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坤林先生整理编辑的《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对研究徐志摩更是一个贡献,由于徐志摩早期日记的面世,对徐志摩的研究和评价,有重新审定的必要。日记是研究作家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而徐志摩在他人生的转折点或紧要关头都留下了日记。1911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杭州府中求学,写了《府中日记》,1918年他赴  相似文献   

2.
时红明 《兰台世界》2007,(11S):62-63
鲁迅对明清两朝的类书评价不高.但《永乐大典》却是他使甩较多的一种类书。《鲁迅日记》1913年11月4日记有“得二弟所寄书一本,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1932年鲁迅手订《译著书目》时,在“译著之外,又有所校勘”栏下录有“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分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岭表录异》是部记述广东地区风土物产、天文地理、花草虫鱼的地方志书.为唐刘恂撰,早已失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档案馆,保存有《阎锡山部一军官日记》(原名‘生活剪影’第四册,以下简称《日记》),时间为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一日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共六十二篇。《日记》为32开本,华北新华书店发行。据编者介绍:“这本日记.是我军在上党战役(国共两党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日至十月十二日进行的一次战斗)中,于战场上拾到的。  相似文献   

4.
李青枝 《兰台世界》2010,(10):63-64
概述新发现《张修府日记》手稿版本情况,揭示日记内容,并举例论证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玉琦 《兰台世界》2012,(15):39-40
新近发现、整理的《张文虎日记》为刺马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包括案发的现场描述、刺客其人及主审官员,这些对我们重新研究刺马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心灵原稿》谈凡人日记的出版李保平【石家庄】承储瑞耕兄见爱,将他的厚厚的《心灵原稿》一书赠我一部。此书内容别开生面,是作者三十五年日记的选编。花山文艺出版社不久前推出的这本书,足以使出版工作者认真思索凡人日记可否出版,出版日记给谁看,人们究竟喜不喜...  相似文献   

7.
雷怀 《新闻世界》2008,(2):46-46
老布什有记日记的习惯——把他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倾诉在一台录音机上,然后再整理成日记。《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将于今年5月出版,而美国《新闻周刊》提前刊出了其中部分章节。让外界得以解读当时的“红色中国”给美国前总统布什、以及他的家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下面是布什日记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简要谈论藏医学文献《四部医典》"源"与"流"以及藏医学文献的保护。本文从宗教方面、中医及《黄帝内经》、古印度医学和大食医学等方面论述与《四部医典》的渊源关系,并就《四部医典》国内版本流传、国外传播方面述其"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多种日记与档案中戏曲史料的比对分析,认为《王文韶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记录可在观众人数、座次、礼仪等方面弥补清宫升平署档案之不足;二是其中的官府演剧不仅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礼乐性质,而且绝少见诸其他文献,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从作者的戏曲活动与观剧感受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与戏曲态度。  相似文献   

10.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策划了《记者的农情日记》(以下简称《农情日记》)系列报道。节目采用日记体,以拉家常的讲述方式,与现场动态音响相组合。采制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风格独特的“三农”稿件。农民朋友纷纷反映,《农情日记》用群众语言讲百姓故事,既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又反映“三农”问题。 总结《农情日记》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现场感、贴近性、真实性、可听性、  相似文献   

12.
《嵩洛访碑日记》的版本较为复杂,流传情况至今还不清楚。《嵩洛访碑日记》有稿本、抄本、刻本、排印本、影印本和点校本六种版本,每种版本各有特色,相互补充,它们实际上是分两个版本系统传播。  相似文献   

13.
概述新发现<张修府日记>手稿版本情况,揭示日记内容,并举例论证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元化先生是笔者素来尊敬的前辈学者之一。元化先生的书,笔者也多有拜读。近来于书肆中购得王先生的《思辨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一书。其中的“乙辑·第三七——读书抄”摘引了顾准先生1956年6月14日《日记》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吉路 《北京档案》2005,(9):44-44
据台湾多家媒体的报道,<两蒋日记手稿>辗转海外多年后,"暂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最近,胡佛研究所获蒋家同意,已正式入藏两位蒋总统的生前日记手稿--<蒋中正日记>、<蒋经国日记>.媒体报道普遍简称<两蒋日记手稿>.  相似文献   

16.
1936年秋,曾参与中法战争,也参与过镇压黄花岗起义的前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在天津租界内马场道寓所辞世,终年65岁。李准的古版藏书千余册及信札,十几厚本《日记》都被其家属以低价出售,全套《李准日记》被当年在南京国民政府军委会海军司令部供职的林姓中校以40元大洋购下,并于1937年初,将日记中的部分精彩内容在天津《大公报》上辑录发表。  相似文献   

17.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18.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19.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一套洋洋十卷本的张元济先生的个人文献,自然也是先生一生留下的最全面的宝贵文字.这项大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卷于2007年9月出版,第十卷于2010年11月出版,现已全部出齐.《全集》主要是由张元济先生的孙辈张人凤先生收集、整理,并按体裁分类编辑,包括书信、诗、文、日记以及古籍研究五类,其中第一、二、三卷是书信,四、五卷是诗、文,六、七卷是日记,八、九、十卷是古籍研究著作.另外,第十卷后面还包括了篇幅不少、分量很重且有较高研究及参考价值的附录.《全集》的出版无疑对出版界及学术界(特别是古籍整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近现代出版业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汪昂手批本《宋元通鉴》,为存世孤本,现藏于湖北省图书馆。上有汪氏批语600余条,凡12000余字,是研究汪昂史学思想珍贵的文献资料。批语指出书中史事繁复、文句错讹等问题,为《宋元通鉴》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参考。《宋元通鉴》在明清两代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汪批本正是展现明清易代之际世人对《宋元通鉴》评价发生转变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