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今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断定: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一开始就只是直接借用西方标点符号;胡适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首创者。上述论断欠妥,与史实不符。历史事实的真相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并非诞生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而是诞生于近代汉字改革运动的初期——清朝末叶的切音字运动时期(1891至1910年);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包含着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并非一开始就只是直接引用西方标点符号,而是在继承我国古代标点符号、引进西方标点符号中坚持重新创造,创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式标点符号。这种继承、引进、创新三结合的方法,一直贯穿于我国新式标点符号诞生和发展的全部历程。胡适对于倡导和推广新式标点符号曾起过重大作用,但胡适并非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的书籍,通常都是既不断句也不标点的。因此,今人对古籍的整理出版,一个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用新式标点符号来给古籍的文字进行断句和标点。近十几年来,文化出版事业繁荣,各出版社争相出版古代白话小说的点校普及本,这无疑为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小说的点校本都存在一些标点问题。这些问题轻则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重则会对读者运用标点符号产生误导。因此,一方面,点校者在标点时一定要仔细推敲,以高度的责任对待标点问题,力争少出差错;另—方面,读者在阅读时也…  相似文献   

3.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由此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汉代始才使用句读,到了宋代开始使用圈点。这些简单的符号很不完备,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进入20世纪,新式标点符号才正式应用。因此,学习如何正确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姚金泱 《文教资料》2009,(21):23-24
本文通过对比<周礼正义>两个版本,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万有文库本与中华书局出版的王文锦、陈玉霞点校本,在断句、标点方面的不同,撮录数条可商榷之断句处,略陈其疑,以就教于方家.文章分三个部分:先简单介绍句读和标点符号的差异;再归纳两个版本断句不同的几种类型,并分析原因;最后总结几种标点符号需要统一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断句,在古代被称为“句读”。一句话说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该停顿称为“句”。同一意思表述中的自然停顿称为“读”。古代的书籍不像现代汉语使用各种标点符号,而是需要读者自己去断句,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先决条件之一。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本文结合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技巧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7.
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8.
郭萍 《文学教育(上)》2010,(18):138-139
现代汉语一改古汉语无系统标点符号体系、借用句式和虚词来断句的句读模式,借鉴西方标点符号体系创制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为汉语表达日趋精密化和规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1919年,胡适和文化界著名学者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等一起联名,向当时北洋政府教育部,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议案阐述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重要地位,列举出设想的一套系统的新式标点符号,有句号、点号、分号、冒号、问号、惊叹号、引号、破折号、删节号、夹注号、私名号和书名号,计12种,并对其用法逐一做了说明。次年,在全国开始实行了这种新式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一般来说是标明断句、停顿的记号.在特殊场合,精心设计的标点符号却能胜过文字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表意传情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的试卷和平时作文中,我们发现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还很差:或是句读不分,不会断句;或是滥用标点符号;或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究其根源,一是因为不重视使用标点符号,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二是不理解用法;三是思维杂乱,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针对学生以上的种种表现,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标点符号的教学已刻不容缓。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实际上就是给文言文加标点。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人们用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给文言文断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文言文断句题能综合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是中考文言文阅读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里,笔者将结合2009年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对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技巧略作解析。  相似文献   

13.
新式标点符号的确立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提供了支持,椎动了新文学的发生。新式标点的运用降低了普通读者阅读的“门槛”,促进了新文学的大众化。标点符号的修辞功能使新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在古籍中我们的先人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文字篇章使用标点符号的历史至今仅仅100年刚刚出头。 清朝末年,虽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随着外派留学生的增多,中外文化交流还是有所增多。1897年,广东人王炳耀根据汉语言文字原有的断句方法,吸收外国的标点,拟出了10种标点符号。这10种标点符号有的如今已被废弃,有的则沿用至  相似文献   

15.
《桃花扇》在民国间除刻本外,还有更多其他形式的版本,可以分为无标点本和标点本,标点本在断句时多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桃花扇》民国间的版本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序跋、题辞和孔尚任所作的《小引》等多篇文字,绝大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批语。这些版本尤其是标点整理本促进了《桃花扇》在当时的流传和接受,促进了当时对于该剧的评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欣舞 《高中生》2012,(9):10-11
在整体把握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考生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标志来帮助断句。一、特殊的文言词语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洪合民 《高中生》2012,(27):10-11
在整体把握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考生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标志来帮助断句。一、特殊的文言词语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汉语和西方一些语种的标点符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很大差异的,就是由字、词、句的连写,而逐步采用标点或非标点的方式断词断句;由不同地域、不同见解、不同学派采用不同的标点符号,逐步舍异求同,而在一个语种内采取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这些标点符号被运用于各种文字资料当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没有标点符号,读书根据文意用小圈圈来断句,这就是句读。同样一个句子,不同的断句,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有时甚至引发笑话。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此诗妙趣横生的不同的断句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