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兵 《教书育人》2007,(3):42-47
第一次乘车前往支教目的地——河南省信阳市双井乡五纪小学。下了国道以后,汽车又在一条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道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座墙皮斑驳陆离的两层楼前停下,学校到了。下车时。我发现学校附近的村路有被铲车铲过的痕迹,便问随行的余校长,是不是要修路?余校长尴尬地笑了笑,说:“还没有呐!”原来,当地的村支书听说城里的老师要来支教,临时请铲车把路平整了一下。那一刻,我原本有些失落的心忽地一热,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乘车前往支教目的地——河南省信阳市双井乡五纪小学。下了国道以后,汽车又在一条尘土飞扬的乡村小道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座墙皮斑驳陆离的两层楼前停下,学校到了。下车时,我发现学校附近的村路有被铲车铲过的痕迹,便问随行的余校长,是不是要修路?余校长尴尬地笑了笑,说:“还没有呐!”原来,当地的村支书听说城里的老师要来支教,临时请铲车把路平整了一下。那一刻,我原本有些失落的心忽地一热,很受感动。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迎来了自己的小宝宝,也做出了去边远地方支教的选择。好多人诧异于我的决定,刚成为宝妈,已经很辛苦了,怎么会选择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支教?我当时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最终的决定还是那么坚定!为什么要去支教?其实前几年,我们学校也有去玉溪市县城学校支教的信息,我就报过名,但是由于刚工作不久,资历尚浅,学校并未安排我去支教。  相似文献   

4.
支教琐记     
2005年8月25日星期四晴今天得到一个消息:学校要派我去岭下张小学支教。虽说已经填写过支教申请表,但真的要去了,心里还是有点意外。刚从乡下调到城区任教一年,就要去支教了。知情的人知道这是学校改革的新举措,参加支教是一件好事;不知情的人会认为是某些方面的原因才被“下放”了。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听说你今年被‘流放’了?”我也只能尴尬地笑笑。  相似文献   

5.
凌金波 《广西教育》2014,(44):62-63
正因工作原因,我接触过许多乡村教师。我了解到,在教学之余,乡村教师的生活清淡、质朴,但因为有了住宿生,他们的课余生活开始有了别样的情趣……洗出"香喷喷"的学生那年,我到一所村级小学支教。那是目前为止我到过的最偏远的学校——路长,山高,水深。这也是我到过的最年轻的学校——新建的校园,甚至连学校公章还没来得及办理,教师平均年龄仅有24岁。山区的冬夜,寒风凛冽如刀,白天却骄阳似火。学生就这样在  相似文献   

6.
支教印记     
2000年新学期开学,我坐上了校长从她丈夫单位借来的一辆红旗驶出市区,向北拐上107国道朝我支教的双井乡开去。20分钟后,车停在了乡政府门口。打听一番后,我们沿着一条大约100米长的山路向上爬,然后再走过约400米长的煤渣路,才到了掩映在树林中的乡教管站。站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简单的交谈后,他叫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介绍说是我要去支教的五纪小学的余校长。随后,车又沿国道继续北  相似文献   

7.
难舍真情     
每当看到这张相片,我就回想起在边远乡村支教的那段时光。1999年3月,在舞钢市教委号召下,我作为首批支边教师,披红戴花,绕行二三十公里山路来到了尹集镇朱洼小学。学校坐落在山冈下,周围是庄稼地和乱坟冈。一到夜晚,空旷的校园里就剩下我一个人时,不免心里害怕。在一年半的支教生涯中,我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看到有些学生穿着补丁衣,有的学生作业本用完了就用背面写,有的拖欠学杂费两年了还无力交齐,我受到很大震动,决心帮他们一把。经我牵线搭桥,朱洼小学和城市小学钢一小结成手拉手兄弟学校。钢一小帮4位特困生交…  相似文献   

8.
刘新芝 《教师》2013,(19):127-128
紧跟国家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有幸加盟了百年名校——湖南师大附中。在那里工作五年后,我又荣幸地经历了一段让人忘怀的从教生活,岳麓山下的一名英语老师与天门山旁的张家界民族中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5月,一个普通的日子,碧空如洗。清晨的阳光洒在阳台上,儿子还赖在凉席上做着甜美的梦,学校校长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刘老师,学校研究后拟派你去张家界民族中学支教,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支教?"那一刻,我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既有不熟悉支教的忐忑不安,也有想外出锻炼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冬夜很宁静的夜,冬夜,无雪。有些昏黄的光,烛光,闪动。习惯了寂寞,自己是个有点寂寞的孩子;习惯了忧郁,自己也是个有些忧郁的孩子。我是个不谙世事的人,我身边的人也都是一样的。冬夜,一个孤单的背影。过去我独自一人孤单地过了一年零一个月,难过,却又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0.
心向西部行     
初次听说学校有西部支教计划的时候,距离报名截止时间仅剩一天。那天,我从研究所出来,迎面碰见了海鸿。他满脸是汗,手里捧着一堆表格,一脸焦灼。我问他在忙什么,他告诉我他准备去西部支教,找团委老师盖章。碰到海鸿,得知西部支教计划,这完全是  相似文献   

11.
支教故事多     
抢人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有人提出把5个人分到一个学校,一中当然是首选对象。阿瓦琪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到德钦,在那里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5位支教教师。恰巧德钦一中  相似文献   

12.
米立 《少年文摘》2012,(9):48-53
那个夏天过完了,那一年过完了,那段岁月过完了,哥都没回来。你在有雨的夜晚会想起谁呢?而我只会想到一个人,他是我哥。哥是个傻子,他是大妈嫁给大伯时带来的。大伯五岁时突发高烧,引起小儿麻痹以致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3.
乐兵 《生活教育》2009,(8):29-30
2000年,21世纪的第一个新学期,刚参加工作两年的我,响应号召,志愿到偏远的乡村小学支教。来到了素有“信阳市北大荒”之称的双井乡.去一个更偏远的叫五纪的村小支教。度过了两年艰苦的支教生活.也经历了两个终身难忘的教师节。  相似文献   

14.
乍暖还寒     
万玮 《教师博览》2004,(7):34-36
夜晚.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书.响起了敲门声。他走进来。我的嘴边露出微笑,你来了?他点点头。我热情地为他拿过来一把椅子,请坐请坐.我友好地说。  相似文献   

15.
我的遗憾     
正2003年9月,我到乡下的一所中心小学支教,担任该校五年级唯一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以往这个班每个学期都是学校的"文明班",而且一直以来都由支教老师任教,在学校有"支教班"的称号。我想:"‘文明班’这一荣誉决不能在我的手上丢掉。"确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我申请来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开始了我一年的支教工作。上完第一堂支教课后,学生们热情地围着我,对我说:“老师,您下次再来给我们上课!”那真挚的话语让我一直无法忘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了解了这里的孩子。这是一群来自各地的农村孩子,由于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安徽赴四川地震灾区学校支教小分队一行五人,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新的学校——松潘县镇江中心学校。  相似文献   

18.
山里的孩子,没啥爱好,就喜欢唱歌。一年的支教时间,在孩子们的歌声中,一晃就过了。想着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几天来,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我支教的学校是一所山村小学,建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学校的对面,远远近近地散落着几个村子。一座石砌的小桥,将学校和村子连为一体。这天是我离校的日子。早晨,天还没有全亮,我正在收拾东西,敲门声就响起。开门一看,全班30多个  相似文献   

19.
支教故事多     
来支教之前,就听说云南有抢亲的风俗。来到云南德钦二中以后,我问校长阿瓦琪是否真有这样的风俗,他说:“我抢过人。”我们还来不及惊讶,他就自豪地谈起了他的“抢人”经历:三年前,正当云南进入“两基”攻坚的关键时刻,上海派来了第四批援滇支教老师,原计划给德钦分5人,其中一中3人,二中2人。由于管理和生活不便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听人讲过一个十分钟“租借”的故事。说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一位农村小伙子郁闷地在路边坐着。这是他来到这座城市的第五天。城市的繁华并未给予他淘金的机会,相反,他已经用尽了不多的盘缠——换言说,他已经整整两天未进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