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旅游价值日益增长,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各大公共场所都使用双语标志。作为城市交通动脉的南京地铁,其各个站台名均有英文站名。本文通过对南京地铁的实地考察,介绍了南京地铁站名的英译现状,分析了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的英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名英译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名翻译中可遵循的一些理论原则,对错误译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茶名英译的策略,并提供了参考译文,以期望实现中国茶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武汉地铁站名在英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译和专名音译、通名意译两种译法。武汉市三条线路中的65个英译站名中有8处英译站名有待修改。分析这65个站名的误译可以为今后武汉地铁乃至中国各城市地铁以及交通系统站名英译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地铁站名乃至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工作不仅需要译者们不断提高自身基本功,还需要集中社会各届人士的集体智慧。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郑州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交流和商务合作越来越多。因此在郑州各处公共场合都有双语提示标语。郑州地铁的各个站都有双语站名。本文以郑州市地铁一号线为例,分析研究了郑州市地铁站名的英译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对比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主要地铁路线的站台名称翻译,总结中国地铁站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和往来不断增多,国内各地公共场所,包括国内各大城市地铁站名都使用双语标识。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地铁站名的双语翻译进行实例研究比较,探讨了地铁站名翻译的特点,并提出地铁站名翻译的理论依据,以及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而突出关注地铁站名翻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与其存在的社会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铁站名往往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反映出民众的社会心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天津地铁5条线路的104个站名进行分析,获悉了天津地铁站名的语言特点、命名方式及其背后承载的天津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同时为日后新地铁站的命名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联翻译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力对翻译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参考中国菜名的常见英译方法和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名小吃的英译实例,尝试性地提出中国地方特色小吃的英译原则以及英译方法,以便将中国地方特色小吃及其小吃文化不断推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西安地铁站名英译一直很受争议。西安地铁公司不拘泥于"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的主流英译方式,全部采用大写的汉语拼音(音译)。选择汉语拼音译法策略是遵循了国际惯例、国家标准、便民为先、推销文化四个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音乐在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歌曲和曲名的翻译仍处于边缘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曲名英译势在必行。古筝曲名英译应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出发,通过直译、意译、增补翻译以及音译+增补翻译方法才能获得整合适应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仍活跃于世界贸易市场,为我国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然而,茶名英译出现了不少问题,不仅容易误导外国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因此,结合茶名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以使英译茶名更加规范化,让我国茶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名的英译在我国中成药品的对外传播与推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中成药名的英译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和标准来指导,致使翻译局面混乱。中成药名英译的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本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从中成药名的英译目的和译文接收者等"目的"因素出发,提出中成药名英译规范化的三原则及对应的英译方法,以期能为规范国内中成药名的翻译实践、促进中成药品的国际流通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楼盘案名五花八门,现以2011年杭州100多个楼盘案名为样本研究其命名特征及问题,同时反思案名英译失误及成因,并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出发讨论楼盘案名的英译原则及策略,为楼盘案名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医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中成药名的相关英译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本,中成药的命名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目的。所以,选用一种合适的理论来指导中成药名的翻译,以更好实现其促进销售出口的目的,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中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中成药名英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意译、通释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而独特的文化色彩.中草药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名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给中草药名称的英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促进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的文流以及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翻译人员在英译中草药名时应讲究一定的策略,掌握英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做好中草药名英译的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大量文学作品的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现象的英译处理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张培基对老舍《想北平》的英译为例,探究文化负载现象的英译方式,从而为文学作品英译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雪玲 《海外英语》2013,(22):188-18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科技论文英译的要求与日俱增。摘要作为科技论文中的主要部分之一,它的正确英译是十分重要。科技论文摘要的规范英译,有助于国外读者准确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准确运用关联理论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提高翻译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关联理论为依据,研究关联理论、翻译及科技论文摘要英译之间的关系,是探索提高科技文摘要英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涉江》不同英译的比较研究。阐发《汉诗英译论要》有关翻译的原则、标准、方法论以及译作评价的理论、理念和观点,并说明汉诗英译理论的检验功能。  相似文献   

19.
《论语》英译研究历史悠久,不同学者在不同理论框架内从不同角度做了很深入的探讨。近几年,我们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就《论语》英译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笔者的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个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能为我们研究《论语》英译问题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将继续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框架,探索《论语》英译误读误译现象。我们认为,对于《论语》英译的研究不但应该关注语言层面上的问题,同时还应该侧重语言层面背后诸要素,如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其翻译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研究《论语》英译误读误译问题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翻译冗余现象是政治文献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冗余现象表现为冗余过度和冗余不足。翻译冗余使英译文带有中式英语特征,影响了译文的可接受性。十九大报告及其英译中的冗余现象可以置于语言及文化中分析,以斟酌优劣,改进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