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乾隆]会昌县志三十四卷首一卷(清)戴体仁修吴湘皋等篡清乾隆十五年刻本按:卷数当无“首一卷”。是志有台湾成文影印本行世,其版心、目录、内容均无卷首之标识。纂者当录为:吴湘皋纂。是志纂修姓氏列吴湘皋为“纂修”,戴体仁《序》云:“修纂则原任江宁溧水知县吴湘皋。”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十六年刻本。是志戴体仁等所作序均为乾隆十六年,记事亦止于乾隆十六年(见卷十七职官第10页)。[道光]会昌县志三十二卷(清)蒋启扬纂修清道光六年刻本按:卷数当另录有:首一卷附一卷。是志纂修人名页之版心有“卷首”字样,凡例也题有卷首;卷三十二之后附…  相似文献   

2.
孝经精义一卷,后录一卷,或问一卷原孝一卷,馀论一卷,清张叙撰,清乾隆四年潞河书院刻本.二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版心下镌"潞河书院". 张叙(1690~)字冰潢,一字寅王,又字凤冈,镇洋人.雍正举人,乾隆时举鸿博,与试未用.所著尚有《易贯》、《诗贯》等.  相似文献   

3.
《毕注墨子》十六卷清毕沅校注日本天保六年(1835)灵岩山馆刻本五册书后有蜀人康氏墨笔题识,今录下: 日本天保六年翻刻中华经洲堂《毕注墨子》十六卷,此书为遵义黎莼斋氏所藏。黎氏晚清才智之士,珍藏倭刻古籍颇多,  相似文献   

4.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六四页七七六九吕陶《范才元参议求酒于延平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诗,出《净德集》卷三二。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册三一卷一七八五页一九九○四张元干,题同,出《芦川归来集》卷二。考吕陶(1028—1104)为北宋人,张元干(1091—1131)为南宋人。查苏籀《双溪集》卷三有《次韵范才元中秋夜》,李处权《崧庵集》卷一有《送范才元》,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一九有《送范才元》,且张元干诗中另有《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此四人皆南宋人,范才元与他们同时。吕陶《净德集》乃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故有误,此诗应为张元干作…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所收藏的中医药善本书,主要包括明代的刻本、抄本、稿本、校本;清乾隆以前较好的刻本、抄本以及乾隆后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等;还收录一部分在国内流传较少的日本刻本、抄本。1977年起,我馆参加编制《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工作,根据全国善本书收录范围,向上海市善本书目编辑组提交了中医药图书共计540种。  相似文献   

6.
偶检《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发现其史部传记类有若干种清刻本仅湖北省馆有藏。虽不排斥当时有的馆未予著录报片之可能性 ,但称其为“稀见”当不为诬。鉴此 ,特择录几种简介于次 ,以飨读者。(一 )鹿太常传一卷 明卢象升撰 鹿忠节公传一卷 明方象瑛撰 附鹿解元传一卷 明范士楫撰 清乾隆刻本 一册是书收鹿善继父子传记三篇 ,实以善继为主体 ,其书衣签条题“鹿忠节公传 子化麟传附”。传主善继 ,字伯顺 ,人称之曰乾岳先生 ,忠练御史久征之孙。少读王守仁书 ,不肯与俗浮沉。万历丙年举于乡 ,癸丑成进士 ,退而芒履布衣教授诸生 ,无谒选之…  相似文献   

7.
《龟山先生语录》四卷(宋)杨时撰元刻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宋)衫礴编〔元)富大用编元泰定三年庐陵武溪书院刻本《水经注重校本》四十卷(清)全祖望校清道光抄本《校补金石例四种》十七卷(清)李瑶编清道光十二年泥活字印丰天津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图录(之三)~~  相似文献   

8.
《草书礼部韵宝》五卷,宋高宗赵构书。日本延享四年(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东都书林刻本。卷首序后有墨笔题识四行,文录下:"右《草书韵宝》五卷,日本覆元刊本,彼国人岛田彦桢所赠也。彦桢名翰,覃思著述,东瀛甚重其人。此书不见收藏家著录,中国亡佚久矣,转赖海外翻刻以传,‘礼失求野’,不其信欤。光绪丙午(三十二年,1906年)闰四月廿八日东门菜慵识。"(下钤"丁"字圆印)  相似文献   

9.
西清古鉴     
谷毓 《图书馆学刊》2011,(5):F0002-F0002
《西清古鉴》40卷,附《钱录》16卷,清梁诗正、蒋溥等纂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刻本。半页行不等,行18字,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梁诗正(1697~1763),字养正,又字养仲,号芗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授编修。乾隆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著有《矢音集》。  相似文献   

10.
"廿年流落江南路,岁时未展先人墓。侧耳惊闻孝义诗,拂拭陟厘泪痕注。人生笃行良独难,岂为富贵易承欢。永锡尔类思罔极,相逢齐下皋鱼泣。" 这是吴敬梓为孝子雷显宗题的一首诗,迄今为止出版的各种吴敬梓诗集都没有收录,因此是一首集外诗。雷显宗,字凤羽,别号梅隐,陈州人,有孝行,雍正十一年奉旨旌表。《清史稿》卷四九七有传。乾隆六年(1741)春,其乡人张体铨始征集当世巨公名人题咏,汇为《孝义赠言》,刊印行世。《赠言》四册不分卷,页数自相起讫,封面题"淮宁梅隐雷凤羽先生孝义赠言",卷端题"孝义赠言",下注"谨以惠赠先后为次"。吴敬梓的这首  相似文献   

11.
正蒋炳章(?—1894),字君铨,室名醒栩草堂,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著有《醒栩草堂遗稿》不分卷,卷端著者项镌"阳湖蒋炳章君铨"。是书收录其古今体诗凡二十六首,末附《浪淘沙·落花》一首。南京图书馆藏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本一部。卷首强运开(1867—1935)序云:"君殁逾岁,李君洛如悼君之才、哀君之遇,遴选遗诗,梓以传世。"卷末李祖廉跋云:"蒋丈君铨既卒之明年,余取其旧日见示之作,得古今体诗若干  相似文献   

12.
姜亚沙 《图书馆》2000,(3):74-75
稿本《聊斋志异》共四册。清蒲松龄撰。今仅存一部,藏于辽宁省图书馆。蒲松龄(1640-1715),一生著述甚富,除了风行海内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四卷,诗集六卷,词集一卷,杂注五卷,戏三出,俚曲十四种等各种体裁的作品。《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全书共四百九十余篇。它与《红楼梦》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小说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二百多年以来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有六十多种版本流传于世。现存较完善的抄本有乾隆十六年(1752)铸雪斋抄本。现存最早的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青柯亭本。著名的评注本有吕恩注本、何垠注本,何宁奇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89年征集的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御制诗方瓶,成型工艺复杂,体现了当时御窑高超的制瓷工艺;其装饰展现出"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乾隆朝瓷器生产的时代美学风标;瓶上的粉彩花卉融合了中西两种绘画方法,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花鸟画画风;所题乾隆御制诗《榴花》和《题恽寿平画:山茶》,收入乾隆二年(1731年)《乐善堂全集》。据清宫档案记载推测,方瓶烧成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五十年(1757-1785)左右,为宫中陈设器,当初应为成对生产。督陶官制度对御窑瓷器的烧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以唐英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忠于皇权使命的督陶官的监造,保证了包括御制诗类题材在内的御窑瓷器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4.
《乾隆衡州府志》([清]饶栓修,旷敏本纂)卷三十二“艺文”,有署名张九龄的《夜下湘中》诗一首:“洞庭入夜别,孤棹下湘中。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乾隆衡阳县志》([清]陶易修,李德等纂)卷十三亦署此诗的作者为张九龄。但此前各版张九龄诗文集均未见载此诗。经  相似文献   

15.
《永乐大典》卷2264载自居易《湖上春行》诗二首,有人断定其二为佚诗(见《文献》1997年2期童根羽文),其实不然。这二首诗均被收入《全唐诗》。第一首在卷443,第二首在卷446,只不过前诗题作《钱塘湖春行》,后诗题作《春题湖上》,仅有几字不同。可见二诗并非佚诗。《永乐大典》把二首诗作同一诗题下之组诗处理,《全唐诗》则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将《水浒》卷首所引的邵雍“纷纷五代乱离间”一诗与《全宋诗·邵雍集》相校,结果发现在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以1975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等五种刻本为参校本之《全来诗》中,此诗题作《观盛化吟》,字句有不少出入,现录《全宋诗》作正文,而将《水浒》卷首引诗之异文(似为传讹)作夹注附入括弧中,建议今后出版《水浒》时,对此诗之诗题及文字出入作一注释; 《观盛化吟》邵雍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山川(江山)。寻常巷陌犹…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诗》册七卷三八三、三八四收张伯玉诗二卷,与他人重出者凡二十首,其中能确知误收的为十六首。1·误收葛闳诗册七卷三八三页四七三一至四七三四张伯玉《寄睦州朱少卿》至《题新定红蕖阁》共十五首,册五卷二六三页三三五三葛闳名下入“存目”,出《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引《严陵集》,并有整理者附注:“此诗及以下各诗共十五首,文渊阁四库本《严陵集》题葛闳作。然《提要》罗列作者姓名,不及葛闳。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及渐西村舍汇刊本《严陵集》,均无葛闳姓名。察其诗意,应上承前列作者,为张伯玉诗。”查页四七三二《题思范轩二首》其二“接…  相似文献   

19.
<醉醒石>十四回.题东鲁古狂生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瀛经堂刻本,四册,九行十九字,白口单边,有图.封面镌"乾隆乙酉新镌""瀛经堂藏板""李笠翁先生评".  相似文献   

20.
严羽(仪卿)一生除留下了体大思精、对后代影响甚巨的文学理论名著《沧浪诗话》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惜流传下来的数量十分有限,仅"存什一于千百",其版刻流传情况更难确知。今存收录严诗最完备的本子是近人张钧衡刻入《适园丛书》里的《沧浪严先生吟卷》。张刻本所依据的底本为明正德间淮阳胡仲器刻本——这个本子较另一个正德本即尹嗣忠校刻本多《送主簿兄之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