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志堂经解》的辑刻有诸多问题尚待澄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此书的版式特征及发掘相关史料,得出了关于《通志堂经解》刊刻的若干新认识:此书不存在康熙十五年初印本;徐乾学在成德"捐金倡始"之前,已经开始刊书,《新定三礼图》是其中最早刊成的一种;《通志堂经解》完成于康熙三十年。  相似文献   

2.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辑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几成参禅之同义语。因其书影响甚大,各代屡有刊刻,职是之故,此书之版本系统亦极为复杂。本文对宋元两代的刊刻情况进行详细之考察,以梳理确定其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7日,《中华读书报》刊登的《三位与〈我的前半生〉有贡献者》中有句话这样说道:"此书《圣德纪述纂要》专述溥仪就满洲国执政后一些起居情况。由中岛比多吉、林出贤次郎及宝熙、胡嗣瑗、沈瑞麟、张海鹏、熙洽等执笔,极尽腼腆之能事。"其中的"腼腆"显然用错了地方。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2日《杂文报》刊有《小白龙出书》一文,其中说:"青狮是文殊的司机,白象是普贤的司机……"这种说法成立的话,小白龙就是唐僧的司机了。在《西游记》的《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东原杜氏族谱》中,发现多件明代杜三策出使琉球文献,其中《使琉球疏》系三策向明廷奏报出使经过之公文,此文未见载于各种史籍,乃是一篇新发现的奉使琉球文档。历述航海之艰辛,归途之惊险,许多内容可与《历代宝案》等中外史籍互相对勘。  相似文献   

6.
《隋书·经籍志》录有"《婆罗门书》一卷",不明为何书。后人均推断此书为东汉时由西域传入,清人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归入佛书类,姚振宗《后汉书艺文志》归入小学类。音韵家据《隋志》称此书有"十四字能贯一切音",遂以为反切的开始运用与音义一类书的发生不先不后和梵文字母的传入同在东汉时代,《婆罗门书》成了中国反切起源于西来梵文的铁证。  相似文献   

7.
《道德情操论》在中国的接受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此书是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之一.在过去的近10年间,斯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中译本可谓国外学术著作中版本最多的两本书.遍览图书市场,此书不同译本的封面、封底或腰封上大多印着"总理推荐""作者五次修改"等广告语,甚至不加分辨将其好友大卫·休谟那段"主教到米勒书店购买此书"的戏谑之语(参见: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65页)写上作为此书受欢迎的明证.  相似文献   

8.
日本关西大学图书馆长泽文库藏《中国语会话文例集》是明代晚期的抄本,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琉球官话课本,有着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抄本末尾采择收录了11首"曲座"唱词,有些唱词不仅与保留下来的琉球御座乐相合,而且更与我国明代的相关曲词一致;另有一些唱词虽然尚无法查考到其确切来源,但从其形式与内容来看亦应为我国元明时期的曲词佚文。这11首"曲座"唱词不仅可补我国明代戏曲之佚,而且也为研究中国戏曲在琉球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一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下面是著者最近为此书写的"自序"与"后记".先行发表,略明心迹,并资纪念."后记"中说:"光阴荏苒,岁不我与,诸事分心,所获无多.""呜呼!念岁月之蹉跎,感大化之倏忽,尽教师之职责,效野人之献芹!"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基础理论课的老教师,笔者希望此书能为中国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现代价值转型研究销路搭桥,并愿它的出版,从某一角度,对激励后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郑振铎先生在《明清二代的平话集》一文中曾谈到:“《京本通俗小说》的产生地,似乎较为容易断定,据其以‘京本’二字为标榜,则我们可知其必非出版于两京(北京、南京)。……以‘京本’二字为标榜的,乃是闽中书贾的特色。这样看来,《京本通俗小说》大有闽刻的可能。但闽中的书贾为什么要加上‘京本’二字于其所刊书之上呢?其作用大约不外乎表明这部书并不是乡土的产物,而是‘京国’传来的善本名作,以期广引读者的罢。”郑先生这里对“京本”的说法,在学术界影响很大,直到现今,在一些论著中仍然在沿用着。例如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论及《京本通俗小说》一书时,也说:“此书标‘京本’字样,实书贾伪托以示版本之可靠,犹之宋说话人以‘京师老郎’为号召一样,这是当时福  相似文献   

11.
李昕揆 《青年记者》2012,(36):43-44
20世纪60年代,正当英国甲壳虫乐队大举冲击美国广播电视之际,享誉全球的"媒介大巫"麦克卢汉出版了其最为畅销的《媒介即按摩》一书。此书犹如天之神谕,以格言警句搭配图片、照片,其构思之精巧、语言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媒介即按摩"一语也凭  相似文献   

12.
田况(1005—1063)撰《儒林公议》一书,在宋人说部中尚属为人熟知者,学者多见引用。《四库提要》称此书"足备读史之参稽,其持论亦皆平允"。然而,对于此书的版本问题,注意者甚少,笔者尚未见有人论及之。去岁,笔者为整理此书,查阅了多种本子,方知此书之版本,并非无可言之处,正宜表而出之,使利用此书者得益,不致以讹传讹。《儒林公议》一书,现存宋代官私书目均未见著录。现存之最  相似文献   

13.
《新闻爱好者》2012,(23):17
2011年3月5日,《美术报》第20~21版刊有一篇介绍青年画家张立奎绘画成就的文章,黑体大标题十分醒目:"承古开今·卓而不群"。读者朋友稍稍留意便会发现,"卓而不群"有误,应是"卓尔不群"。"卓尔"源于《论语·子罕》:"如有所立,卓尔。"皇侃疏:"卓尔,高远貌。""尔"文言释作"……貌",白话释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近日,"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正式揭晓,《芭莎艺术》主编徐宁、《创业家》总编牛文文、《钱经》主编王东等期刊主编当选。2011年刚刚创刊的《芭莎艺术》执行主编徐宁作为唯一一位时尚类期刊主编荣登榜单。从本届"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结果来看,一  相似文献   

15.
明刻郎瑛《七修类稿》五十一卷本传世甚少,清乾隆时周綮在重刊此书时已说:"惜其书镂版散佚,藏弃家购觅旧本珍如拱璧",可知此书明刻在两百年前已甚为罕见.此后著录明刻《七修类稿》的仅数家,且多浑称明刊,没有交代究竟是何年代所刻,这是因为明刻本序跋中没有直接提到此书的刊行年代问题.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有明代同一书版印本《七修类稿》两部,从其版框、字口上看,可知是近于同一时期刷印的.一部原是清内府藏本(下简称甲本),有朱文"乾隆御览之宝"、白文"天禄继鉴"等印;另一部是我馆王贵忱同志捐献的(下简称乙本),存三十四卷,书末有白文"山阴刘石夫鉴藏书"等印识.乙本有嘉靖间  相似文献   

16.
近期公开的琉球王家档案《尚家文书》中《丙寅册封告示并杂文集》(卷之七)是清同治五年(1866)赵新、于光甲使团在琉球册封新王尚泰期间颁布的公告以及与琉球世子、新王、三司官等往来咨文、禀文等,共计87份文书。内容涉及册封使团参加谕祭册封大典及琉球招待"七宴",册封使团与当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册封使团严格兵丁管理,册封使团在廪给供应、册封舟维修等方面与琉球的交流,展现了赵新册封使团在琉球诸多活动细节,揭示了册封正、副使对随封人员严格的管理以及与琉球方面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对尚家文书新资料的探究,可以使我们对清代册封使团在琉球的主要活动、使团内部管理以及使团与琉球方面的沟通交流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元朝秘史》是蒙古民族历史上的一部珍贵典籍。目前,此书仅有明初译员的汉字音译蒙古文本传世。其中旁注"扯儿宾"为"女官名",并不恰当。从扯儿宾的词义以及《秘史》的译例来看,"扯儿宾"实应注为"官名",并与后面的"斡乞"一起训作"侍女"。  相似文献   

18.
新见《云麓漫钞》王秉恩手校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麓漫钞》是南宋赵彦卫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曾据《涉闻梓旧》本标点排印入《古典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中。1996年,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刊进》中亦收有是书,是傅根清同志参考诸本重新整理的点校本。可见此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近日忽于山东大学古籍所购藏陆澹安先生遗书中,发现影印《涉闻梓旧》本此书二册,书中夹有浮签累累,书眉亦有朱笔校语,细阅之,始知是王秉恩手校本,浮签为王秉恩手写,书眉校语为其子王君复(字文焘)誊录,以之与傅根清点校本(以下简称傅…  相似文献   

19.
吴琼 《兰台世界》2016,(3):125-127
李无未先生于1998年发表《〈周礼〉"诸侯之邦交"断句正误》一文,以"诸侯之邦"断句。"邦交"句读问题一直聚讼莫辨:如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最早断句"诸侯之邦";其后王引之《经义述闻》对此大加反驳,并校订《大戴礼记·朝事》经文的衍文讹误;继而孙诒让、王树枏都采用王引之的观点。笔者通过文献搜集和分析,认为《周礼·大行人》、《礼记·朝事》句读应为"诸侯之邦交",在上博简《曹沫之陈》中也有"邦交"之文例,否定了"邦交"一词为较晚时期才出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0):2-10
<正>个人简介徐潜川,安徽庐江人,毕业于人民大学法学院。曾为《财经》杂志法治记者、法经刊副主编。主要报道有《娄烦矿渣山不能承受之重》、《器官"黑市"》、《维稳机器》、《王立军"遗产"》、《红潮》、《刘汉朋友圈》等。其作品《器官黑市》获腾讯网"2012年度调查报道奖"和《南方周末》"年度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