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岚  王东 《新闻战线》2015,(2):183-184
微信开启了互动交流方式的新时代,对于好奇心和吸收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而言,微信是一把"双刃刀"。如何用好这把刀,物尽其用,取精弃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服务,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研究的首要目标。因此,亟待加快研究微信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有效排除微信的负面效应,如何利用微信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展开全面研讨,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施施 《浙江档案》2023,(12):57-60
红色档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有效载体,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强化政治引领力,提高理论说服力,厚植爱国情怀等价值意蕴。当前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缺乏足够重视,学理阐释不充分;缺乏技术创新,教育方式常规化;缺乏长效机制,育人合力不明显等问题。通过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档案育人功能;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加强顶层规划,构建协同育人格局;顺应时代创新,守好“网络思政”阵地,实现红色档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融入红色基因元素的课程思政大思政格局整体规划、培养方案思政部署、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教学思政资源建设等,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开展思政教育的实施探索,以达到完善高校思政教学体系和提升专业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4.
耿硕 《兰台世界》2023,(5):91-9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新要求,将高校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高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资源建设、机制构建、技术实现等层面提出将高校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从而用好用活高校红色档案资源,推进新时代高校档案事业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5.
孙鹏  王宇  王磊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0):114-121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现实意义、研究与实践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内容分析等方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发展、助力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梳理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红色资源阅读推广可以从5个方面具体实施:加强顶层规划,完善政策制度支持体系;打造"红色"空间,创设阅读场景;组织"红色"资源,聚焦阅读史料;培育"红色"阅读推广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立体化"红色"活动,强化推广效果。此外,推广过程中,还要注意保证红色资源的原真性、保护不可再生性红色资源等。  相似文献   

6.
微信公众平台借助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网络等传播媒介,快速成为高校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要载体,并且在高校舆论引导、思政教育、信息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高校官方微信如何有效运行管理,成为一项紧迫而富于挑战性的新课题。"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号通过设置"微议题"、拓展"微应用"、完善"微服务"、强化"微保障"等策略,在运行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对高校运用新媒体强化思想建设、塑造文化精品、拓展服务应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1,(2):103-110
选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当前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解决现有问题,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利用网络爬虫软件(python)抓取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筛选出微课程(微视频、微图文)、直播讲座(自办讲座、引入讲座)方面的推送信息,对这些推送信息进行分析。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保证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品牌栏目、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提升推送信息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8.
郑世通  于瑜 《档案管理》2023,(5):99-101
红色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如何通过多元主体协作将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个备受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研究基于协同论视角,聚焦高校思政课这一特殊教学场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梳理了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思政课多元主体协同的序参量、伺服量和自组织框架,提出了构建从搭建顶层设计、聚焦教学场域到凝聚多元主体的架构模式,为各主体凝聚共识,打造政府、高校、档案部门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郑慧  杨秀翠  刘心怡 《档案》2022,(4):45-50
红色档案是“四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将红色档案融入“四史”教育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红色档案开发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旅游领域,“四史”教育的开展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政课堂,两者都存在开展不完善之处,且未充分结合。本文在剖析红色档案与“四史”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四史”教育的不同受众,提出红色档案助力“四史”教育的实现途径,即与党员领导干部思政教育、大学生三观教育、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以期为红色档案服务“四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春丽 《传媒》2015,(11):73-75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深刻影响着校园宣传及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学习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对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重要内容,高效、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实施模式,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积极作用.主流媒体报道是社会主流意识的表现,能够真实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主流媒体报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鲜活性和时效性.对此,本文立足于主流媒体报道的特性,探析了主流媒体报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价值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微时代"环境为背景,从高校思政教育实际状况入手,分析了思政教育与时代发展存在脱节的突出矛盾,提出了构建思政教育载体的原则和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带来助益.  相似文献   

13.
张雨楠 《东南传播》2021,(11):55-57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与思政教学的融合,为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创新注入新的助力.坚持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思政秉持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同时,在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等实践路径探索新方向,由此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力促进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王亘 《出版广角》2021,(14):94-96
微信、微博等微平台的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打造了微时空平台,也成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新载体.围绕"微"力量的微思政平台层出不穷,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学工部"花椒先锋"公众号精品栏目《花椒微思政》就是其中之一."花椒先锋"公众号目前已经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效,特色栏目的开发与实践为华东交通大学的党建思政工作提供了便捷,也为高校有效运用"微"力量提高党建思政工作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新媒体"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高校现有的新媒体思政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探究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对高校及高校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历史记录,是高校思政课程最为生动的现实教材。当前红色档案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尚停留在零散使用阶段,缺乏系统化的运用。建构新时代红色档案视阈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时代价值,应当成为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高校思政课档案史料视角出发,阐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形势下红色基因传承的现状,探索将红色基因叙事创设传承的实践路径,通过高校思政课创新整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  相似文献   

18.
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背景下,红色档案开发成果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当前趋势,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扩大红色档案影响力,优化思政教育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部分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盛行,微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及人际沟通的常态化渠道。在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共存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话语的有效对接以及情感交流,重构微时代下思政工作者的话语体系,由被动走向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史伟  薛佳 《图书馆学刊》2023,(10):66-70
高校图书馆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推广内容开展“红色”阅读推广,具有增强文化自信、赓续红色文脉、服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增强“红色”认知、建设“红色”空间、打造“红色”基地、组织“红色”资源、培育“红色”推广人、丰富“红色”活动等6个方面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