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书业内外     
华君武称应把漫画当武器据《京华时报》报道: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中国日报网站、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网上漫画展》,150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题材的漫画在中国新闻漫画网上展出。漫画家们在战争中以漫画为武器,真实反映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已经91岁高龄的华君武说“:有人说我们的漫画死了,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不过内地的漫画目前确实在走入低谷。现在很多人认为漫画应该搞笑、休闲,但漫画的讽刺作用不应消失,应当恢复漫画的战斗性。”著名漫画史学家毕克官说“:很多…  相似文献   

2.
情深意长     
日本漫画家中村秀利先生常用“一见钟情”这句成语,来表达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出自书香门第,少年时就课读孔孟文章、李白杜甫诗词,喜琴棋书画,能写一笔好书法为人称道。作为工会活动家,他曾任劳动总同盟广报部长,长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作为漫画家,他的笔锋触及日本时政,还建立同盟漫画集团,培养工人漫画家。一九八三年率劳动总同盟访华团来我国,访问了工人日报和北京、上海工人文化宫,对职工漫画创作一见钟情,并把这种感情投入到《笑的使者》中日漫画交流中。他在日本策划了《春之笑使——北京上海职工漫画展》、《日中劳动漫画展》。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2011,(1):41-41
1998年,漫画家华君武漫画展在北京举行。展出的作品从1930年到1998年共一百三十多幅。作者为这次展出写了《前言》,其中说:"漫画历来是配合革命斗争的。有的配合得较好,有的配合得不好,尤其50年代的某些政治运动中,漫画推波助澜,也负有自己的责任。我画过胡风、浦熙修、丁玲、艾青、萧乾和李滨声同志的漫画,是错误的,特此再向他们和家属表示歉意。”面对这个独特的自责《前言》,不少观众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4.
名人与标题     
华君武三易画稿和标题漫画大师华君武,不仅对漫画创作一丝不苟,对标题的制作也精益求精。他写的题目和他的漫画作品一样,寥寥几笔,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的漫画标题大都带有民族特色,亦庄亦谐。如:《磨好刀再杀》、《叶落而知秋》、《对影成四人》、《涮羊肉还是涮羊毛》、《死猪不怕开水烫》等。  相似文献   

5.
于斌  周文 《新闻与写作》2006,(11):18-19
在漫画界,常铁钧被誉为善于创新的漫画家。他是一名知识面宽、生活面广的杂家.潜心利用自己掌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民俗底蕴,创作出大量的政治漫画和生活漫画。他在漫画创作中注重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树立起新品牌——《老戏新画》。其中《孟姜女哭长城》、《三娘教子》、《皇帝的新装》、《贵妃醉酒》一组漫画,于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展最高奖——“中国漫画金猴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吞噬▲书迷闷恒量定律l羹夏清泉·1943年生,原籍河北邢台,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当过军人、工人、教师,现任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编辑。 1980年开始漫画创作,长期生活在基层,所以其作品生活味浓厚,参加“北京世相漫画展”的多件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他在编辑工作之余仍坚持漫画创作,成果颇丰。l精简人﹄评叮l租必.七d曰目目..卜请君﹃入网﹄,看图识字夏清泉漫画选@夏清泉$人民日报社~~  相似文献   

7.
沁阳县城关镇南关村张中全,既是养殖能手,又能写会画。近几年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漫画就有100多篇(幅)。他画的漫画《整装待发》获省漫画展佳作奖,漫画《奶奶,这不是庙……》,在河南日报发表后,有10多家报刊转载,又获漫画展佳作奖。因此,他连续3年被县里评为模范通  相似文献   

8.
杨鹏 《出版广角》2005,(8):8-10
无可否认,中国动画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首先,中国动画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中国的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于1926年就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从时间上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可以说中国动画和世界动画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铁扇公主》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历史期刊中刊登了大量漫画作品,其人物形象立体直观,针砭时弊,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以创作牛鼻子形象著称的黄尧便是其中之一。馆藏期刊中黄尧的漫画集中在1934年—1937年,主要刊登在《时代漫画》,其次是《漫画界》和《礼拜六》。黄尧(1917年-1987年),上海人,知名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均有很高造诣。同时黄尧也是广受欢迎的漫画家,1934年黄尧在《新闻报》担任记者时,创作了著名的漫画人物牛鼻子。之后,连续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漫画作品和漫画人物。除了漫画以外,黄尧还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夏清泉,1943年生,毕业于北京市工艺关术学校,曾当过兵、印刷制版工人、美术教师,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漫画作1988年调入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编辑部任美术编辑,现任该报编委,主任编辑1991年随人民日报漫画家代表团访日作学术交流,1996年作为中国漫画家代表应邀赴日本参加“第二届亚洲漫画展”作品曾入选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共展、中国漫画展,以及86巴黎春季沙龙展。日本北海道国际漫画展等国内外展览,并在全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新闻漫画评选中两次获奖,《残荷》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编辑二等奖夏清泉漫画选…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军旅漫画家,在1986年举办了我军第一个漫画培训班,培训的有关资料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1987年其代表作《休战》参加日本鹿儿岛国际漫画展,并收入《国际漫画展作品集》,使我国军旅漫画初次走向世界。他就是现北京军区《战友报》社美术编辑郑化改。塞北军营的一朵奇葩1954年他出生于河北邯郸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画画。1972年冬天怀着对军营的向往,携笔参军到河北张家口某部。由于有绘画特长,入伍就被分到电影组。一次到连队看望战友,碰到班里战士们正争着看一张刊有漫画的报纸,那漫画的夸张的…  相似文献   

12.
6月15日,天,下火似地酷热。中国日报的张耀宁和他的同事们早早地等候在报社门口。中国日报网站、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和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在这里联合举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网上漫画展》。他们恭迎的是曾亲历过那场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战并为之奋斗过的漫画家及以后几代德高望重的漫画家们。年过九旬的华君武、张仃浏览着当年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那群热血青年的杰作。老人家情绪激昂,仿佛回到了那惨烈的战火中。他们告戒后人:抗战胜利了,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窥视中国的敌人。发起这次纪念活动的老漫画家毕克官同样被深深地感染了,他无不自豪、充满敬意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漫画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漫画作品年赛评选近日在山东青岛揭晓,我省新闻漫画创作喜获丰收。由浙江省记协推荐的《今夏,人人热爱太极拳》(王祖和)荣获金奖,《送子入学》(于保勋)和《农家新告示》(何业琦)获银奖。近两年来,我省各新闻单位普遍重视新闻漫画这一报道形式,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较过去有明显增加和提高。去年,省记协举办的首届全省新闻漫画展,对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东台市新闻学会老新闻工作者分会在2003年12月29日举行的第五次年会上,祝贺漫画家周盛泉从事漫画艺术创作50周年。周盛泉从1951年开始漫画创作,先后发表漫画4000余幅。1991年至1994年在东台、盐城、南京和北京举办个人漫画展,1993年出版《周盛泉漫画集》。东台市庆贺周盛  相似文献   

15.
朱德庸从事漫画创作20年,以幽默引领华人流行文化20年,被誉为是“惟一既能赢得文化人群的尊重,又能征服时尚人群的漫画作家”。其作品中透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的第一本语录——《婚姻是一场华丽冒险》来了!  相似文献   

16.
乐平兄大我十四岁,我大三毛十一岁,有案可查的一九三五年《独立漫画》上伟大的三毛出现的时候,乐平兄二十五岁,我呢?十三岁。我没见过这幅“开山祖”的三毛。 读三毛,是在《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上。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 我们模仿着《上海漫画》和《时代漫画》的风格在壁报上画点讽刺当地流俗的  相似文献   

17.
报载,有人告诉漫画家华君武:有的单位上午9时上班,下午3时下班,都成了“九三学社”了,请华君武先生把这个题材画成漫画,讽刺一下。华君武先生说:“这个题材恐怕会引起九三学社同志的误会,以为我在讽刺民主党派。我是共产党员,就不能不多想一想。” 华君武先生的漫画涉猎范围之广有目共睹,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身分和作品的政策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e点儿巴黎桑贝漫画展”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年轻的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桑贝为什么在法国成大师.这么多年经久不衰。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大师?”这深深刺痛了在座的漫画家们,尤其是老一辈的漫画家,勾起了他们对自己漫画生涯的回顾。伴随着历史的足迹,漫画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低谷和复兴,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一代又一代的漫画家作品中欣赏到了“历史中的漫画”,感悟到了“漫画中的历史”。 的  相似文献   

19.
《尔乔漫画》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画界书坛异军突起。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甚至将尔乔看成是外国画家。因为他的画和他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杰出的漫画大家华君武从13岁开始画漫画,迄今已有73年,这期间他出版漫画类书籍30册,漫画创作数千幅。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华老仍笔耕不辍,而且他还做到了多数漫画作者难以做到的:漫画创作“不重复”和“不间断”。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会问:华老的漫画点子怎么那么多?花样怎么总是那样新呢?笔者认为:除了画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很高的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有一个随身推带的小本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我的‘百宝囊’,我会从里面掏出宝贝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