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国庆节,“嫦娥二号”在西昌顺利发射升空,它为建国61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嫦娥二号”将成为明年中考命题者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新角度认识“嫦娥二号”,期望对大家备战中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为轨道周期127分钟、轨道高度2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  相似文献   

3.
木易 《中学科技》2010,(11):6-7
虽然不时遇到西方“太空竞赛”声音的袭扰,但中国探测太空的决心没有动摇。2010年10月1日,“嫦娥2号”卫星在西昌顺利点火升空。作为嫦娥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2号”卫星将成为之后的“嫦娥3号”、“嫦娥4号”卫星在月球实施软着陆寻找适当的地点。  相似文献   

4.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预计将于2007年10月升空。“嫦娥一号”奔月为哪般?成功“奔月”需要哪些关键性技术?让我们通过本文来了解。  相似文献   

5.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200km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  相似文献   

6.
罗建美 《物理教师》2008,29(4):59-60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1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4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1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2次、第3次的制动,  相似文献   

7.
例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探月之旅.通过适时的变轨,使“嫦娥一号”先后经历16h轨道、24h轨道和48h轨道,于10月31日将“嫦娥一号”加速至10.58km/s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11月2日在“嫦娥一号”奔向月球的过程中,对卫星飞行航向实施了一次必要的修正.11月5日,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嫦娥”奔月,举国欢腾,为海内外所瞩目。这一热点新闻一定会引起2008年中考命题者的关注。笔者挑选了部分与“嫦娥一号”相关的素材,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试题,供老师和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9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作为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重要任务之一是为嫦娥三号的“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探测“踩点”,而以上海航天为主研制的月球车未来有望搭载上嫦娥三号...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D06年10月6日宣布,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播放歌曲评选活动落下帷幕,《谁不说俺家乡好》《爱我中华》等曲目入选,将随“嫦娥一号”上天。2007年,我国将发射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站     
“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向地球播放的30首曲目评选揭晓我国将于200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届时从距地球38万公里的太空向地球播放的30首歌曲,日前已选定并公布。国防科工委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组织了“嫦娥一号”卫星播放歌曲评选活动。在公众投票的基础上,评委会最终选定了30首曲目。它们是:《谁不说俺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6,(Z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透露,“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试验正在进行。我国今年将研制1-2颗正样飞行星,计划2007年发射。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06,(1):76-7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透露,“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武验正在进行。我国今年将研制1-2颗正样飞行星,计划2007年发射。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导读》2009,(7):1-1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一年多飞行后,完成使命的“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1日成功撞向月球。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3-F0003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嫦娥一号工作寿命1年,计划绕月飞行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嫦娥一号"奔月先绕地五圈发射时间年内确定(本刊讯)“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发射升空后先围着地球转5圈,然后才飞向月球。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7月26日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称,我国绕月探测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将于年底前确定。栾恩杰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发射升空后要先围绕地球用5天的时间转5圈,第一个阶段是绕3圈,每圈16小时,第二阶段是用24小时绕一圈,第3个阶段是用48小时绕一圈,这是因为“嫦娥一号”需要三次加力才能离开绕地轨道。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成立(本刊讯)近…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知识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与月球“相会”时减速制动被月球俘获,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再经过两次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逐渐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为200km的环月圆形工作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嫦娥1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从低空探测迈向深空探测新阶段,因此倍受中学生关注,这是现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崇尚科学的体现.学生迫切希望全面了解“嫦娥1号”,而航天航空知识又与物理有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介绍“嫦娥1号”,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有关探月奔月的相关数据在2008年高考中也可能成为热点.本文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将“嫦娥1号”引入中学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11月26日“嫦娥一号”从距离38万km的环月轨道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我校初中物理师生及时抓住这次机会,从物理的角度来审视“嫦娥一号”,大家热情高涨。当时探究的一个主要话题是:“嫦娥一号”用到了哪些初中物理知识。我们的讨论总结了一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必读》2014,(3):7-7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