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目标是教育公平。本文通过对教育公平的重新解读,分析了现行政策不能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思路,即公共教育服务区内的一切公办学校向服务区内的所有服务对象开放,在教育不平等的现实中,有效地结合各种补偿措施,由学生(家庭)自由选择学校,同时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促进学校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而能将这种思路付诸现实的政策工具即是教育券制度,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设计,能将教育公平的平等层面与自由层面有效结合起来,因而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詹克斯型教育券具有“受限制的竞争性”和“典型的补偿性”两大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詹克斯教育券理论基础上实施的美国“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和哥伦比亚政府的教育券计划实践证明,詹克斯型教育券能够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机会.我国教育救助领域存在挤占救助资金、冒领救助金和遗漏救助对象等现象.在教育救助领域引用詹克斯型教育券有利于减少上述现象,提高教育救助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台湾地区"幼儿教育券"的实施看幼儿教育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教育券的起源和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式。从我国台湾地区幼儿教育券的实施情况看,幼儿教育券政策可以在教育选择自由、资源分配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三个方面促进幼儿教育平等的实现。目前,我国内地也对教育券政策作了初步的尝试,但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教育券的教育公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作为打破教育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及提高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新实践的教育券制度被“舶”来我国,在浙江长兴等地进行了尝试。这引起了学界、当局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教育券对教育公平的意义进行剖析,认为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现实中教育起点公平、制度公平、道德公平;同时,强调当前需要加强针对我国国情的教育券理论研究,以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教育券实践。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长兴县为了解决职业高中和私立学校的生源困难问题,采取了实施“教育券”政策的做法,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育券”也被国人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以长兴县实施的“教育券”为引子,对“教育券”的提出及在我国实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进而对“教育券”这一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地区性实施模仿性的教育卷计划需要斟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有关于教育券制度的讨论在我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教育券”是否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的效率,以及“教育券”政策是否适应我国的教育现状等问题各个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对教育券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其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教育券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券度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文章认为,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兴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教育券产生的潜在动因、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的终极追求是教育券产生的直接推动力。教育券的产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拷问、质疑,也是对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求解。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券制度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文章认为,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兴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教育券产生的潜在动因、普通民众对教育公平的终极追求是教育券产生的直接推动力.教育券的产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拷问、质疑,也是对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求解.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教育公平也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而没有教育均衡就实现不了教育公平,因此,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教育均衡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它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券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公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于教育券计划,从弗里德曼的“市场模型”(marketmodel)到皮科尔与怀斯曼的“与收入联系的市场模型”(income-linkedmarketmodel),再到詹克斯的“补偿性市场模型”(compensatorymarketmodel),无不蕴涵着教育公平的思想。偏好于市场模型即自由择校的前两种模型的教育券计划更加注重教育券的效率公平,即市场公平;而詹克斯的模型却更加关注教育券的社会公平价值。教育券计划的实施也越来越趋向于追求教育的社会公平这个价值取向,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实践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教育券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浙江长兴县与美国密尔沃基市教育券的实施作了比较,指出作为新生事物的教育券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2.
智利教育券政策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智利开始实施由公共经费资助的政府教育券政策.该政策以弗里德曼的自由市场教育券模式为理论基础,覆盖全国所有的公立和部分私立中小学.教育券政策的实施尽管扩大了学生及其家长选择学校的机会,但研究表明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才是该政策的更大受益者.此外,在改进学校效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智利的教育券政策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应.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券政策的目的与功能,以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教育公平是动态的相对的教育平等。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教育政策仅仅具备教育平等与公平的理念远远不够 ,研究和建立教育政策运行的公平机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和保障 ,教育政策和制度创新是解决教育领域不公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务院2007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试行运用教育券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办法”规定,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国家中央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各类资助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可以发放针对普通中等职校学生的“普通教育券”,发放针对贫困生的“补助教育券”,对贫困生又可具体针对其贫困程度的不同而发放“深度贫困补助券”与“普通贫困补助券”,根据生源地的不同而发放“西部教育券”与“中部教育券”,针对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艰苦行业和专业发放“艰苦行业/专业补助券”,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需要,既保证了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平等受教育权,也保障了其上学的选择自由,既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又实现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长兴"教育券"风暴与弗里德曼学券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兴县正在进行的“教育券”试验,在国内引发了一场如何促进教育竞争,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大讨论。本文结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学券制理论,探讨了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实验对中国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过去几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取代其他教育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民众充分认可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对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不平等、不公正现象,仍然表现出相当普遍的担忧和不满。新华网公布的某项社会调查显示,高达80%左右的被调查者关注我国教育的不平等问题。在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种种教育不平等、不公平问题中,区域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高考中隐藏的机会不均等,民办学校发展所遭遇的政策歧视,基础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17.
择校收费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择校成为普遍现象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优质教育供求关系失衡、教育产品所具有的私人属性是择校不断升温的主要因素。择校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对政府垄断教育提出挑战,将有力地推进教育改革。择校收费没有错,所出现的弊端是教育改革不到位,择校机制被扭曲的反映。消除择校弊端,应引入“教育券”计划,建立规范的择校制度。引入“教育券”计划,要重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运用政策机制维护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或教育民主、教育正义经常在同一个意义上被使用。教育公平的思想由来已久,远可溯源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近可追溯到夸美纽斯的“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民主)得益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从本质上说,教育公平意味着教育机会的公平获得、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教育利益的公平享有。一般而言,“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对待。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的政策与相关制度,最终都要通过学校和教师来落实。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开展了“教育公平就在我们身边”主题活动,以此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把教育公平还给每一个孩子是这次活动的基本原则,“人人参与、学校家庭社区总动员”成了这次活动的一大特色。其实,“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方针政策方面的宏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四年前在中国大陆浙江省长兴县开展的“教育券”实验以及其后的“监利变法”等各地的“教育券”实验,都曾经让人们兴奋和充满了期待,认为一场改变中国公共教育资源传统配置方式,进而引起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已经启动。四年过去了,原来预期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虽然还经常有关于“教育券”的报道,但传统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依然故我地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教育券”实验在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教育券”在中国的前景如何?这是每一个关注中国“教育券”实验、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以及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人迫切希望了解的答案。本期专题“教育券的多重视角”组织了4篇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分析上述问题的新线索。在这4篇文章中,有3篇是以“教育券”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缩写稿,分别提供了长兴的案例、美国的案例和关于“教育券”与教育公平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堪称近年来研究“教育券”问题的力作。另一篇是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券”实验区开展最新调研基础上为本专题撰写的专稿,是一篇关于迄今中国大陆“教育券”实践总体情况的一个述评,有助于读者超越“教育券”的具体实验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相信读者在阅读这一组文章后,对中国大陆的“教育券”实践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