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     
于敏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  相似文献   

2.
他二十八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的突破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3.
<正>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相似文献   

4.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指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0年第3期发表(隐身埋名科学研究30年)(明泉写)介绍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之后,在全国大小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大家都为他常年无私奉献,专心科学研究,周密的组织领导以及他的崇高品质和坚强的毅力所深深感动。这里再发表雨声写的于敏的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有这样一段叙述——“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隐秘而伟大的一生的精准概括。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了维护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我国政府果断地作出决定:中国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原指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  相似文献   

8.
<正>于敏,1926年生。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世纪60年代起,他投身于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氢弹、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等突破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9.
搞物理的都知道,原子弹搞出来以后再搞氢弹,有一个关键的难题不解决不行,中国有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于敏,想出了窍门解决了这个难题。——杨振宁  相似文献   

10.
<正>于敏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凭借科学救国,他带头揭开氢弹原理奥秘。那时的种种不为人知,现在也未必全都解密。如果不是荣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的"氢弹之父"的于敏也不会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无独有偶,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全体掌声的响起,也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  相似文献   

11.
[例]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表彰了于敏、钱学森、邓稼先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将章”。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热爱祖国、无私贡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蔡杭汐 《作文》2023,(Z2):12-13
<正>如果让你放弃出国留学,放弃研究成果,你愿意吗?如果让你连换三条人生赛道,从零开始,你愿意吗?如果让你深藏功名,隐姓埋名一辈子,你愿意吗?有一个人,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他就是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一个人总有思想,总有他的信仰。这个信仰应该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梁初 《湖南教育》2009,(3):59-60
如今是一个盛产专家的时代。过去,人们一提到专家,就会肃然起敬,因为那些专家大都是在某一领域做出过不凡业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而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人,例如,为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功勋卓著的杂文水稻专家袁隆平,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专家于敏、王大珩等。  相似文献   

14.
1.两弹一星”的启示30多年前 ,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震惊了世界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振奋了民族精神。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都十分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只有几台连现在的“2 86”都不如的计算机 ,但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 ,却能比科技先进和工业发达的国家更快地向前跨越发展。回首往事 ,振奋与骄傲之余 ,我们也应该有所深思 ,有所借鉴“两弹一星”的研制为什么如此成功 ?关键一点就在于当时坚持了自主创新 ,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创新机制。首先是当时的国际…  相似文献   

15.
<正>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5年1月23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经济建设长远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二机部主抓氢弹突破的副部长刘西尧也提出具体指标。然而,由于氢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氢弹的原理还没有突破,就提出氢弹爆炸要实现的当量指标,其攻关难度可想而知。为实现新型核装置而战为了突破氢弹原理,实现中央提出的目标,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分兵作战,多路探索。邓稼先、周光召、于敏、黄祖洽等部主任,带领有关研究室的人员分别攻关夺隘。经过反复摸索,也无重大突破,研究进入"山重水复"之境。  相似文献   

16.
<正>绝密28年的名字2015年1月,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因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被更多人熟知,他叫于敏。于敏,1926年生,这位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氢弹之父",在1961年1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为了氢弹研究工作需要,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将个人交给国家,把生命交给事业,封闭的科研生活,让他早就淡忘了自己的名字。"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于敏曾经说过,"能把微薄的力量融人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  相似文献   

17.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雕过一尊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塑像。巴尔扎克披着宽袖长袍站立着,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仿佛洞察人世间的一切。罗丹想用这“雕塑的语言”来告诉人们,巴尔扎克之所以写出千古不朽的名著———“人间喜剧”的缘由。可是他发现,人们在瞻仰塑像时,首先被叠合在胸前的一双刻划得栩栩如生的手所吸引,无暇顾及这炯炯有神的目光了。于是罗丹毫不犹豫地用斧子将那双栩栩如生的手砍了。罗丹为什么要把“手”砍掉呢?因为他想通过“双眼”来突出塑像主题,而“双手”却影响了主题的表达。作文也是如此。“手”“眼”犹如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要及时组织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深入进行以弘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通知指出,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两弹一星”工作的伟大成就,全面地总结了“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精辟地阐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  相似文献   

19.
<正>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可见,成功并不易,只有用汗水与泪水奠基,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地下的泉水首先需要默默地聚集能量,然后才能一涌而出,成为喷泉。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氢弹的开发研究中,于敏几乎从  相似文献   

20.
在讲授人民出版社历史教科书2007年版必修三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三课《科学技术发展与成就》这部分内容时,我将《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相关内容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科技发展成就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归纳。关于两弹一星,有学生说是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还有学生说是原子弹、导弹弹、人造地球卫星。当然是后一种说法是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