评论一下他夫人在音乐会上的演唱。恩格斯接信后即给该报编辑格林伍德写了一封信,以私人名义请他派音乐评论员参加奥斯渥特夫人的音乐会。他说:“我对音乐完全外行,因此不敢冒昧地发表我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一位作者向报社领导告状,信上指责我在给他的退稿信上,“胡乱”地批了一通话,措词是那样“不客气”,令他“伤心”,使他“不能容忍”。还耸人听闻地说我“扼杀”了他的“投稿自由”!作为报纸的编辑,倘果真如此,那真是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我发了些作品。加起来,也能编个小册子了。我第一次给杂志投稿,是给《星星》诗刊。一篇很一般化的稿子,虽说自己是费了一番劲的,可也知水平不高,未必会有着落。谁知,二十多天后,竟收到了采用通知。这稿子发在1982年3月号的《星星》杂志,对我来说:意外!再回头看那稿子,经过编辑的一番“装扮”,也很有些意思了。这一下,我激起了兴趣,一篇一篇投出去,也陆陆续续发了一些。有人说:“你编辑部有人!”想想吧,我一个地道的山里人,认识哪个编辑呢? 记忆最深的是《飞天》诗编辑张树申老师。我寄去六七次诗稿,他也回过六七次信,信是那么中肯、亲切:错别字、错用的标点符号哪些要改,哪一节可删去,哪些词语意境不够,今后从哪些方面抓起,等等。记得有一封信有这样的话:今后把字写  相似文献   

6.
忆靳以师     
最近收到一位和我一起在老《收获》①当过编辑的同志的来信.他说:"我们现在都到了靳以师辞世的年龄了.回想当年和他一起编刊物的日子,真有些感慨万端……"他信中那如丝如泪的感叹号和删节号,牵出了我对靳以师深切的怀念.靳以师的好友巴金先生说过,"靳以是一位勤勤恳恳的作家,又是认真负责的编辑,还是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他在这三方面都做了巨大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②  相似文献   

7.
一场风波     
到入伍第三年我才突发奇想,要给军报投稿。当时军报刚做尝试,版面上都有编辑的名字,我便一天一篇给编辑寄稿子。一个月后,有位编辑给我回了信。拿着印有“解放军报社”几个鲜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我心花怒放,高兴得跳了起来,心想肯定中摘了。故意拿着信封在战友面前走了两趟,战友们把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等拆开信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信不长,编辑说我以后寄稿子不要再寄给他,要寄给通联处,由那里统一分发,还说了些注意研究报纸多看书,多向新闻干事请教之类的安慰话。我的脸火辣辣的。这件事立刻成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有些战…  相似文献   

8.
安平信先生写王兰柱先生,写得很真切!我曾在CTR和CSM两公司任职7年。我与兰柱,从CSM建立前后和他共同开拓市场,到后来我任CSM董事、兼副总经理,加上我去电通、群邑后和他继续生意往来,已经认识13年了。为此,我曾经跟编辑说:要是写兰柱,在中国非我莫属,可惜,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上初中时,有一次见一位同学收到某报编辑写来的一封百字退稿信,我心里好生羡慕!要知道当时在我们的眼里,编辑可是至尊至上的人呵。现在终于熬到自己也做了编辑的时候,才知道编辑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不过有一位老编辑,我却时时想起他。那是1988年的春天,我正在南京求学。有一天,我忽然收到一封来自山西《青少年日记》杂志编辑部的约稿信,下面署名杭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2日晚,一位面带愁容的连队炊事员找到我,说他9月5日给北京某家报纸写信,询问哪里出售凉菜、拼盘和食品雕刻技术的参考书,请编辑同志回信告知,并随信寄去了一张面值八分的邮票。谁知,一个多月后的10月27日,他竟收到了一张打印的“填空式”广告收费通知单,言称:来稿在《搭桥铺路》栏内登出,“此稿属广告性质,按我报规定,需收广告费二十元……”。本来寄出的是请求编辑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2日晚,一位面带愁容的连队炊事员找到我,说他9月5日给北京某家报纸写信,询问哪里出售凉菜、拼盘和食品雕刻技术的参考书,请编辑同志回信告知,并随信寄去了一张面值八分的邮票。谁知,一个多月后的10月27日,他竟收到了一张打印的“填空式”广告收费通知单,言称:来稿在《搭桥铺路》栏内登出,“此稿属广告性质,按我报规定,需收广告费二十元……”。本来寄出的是请求编辑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翻阅民国报刊,在1939年12月25日出版的《作者通讯》第1卷第10号上找到《当编辑的时候,我怕……》,署名"聂绀弩",不见于10卷本的《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当为佚文,先照录如下:我说,仁兄,我当过编辑,编过杂志什么的,你信么?如果不信,对不起,对于你,这篇文章已经完了,不必往下看;如果信,那么,我要谈编辑经验了。  相似文献   

13.
1986年3月19日至5月11日,我在《淄博日报》上,为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干部王延礼寻找失散59年的姑母一事。搞了一组连续报道(共7篇),最终使他们亲人得到团聚。在1986年的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这组报道中的通讯《千里寻亲记》,被评为一等奖。 1986年3月17日下午,分管读者来信的编辑,拿着刚刚收到的一封来自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城乡建设局的信,找到我(我当时在读者来信部工作)说:“这封信是辽宁的一位名叫王延礼的同志写来的,他要求我们在报纸上为他刊登个寻人启事,并说明随后给我们寄来10元钱,作为刊登费用(钱已如数退回)。他问我:“这封信怎么处理?”按照惯例,这类来信应该转给广告科处理。但是,我当时出于对外地来信的好奇心,便把这封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信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14.
散议三题     
旧话重提近读前辈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回忆鲁迅一九三六年编选《苏联版画集》的文章,内中转引了鲁迅先生给他的信: 如果印起来,我看是连作者的姓名和题目,有些都得改译的……《郭尔基》在中国久已姓“高”,不必另姓……(见《编辑忆旧》,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  相似文献   

15.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5)
我从1958年起为《西安晚报》 等报刊写稿,在与报社40多年的交往中,珍藏了一些编辑、记者来信。这些来信记录了几代编辑对我的关怀、帮助,信中折射出编辑们的编辑思想、写作经验、新闻观点、价值取向等。现摘录部分信件,以飨读者。 我抄录一幅对联给你以共勉: 心存天下不平事, 意念人间疾苦情。 并送你两句话: 过往从来客无数, 留得清气有几人?  相似文献   

17.
当我在记者与编辑岗位上安顿就绪后,忽然收到我二姐夫杨殿甲一封来信。信上说,他已奉命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姐姐与两个外甥女也已由山东老家被接到南京,因为多年未谋面.要我去南京见见面。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6,(1)
我的“函授大学”文周竞编者按:周竟是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故事大王”,童工出身,由读“函授大学”——报纸期刊而步入文学创作。他是一个有心人,一个见了知识如饥似渴的人。一个作家成名之后,仍然念念不忘当初给他“每信必复”的报刊编辑(也可称之为“函授大学”...  相似文献   

19.
晚上十点多钟,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我急忙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了宏亮但却陌生的“男中音”。长途电话是山东《石化工人报》副总编辑李明打来的。他邀我为他的新著《燃烧的记忆——李明新闻文论选》作序。这使我有些惊讶。因为,在这之前,我只和李明通过一两次信,看到他的某些作品,也编审过别人写的介绍他的专访。知道他是一位多才多艺而且多产的新闻界同行,然而毕竟没有见过面,况且为书作序也不是一件得心应手的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中学教师,因爱好美术,有时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一点剪纸或漫画,投寄一些报刊。我遇到过不少好编辑,如中国青年报的《向日葵》副刊编辑、《河北文艺》美术编辑等,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作者诚恳热心,令人感动。特别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儿童文学》的编辑们。开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曾把一组剪纸寄给《儿童文学》。一周之后,稿子退回了,附信对我的作品从选材、构图到技法提出了详尽的意见,有几处还画了图,作了比较说明。收到这样的信,我高兴极了,这比刊登一篇稿子还有意义。一次,我借探亲之机访问了《儿童文学》编辑部。美术编辑杨永青等同志热情接待了我,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老杨同志还拿出纸、笔,边画边讲,从儿童的体型特点、动态,直讲到剪纸的刀法、技法。他是一位老编辑,但很谦虚地一再表示自己是门外汉。这种编辑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