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写作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30年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6年:基础写作学研究;1997-2008年:实用写作研究和专题研究.其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立体化建构与协调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是现代写作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中史学著作。它立足于世纪之末,千年之交,回眸一百来我国写作理论的变迁,试图以史为鉴,促进现代写作学的新发展。其超越前代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变革”二字加以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文章功利性质的变革;(2)文章写作语言的变革;(3)文体地位的变革;(4)写作理论本体内涵的变革;(5)高科技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写作理论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赋予了写作学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写作学的发展表现为以下特征和趋势: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纵深挖掘写作学的科学、合理内涵;多元化发展、多风格表述。  相似文献   

4.
大学写作学理论建设在近30年里成就斐然,却无法回避写作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解决问题需要恢复写作学的应有地位、构建科学合理并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的大学中文系课程体系。写作学应更重视应用写作学的理论建设、教学过程、实践操作,更具写作实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1980-2000年是现代写作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其发展或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中心的自觉-兴盛时期,其标志是:进入了自为的新阶段;有了“自家”的学术刊物和写作学理论的自觉。二是以整合理论为表征的综合-梳理时期。在此时期,大陆写作界加强与台、港、澳的联系、交流;以青年成为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写作学界提出了跨世纪的口号,明确了写作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已成为现代科学的带头学科 ,与语言学有着亲密关系的写作学 ,其理论研究应学习和借鉴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调查和实验所积累的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 ;不断扩大理论视野 ,革新研究方法 ;正确处理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现代写作学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现代写作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学科核心理论的建设要确立科学、统一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要在定位、定性、定序、定向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对电脑写作操作理论和制作写作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加强对实施写作素质教育课题的研究;塑造社会公认的学科形象,再创学科建设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8.
写作学在信息社会总需求下取得了重大进展。基础理论研究,从共时性到历时性两个层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和探索,分支学科,主要是实用写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然而,写作教学始终缺乏论证意识,混淆了写作学与写作教学理论的差异:写作学是实体性理论或曰本体性理论;写作教学理论是操作性理论或曰实践性理论。二者不处于同一层面。因此,在写作学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应对写作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作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进入了一个“自觉——兴盛”时期。本文从“写作理论研究与发展”、“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对近20年来写作学科的建设成就。作一“梳理”与述评.以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对写作学科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写作学如何适应自身的发展,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如何提高写作者的写作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21世纪的写作学其发展的可能性首先就是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写作技法研究是新时期以来写作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20年来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对其概念范围、性质特点、作用与分类,以及其原流等问题,都有了较明确的界定。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写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文化,不能不研究中国写作文化理论的发展。本文站在写作学发展史演进的时代交汇点上思索,以史为鉴,通过对古代写作理论文化遗产积淀与理论范畴体系形成的探析,总结其发展和演进的动因、特征、经验与规律,分理其精华与糟粕,以便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对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198 0— 2 0 0 0年是现代写作学的蓬勃发展时期。其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以建构理论体系为中心的自觉—兴盛时期 ,其标志是 :进入了自为的新阶段 ;有了“自家”的学术刊物和写作学理论的自觉。二是以整合理论为表征的综合—梳理时期。在此时期 ,大陆写作界加强与台、港、澳的联系、交流 ;中青年成为学科建设的生力军 ;写作学界提出了跨世纪的口号 ,明确了写作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写作学若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应该明确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思维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活动,写作学的研究应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揭示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特点及其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建构思维写作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写作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一部具有开拓创新价值的理论专著,视域的宏观性与前瞻性、学术见解的独到性与新颖性、理论结构的系统性与有机性是其突出的学术特色,为全面认识几千年来中国写作学的理论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总览全局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主体问题是传统中国写作学研究关注较少的问题,就写作主体在中国写作学研究架构中产生一失落-回归的过程及其成因的考察,并确立以主体研究作为现代写作学建构的逻辑起点,对建设科学的现代写作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写作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主要有:深入开展教学和学术研讨活动,推进写作学科发展;在促成高校设置写作学专业硕士点、确立学科地位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健全了学会的组织建设;会刊《写作》杂志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以来,刘锡庆在对写作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对汉语写作"读""写""教"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确立写作学科独立意识的明确性、构建现代写作学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对写作学原理探索的独到性、对中国写作理论史研究的深刻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建树;为新时期现代写作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在当代写作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文章从现象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此问题,认为将范围确定为文章图样、写作主体、写作过程这一观点与现象学的思维态度相吻合,具有长远意义,它使写作学研究对象的本真面貌在现象学烛照下得以自明澄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小学作文学以“写话”“习作”“习作”的三段论来概括小学作文学段,它是基于传统写作学思路发展起来的。随着创意写作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引进创意写作学视角,运用创意写作学理念,改进小学写作教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改“作文”为“写作”,以重新设计学段思路,以“描述”“表述”“创作”三段论来概括小学写作学段,也许是一个可行的理论探讨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