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权刍议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作为中心环节。笔者认为,要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这是保障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是产权。产权与所有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权刍议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作为中心环节。笔者认为,要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这是保障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需要解决什么是产权,产权与所有制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问题。一、什么是产权从理论渊源看,最早对产权问题展开研究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因此,首先简要考察现代西方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3.
理顺产权关系与转换经营机制刘峰一、单纯“放权”型改革,国有企业难以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沿着以“两权”分离为特点行政放权型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营机制与企业文化机制刘峰国有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关键,一是要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关系,明晰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内...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用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规律要求的企业制度改造我们的传统企业制度,通过制度的创新,重构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使政企分开,产权关系明晰。目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资产流失严重的状况仍未扭转,其根本原因就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和国有企业产权虚置所造成的。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基础,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要害问题是如何尽快地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形成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国有产权经营管理制度,及其相应的权力与责任。产权制度不同于经营机制,产权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经营机制则是在某种制度下的内部机制: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相应的就有什么样的内部机制。因此,深化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本文仅就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病和如何改革产权制度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规范企业产权制度、理顺企业产权关系综述张新竹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推行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  相似文献   

8.
搞好校办产业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校办产业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加快建立,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正在深化,政府职能正在逐步转变。与此相应,为领导工作服务的秘书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课题。由于产权关系的理顺.政企分开的实行.企业自主权的落实.企业正日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有的企业已经实行股份制.变成了殷份公司;有的吸收了外资成为合资企业;有的通过联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的根本问题.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形式,在理顺产权关系、筹集发展资金、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有其独特作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股份制改造又一次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的今天,如何正确地认识股份制,把握其真谛,从而使其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理顺产权关系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姚占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如何理顺高校企业的产权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高校企业改革面临的迫切任务。一、高校校办...  相似文献   

12.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企业法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政企分开和明晰产权关系的问题。因为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企业不可能有必要的自主权,难以做到自主经营,因而也很难做到自负盈亏,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产权不明确的条件下,财产只属于国家所有,企业没有自己的财产,当然也不能由企业自负盈亏,而只能由政府统负盈亏,企业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对现行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和重塑。从西方股份制的运作及我国近几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产权制度无疑是一个改革难题。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3年的十五年内,改革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企业产权制度,结果使改革举步维艰。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企业改革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即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的主体;企业经营机制出现了一些可行的转换形式,除原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外,又出现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企业集团等;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的活力增强了,已开始溶入市场经济海洋之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由于企业产权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  相似文献   

14.
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角度看,我以为《通知》进一步指明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一,《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正确方向或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或"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提出要"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1993年11月的忡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心任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将面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建立完善的产权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来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然而受行政关系的制约 ,现行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中却存在着产权约束“虚置”和市场约束“软化”的约束矛盾。所以 ,理顺和强化产权约束关系和市场约束关系 ,是实现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怎样使企业实现转换?许多地方尝试用股份制作为突破口,并把它看成是实现企业两权分离的唯一途径,认为在股份制下的企业可以完全摆脱国家和其他股东的约束,而由经营者随心所欲地支配企业。在这种认识下,导致了股份制的功能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正确认识股份制与两权分离的关系,笔者认为在理顺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两权合一的问题。一、从股份制的内涵看其功能特征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财产组织形式,通过发行股票组成股份公司,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经济活动者的过程,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明确国有企业产权、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辨明产权的含义、理顺产权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改革和完善产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理顺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为了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掌握国有企业处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运行规律.理解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的双重机制决定下的特殊经营机制.并运用产权规则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加以清理,一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经营机制的框架,促使国有企业充满生机,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力的坚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