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前沿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如AlphaFold2、核聚变智能控制、新冠药物设计等诸多令人瞩目成果,表明AI for Science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实现智能时代的基础科学源头创新及其下游重大技术创新,需破解2个方面的核心问题:(1)如何利用新一代AI(特别是生成式AI及大模型)的通用性和创造性推动新范式的形成;(2)如何利用AI实现对传统科学设施的赋能与改造。文章提出一种智能化科学设施的建设构想,兼顾“高度智能化的科学新设施”和“AI赋能已有科学大设施”2个层面的需求,构筑AI for Science的科学设施体系,形成科学领域大模型、生成式模拟与反演、自主智能无人实验及大规模可信科研协作等创新功能,加速重大科学发现、变革性物质合成,以及重大工程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
个体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平衡与匹配是组织获得高绩效的基础。面对数智化带来的技术赋能与员工个体价值的崛起,管理者在平衡个体——特别是组织里的强个体或核心员工——与组织发展问题上正面临新的挑战。文章基于对数智化时代企业核心员工个体特征的认识,从组织与核心员工能力发展动态匹配视角,构建了数智化时代企业核心员工“引用育留”管理模型。该模型由开放市场化导向的人才招投机制、颠覆性创新导向的精益创业机制、战略孵化导向的生态赋能机制,以及价值共创导向的事业合伙机制4部分组成。文章从定义、元素、特征、运作机理等方面阐述了数智化时代企业核心员工管理模型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并从探索性与验证性案例研究、情境适用性、功能区分与个体行为、影响要素与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提出数智化时代企业核心员工管理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为数智化时代企业人员管理模式一个新的探索,该模型揭示了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前沿实践和组织管理的变革趋势;不仅为数智化时代管理理论创新提供借鉴,也可为推动企业组织管理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3.
   数字创新颠覆了传统创新管理理论,然而目前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复杂机理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技术创新,对实现制造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黑箱”进行探究,以丰富数字创新理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赋能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对创新主体、过程以及结果赋能;(2)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3)提炼出三条路径及其选择机制,即以技术整合为中心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路径、以产品智能化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路径和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两端创新路径,从而为数字技术赋能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产业组织泛平台化发展的趋势下,平台化组织的创新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又是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员工的创新激情为着眼点,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剖析了平台化企业的人岗匹配和资源赋能所具有的创新优势。以77家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跨层次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如下结果:人岗匹配和资源赋能对员工创新激情具有跨层次的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人岗匹配对创新激情的影响,完全中介了资源赋能对创新激情的影响;资源赋能正向调节了人岗匹配对创新激情的直接正向影响;平台化企业的人岗匹配和资源赋能的平均水平要高于非平台企业,平台化企业员工创新激情的平均水平也要高于非平台化企业。该研究有助于解析平台化组织的创新优势,有助于为企业的平台化组织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科技引领社会进步、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研究与政策逐步关注到创新不确定性、负外部性所引发的影响,创新范式本身的反思开始重视技术创新与社会期望、社会价值的匹配。责任式创新作为创新研究与政策实践的新兴范式受到关注。研究分析了责任式创新的前提条件与问题关注、概念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由行为主体、活动、规范、情境、预测性、自省性、包容性、响应性等要素构成的责任式创新理论框架,并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例,讨论了责任式创新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留金 《内江科技》2023,(12):39-40+42
<正>乡村治理是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而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改善乡村治理水平。本文在阐明数字赋能对乡村治理智能化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剖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乡村治理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据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上数字技术特有的赋能属性,使得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显现并成为数字时代创新的土壤。与此同时,传统的技术和产业边界不断被突破和融合,原有的创新系统理论已经难以刻画和解释数字创新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从数字创新的本质出发,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有助于准确和系统性地掌握数字时代的创新规律。在综述现有主流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创新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数据要素化和数字赋能,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体系,阐述其概念、结构和运行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充分肯定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100多年以来的时代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提出的挑战,在时代因素和制度因素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应该创新的几个观念,最后分析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企业在扶贫领域的社会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选取碧桂园、58集团和温氏股份这3个企业,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流程,界定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扶贫创新的内涵,构建出数字技术对企业扶贫创新的赋能机制模型,提炼出以贫困人口多维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创新和"链式合作与跨链重整"的行业扶贫创新3条扶贫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新征程上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切入口,梳理了科技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科技创新赋能区域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条件,提出了科技创新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方向。研究认为,科技赋能区域发展是区域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成果;科技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国际环境、国家发展进程三者共同决定的,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京津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应以区域创新空间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动能、以数字经济驱动京津冀新征程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