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游戏产业的兴起,电子游戏被视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利益因素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元素被广泛运用在国外游戏设计中,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对《狄仁杰之锦蔷薇》中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进行梳理,进一步探讨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最后对国产游戏如何做好文化输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牛晓梦 《新闻世界》2012,(6):214-215
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探寻国产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我们有必要对本土成功剧场动画案例与国外尤其是动画强国日本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并结合本土文化特色和社会现实,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剧场动画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罗妍 《视听》2016,(12):11-13
虽然腾讯动漫2013年才推出第一部漫改动画,正式涉足动画产业时间较晚,但凭借雄厚的资源优势,短短几年便后来居上,成为行业领跑者。腾讯动漫的动画实践可说是当今国产动画产业实践的一个缩影,通过腾讯动漫的个案研究,可管窥国产动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问题与症结。国产动画在内容上题材多元化已成趋势,制作上视听质量大升,中外合作增多,传播上更注重市场推广,传播平台也延伸海外。受众对国产动画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观,动画产业布局渐趋完整,但是也存在作品庸俗化、人才技术短板、跨文化传播经验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章洁颖  苏九兰 《今传媒》2021,29(4):110-113
影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向阿拉伯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厚香  戴春阳  吴昊 《新闻世界》2010,(7):260-261,68
本文结合了全球化语境下国内外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受众定位模糊、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精神缺乏、动画产业链不完整、动画技术不成熟、各环节人才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从受众定位、本土文化资源、题材、艺术、产业发展、技术、人才、新媒体等方面提出我国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产影视剧在满足中国观众审美趣味和观赏习性的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更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主要媒介力量。近年来,一些影视剧的相继出海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本文通过对新武侠剧进行跨文化传播解读,阐发了对国产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影视剧的精品化制作是源动力,高质量的译制是重要手段,影视剧产业体系建设是全局导向。  相似文献   

7.
杨明彦 《传媒》2016,(20):64-66
动画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和引领优秀文化的重要任务,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展现民族精神的责任.在"闯进来"的动画产品占据我国放映市场的现状下,国产动画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应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借力实现动画产业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传播大众文化是跨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动画作为日本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新海诚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他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浅析新海诚的代表动画电影,并且为中国国产动画的输出和跨文化交流提供独特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出版业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出版业应从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出版战略出发,才能促进我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的接轨,保证中国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海洋强国背景下公众对海洋文化的认知需求日益增强,在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海洋意识培养和海洋素养提升上,海洋主题动画发挥着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和传递海洋文明的重要功能。本研究回溯我国海洋主题动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思考,以期国产海洋主题动画产业能够产出更多优质作品,为公众提供常态、专业和有效的海洋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我国动画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在这一时期《捉妖记》《大圣归来》《熊出没》《大鱼海棠》等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国产动画票房不断创历史新高.据预测,2017年国产动画电影总票房将突破50亿,甚至达到60亿元,动画行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但整体来讲,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产业格局失衡、产业价值链不完善、核心价值理念不明确、民族文化表达不充分、品牌形象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需要从制作主体、平台打造、品牌传播等方面展开分析,探寻新常态下我国动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动画文化传播的特点和跨国界性,强调动画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和突出效果。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的实际困难,提出加强市场开发,达到通过动画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目地。从市场开发角度,通过动画的年龄定位,把动画产业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动画在各个阶段的现状和市场应对的方法。希望为中国动画早日拥有自己完整的产业链提供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在总体上顺应时代需求,契合社会热点,勾画出反映社会变迁和纪录片自身发展的整体图景.文化导向、技术逻辑与类型拓展构成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三个面向:文化导向既是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影像力量,也是承载文化记忆和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文本;VR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促成了新纪录片美学的生成,促进了纪录片产业的升级;动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漫威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全球传播的视野下,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解构漫威电影中的文化要素和价值观念。研究漫威电影的选题与角色设置技巧、虚拟符号以及文化价值观传播行为等,对提高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动漫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公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崛起,尤其是动画与影视传播的深度整合,不仅创造了更多的经济利润,而且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视觉传播在影视动画中的技术挖掘和价值生成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动画发展现状,明确动画视觉传播的概念内涵,充分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寻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视觉传播之路.由陈瑛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的《动画的视觉传播》一书,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的重要分册,从多个维度对动画的视觉传播展开了全面论述,不仅梳理了动画的发展史,而且呈现了动画的时代性,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借鉴性、现实指导性和时代前瞻性.另外,该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逻辑严谨,形成了鲜明的结构特色和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提升中国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效果,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本文从中国元素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了语境转换与广告编码、价值观与中国元素的使用禁忌以及中国元素的国际化演绎这三种植入策略,以求提高中国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8)
动画作为文化艺术载体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根源于地域民族文化的内核。对日本这样一个具有世界范围重要影响力的动画大国而言,其代表性作品体现出的对本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审美意识所进行的自觉承载和深入展现,是日本动画鲜明特色及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旨。本文认为,对其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层次解读日本动画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同时,对于我国动画艺术重新审视和承继自身文化传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晶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2-253
中国电影在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之时,它就成为了一个“Made in China”的中国品牌,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所以说中国电影肩负着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着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历史和传播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进行概述,继而对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困境进行论述,最后探讨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