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科学美中,数学美理所当然地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粟建林 《教师》2013,(2):117-117
文学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文化、历史、艺术的活化石,经历了各个时代从生涩发展到成熟直至辉煌,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对文学亦是如此,何为美?何以美?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文学何以至美,自古以来存在潜在的血脉,无外乎: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3.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评价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一门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历史教育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的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美的载体.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在憧憬美、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交替中发展的.由历史课的特点所决定,浩翰的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无数的美育素材,值得我们借以用来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美学传统的奠基人。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同于善的纯粹美、形式美的概念,而且提出了道德美这样的本质美、理想美思想,于是,人格美的修养就是仁内礼外、文质彬彬,文艺美的创造就是美善相乐,审美反应即是寓教于乐。此外,孔子提出的“辞达”美思想则体现了美与真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社戏》是初中语课本中的重点篇目,多年来一直深受师生的喜爱。人们对它的景物美、动作美、人情美叙述备矣,但笔认为除了以上几点美之外,还有它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其中的破旧美和失落美。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历史是宏伟壮丽的画卷,它展示出气势磅礴的社会发展趋势,光彩照人的杰出人物和多姿多彩的典章、物、古迹,集中地表现了历史生活的社会美,因此,历史教学是认识社会美和进行社会美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掘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选》里的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修辞美,那就是:善用疑问句式,呈现表述美;精于散句运用,体现简洁美;巧用比喻手段,展现形象美;活用对比手法,显现反差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更新,艺术“化丑为美”的审美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开辟了审美境界的新领域,艺术之所以具有“化丑为美”的美学功能,就是因为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读的审美视野也向本的写作提出暗示,而作家、艺术家对世相态的体察入微,内心蕴蓄欲吐的激情,出神入花的“生花之笔”是“化丑为美”的关键所在。艺术的“化丑为美”具有辛酸之美,畸形之美、奇妙之美、反衬之美、狰厉之美、悲壮之美等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1.
衣衫     
人们都喜欢美而讨厌丑,可有些时候,我们却很难一下子就把它们分辨出来。开始时也许会有人说丑就是美,美反而是丑,但人们知道真相后便肯定不会这样说了。因为,美的东西永远是美的,丑的东西永远是丑的! 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小故事,做一个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吧!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1):F0002-F0002
人文社会科学展厅以自然美、科学美、创造美、人格美、思想美为纵向结构,以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管理等学科和专业为横向结构,交相辉映,展现了古今中外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给人类创造的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学美     
数学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数学创造的具有独特风采的自由形式就是数学美,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数学美的研究的意义,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数学中审美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合抗日根据地是琼崖革命历史上著名的根据地之一,但过去对它的研究和重要的历史意义认识不足。本文经过认真的研究,对琼崖特委和冯白驹为什么要建立美合抗日根据地,美合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的“美”的含义尚未凝固和确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论语》中的“美”的观念和功利目的性紧密相关,善对美具有统辖作用。孔子讲求美的中和性;中和性就是一种和谐性。这是孔子伦理道德理想在审美中的体现。《论语》中的“比德”方式体现了原始思维或日诗性思维的特征。孔子的美学思想既是历史的产物,也对后世审美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美     
美育即立美教育、整体教育、关的教育,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石。教师美的实质是教师在客观历史的基础和奈件上,对自身活动的审美观照和对教与学的艺术化追求的结果。教师美一般由知识美、人格美、能力美和形象美四部分构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美是教师美的基础;人格美是教师美的核心;能力美是教师美的保障;形象美是教师美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学同样也承担着渗透美育教学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应对艺术美、人格美、劳动美、科学美的内容加以揭示。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美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文章在其用词、句法、结构等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科技文章英汉和汉荚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同时,为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我们还须认识到科技英语翻译中的一些独有的美学取向原则,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美学取向的过程。本文作者将探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几种美学取向:精确美,整齐美和简约美。  相似文献   

19.
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周启光在论文和专著中对美的新认识,主要是阐明了“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明确提出“美就是美感”、“美感(美)就是快感”。过去人们主要从哲学思辩的角度论证美的本质,而周则是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给予新的论证,这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笔者认为,美的本质应概括为“进步理想的的形象显现”。  相似文献   

20.
童话意境是童话作家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的一种境界.童话的意境美是一种动态美、空间美、也是一种含蓄美,之所以产生如此美妙的童话意境是因为审美经验中的"移情"现象.而童话创作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开掘和创造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