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全媒体的理念与实践不断更新。为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地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文章对目前各国都在发力的6G技术的研发情况以及它在全媒体建设中将发挥的作用做了研究和探讨。【方法】5G开启大规模商用的同时,各地全媒体建设也如火如荼,文章从目前研究6G是否有必要的逻辑起点入手,结合目前国内外对6G技术研究的相关资料分析,明确6G研究的现状,探讨6G技术助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技术路径、难点及应用前景。【结果】6G将突破目前5G技术的局限,真正实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带来更宽广、更智能、更沉浸的应用场景。【结论】6G技术将在各个维度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同时注意对技术发展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当前社会正处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培育的重要时期。站在5G发展的节点和路口展望6G技术,借由深度媒介化的视角,能够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智能媒介化实践提供参考和探索的思路。【方法】文章通过总结5G和6G时代的技术特性、应用前景和社会重塑意义,畅想6G技术形塑下的崭新生态图景:【结果】6G技术赋能下,社会的深度媒介化进程将不断加速,媒介的定义将被改写,媒介的内容更加融合,媒介的边界更加弥散,媒介的网络联结更加互联互通、智能立体,Web3.0和AIGC内容广泛渗透于媒介场景之中。【结论】媒介技术将成为一种底层的“操作系统”,深度改写人的社会性连接、交往、认知与决策行为,媒介技术将更加深刻地介入社会管理与协同、社会生产与消费,实现对社会场景的全方位深层次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5G技术在各个领域陆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带给新闻领域深重的影响,研究下一代通信技术非常必要。【方法】文章尝试以目前国内外对6G技术的研究规划为背景,从媒体应用、赋能新闻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能对新闻传播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与潜在挑战展开讨论与展望。【结果】6G技术通过构建多维感知与信息融合网络,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信息传播效能的提升。【结论】6G技术将为信息传播的速率、路径、形态、效果等带来深刻变革,塑造未来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短视频与数字乡村发展的关系。【方法】文章以抖音平台中乡村传播相关短视频号为对象进行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结果】账号分为农村群众主体类,政府或媒体主体类,学者专家、企业、社会组织主体类三类;视频主题内容与账号主体呈现密切关联性、场景语言呈现乡野生活化特征、情感指向呈现正面积极性。【结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短视频呈现出高度适配性,短视频一定程度上能在助力乡村文化和经济方面赋能数字乡村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徽州宴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安徽蚌埠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路径机制。【方法】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重点分析安徽蚌埠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现状和问题,发现本地化媒体建构对城市形象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打造“官自协同”和“官自共享”的本地化特色媒体宣传矩阵体系和舆情管理机制,以期为蚌埠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新思路,形成适合蚌埠城市形象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乡村纪录片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方法】综合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结果】显示目前乡村纪录片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在传播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论】乡村纪录片应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有品质的乡村题材纪录片;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吸引受众群体;结合先进科技,呈现乡村最美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述国家话语公共表达属性,为国家话语传播的提质增效打开理念认知空间,并找到创新性的实施路径。【方法】提出公共表达的概念,通过公共表达与有声语言传播、口语传播的概念辨析,明确公共表达的公共性价值追求,指出其在传媒生态重构下的适应性;【结果】国家话语公共表达是在公共场域,聚焦公共话题,追求公共利益的国家话语传播,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维度具有多层级、多领域的应用场景。【结论】通过提升话语认知、优化语篇结构和转变话语风格三个路径,实现国家话语公共表达质量和效力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蓝刚 《中国传媒科技》2023,(2):62-66+86
【目的】通过分析时政类Vlog在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场景等方面的特点,探索其作为一种个人化新闻的现实意义和影响。【方法】使用互文性理论,从报道层次、报道样态、报道温度三个方面探讨时政类Vlog对电视新闻的拓展和延伸。【结果】研究认为,时政类Vlog延伸了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传播功能,主要表现为主观认识信息得到表现,沉浸化报道提升体验,共性效应丰富内容选择等方面。【结论】增强时政类Vlog与电视新闻互动的举措包括加强版权保护明确侵权行为,创新报道形式挖掘新闻价值,打造特色主题延展传播矩阵。  相似文献   

9.
【目的】文章从出版社视角探讨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现。【方法】结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分析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实际需求,根据活页式教材的优势分析延伸至本科实践性教材的可能性,讨论活页式教材的潜在市场需求。【结果】归纳出活页式教材以任务为单位组织内容、体现任务导向;知识点碎片化、内容模块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景数字化、教学内容信息化、内容更新及时化;教材学材化的内容特点。【结论】根据结果给出活页式前期策划路径、编写路径和出版路径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业态带来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趋势分析和案例论证的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语态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的内容生产、传播生态和价值逻辑进行再剖析和审视。【结果】认为未来的出版业态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定制化、场景化,具体体现为算法化选题策划、自动化内容创作、智能化文稿处理、个性化发行传播、场景化阅读体验、社群化学术交流;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存在的一些现实瓶颈和困扰,如算法歧视、数据不足和“信息茧房”等,提出了如平衡人机关系、重塑编辑价值的人工智能风险挑战的适应性治理思路。【结论】人工智能对科技出版生态的形塑和再造是全链条、多视角的,需要主动拥抱、积极融入,但也要审慎对待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挑战并加强规约治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剧本杀推理游戏深得青年群体青睐,并在其广泛参与中型构出一种新的趣缘社群。在新媒介技术的强力渗透下,青年趣缘社群的话语实践究竟如何铺陈是文章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通过网络民族志和参与式观察对青年剧本杀网络社群进行学术考察。【结果】发现新媒介技术将青年的趣缘社群叙事从特定的时空结构中抽离,产生了“脱域”的虚拟体验场景;社群内部话语形成了文本意义盗猎与生产、仪式化与规范性行动,以及寻求游戏身份认同等的逻辑表征。【结论】以剧本杀为例所建构的青年趣缘社群的话语实践,在为青年疗愈情感、丰富青年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不仅引发了情感依赖,而且也在“游戏化”的梦境中异化了青年的主体性价值,亟待进行理性引导与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化旅游和元宇宙的跨界融合,成为文旅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打造虚拟数字人、文创产品转化为数字藏品、编织虚拟场景、打造互动游戏的具体途径,构建中国文旅元宇宙。【结果】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结论】基于文化和技术双重支持的文旅元宇宙,不仅会改变传播格局的基础架构,更以沉浸感和创新性重新定义文旅资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元宇宙以其强大的仿真能力为用户带来真实的沉浸式体验。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元宇宙技术逐渐显露出其在产业界、学术界的发展前景。文章旨在探讨基于6G网络的元宇宙应用技术研究。【方法】详细介绍元宇宙技术的发展脉络,分析元宇宙在演进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结果】通过介绍6G网络技术的指标特点和优势,论述6G技术对加强元宇宙应用中多源异构数据稳定性、提升传输速度和扩展覆盖范围的重要意义。【结论】文章对6G网络环境下元宇宙的发展进行展望,强调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下我国基于在5G网络布局优势基础上,应加强对元宇宙关键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与“发酵池”,面对中国传统节庆的媒介化存在与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方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文章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以抖音平台上的7家主流媒体春节短视频为案例。【结果】从场域、行动、功能三个方面,对主流媒体节庆短视频的舆论表达进行分析。【结论】场域方面,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镜头拼贴、后现代话语应用、他塑叙事,构建舆论表达的公共性场域。行动方面,多样化的视觉框架丰富节庆内涵;时空关系的直接呈现强化了节庆结构;数字化符号初建赛博化节日盛典,实现节庆文化的再生产。功能方面,实现了引导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整合;“亲亲”与家国情怀互嵌互构的情感整合,增强了社会稳定性、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新媒体、短视频在国内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在新媒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的短视频广告传播的重要性。【方法】文章在研究中主要使用理论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希望可以丰富短视频广告传播方面的理论基础。【结果】要求传统的电视节目要在新媒体的基础上,采用短视频的形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播。【结论】通过阐述新媒体传播概述、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困境,提出了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的科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乡村儿童社交行为背后所折射的主体转向,反思儿童与媒介、文化的互构主体关系。【方法】本研究以HL村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观察法,在线考察网络社群互动内容。【结果】研究发现:网络社群成为乡村儿童交友的新型渠道,为乡村儿童参与“吵、斗、合、玩”等社会交往行为提供了新的空间。【结论】乡村儿童的网络社群交流增强乡村儿童自身的本体安全、获取社会资本,并再嵌入媒介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儿童本有的能动性。儿童成为在传播关系中参与文化创造、建构社会意义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带来媒体传播理念和模式的革新。【目的】以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新媒体语言的特征和传播为研究目的,结合新媒体语言传播实例,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规划,为后来者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剖析新媒体语言特征和传播模式。【结果】认为媒体融合发展导致新媒体语言形成了独有特点和传播机制。【结论】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在新媒体中已越发普遍,带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机融合,催生了新媒体语言,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北京广播电视台自2021年广播录音区技术改造完成后,广播端媒体发展迈进了高质量声音内容生产与应用的新阶段,这一案例为转型期广电媒体系统环境升级与复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方法】文章采用个案分析法,首先阐述了广播与网络音频媒介声音制作场景的构成,分解了广播声音系统改造的逻辑脉络;并以灵活的数字音频技术框架为依托,讨论了声音系统架构数字化延展的未来可能性。随后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布局和打造以广播声音录制为基础的跨媒介听觉内容生产场景体系,为应用场景升级与业务拓展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深度解析了北京广播电视台广播录音系统改造后的应用录音业务践行的价值理念。【结论】为全面推进媒介声音技术应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实践梳理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  相似文献   

19.
潘永杰 《中国传媒科技》2023,(5):143-146+158
【目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战略决策,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当前主流媒体面临的发展课题。【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统筹运用数字化理念、思维、方法、手段,按照“平台大脑+系统跑道+应用场景+综合门户”技术框架,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应用,推进“三融五跨”[1],实现以数据流耦合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结果】数字化技术应用有助于纾解互联网环境下全媒体新闻传播堵点、难点、痛点,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结论】应用建设可为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新闻传播流程再造、模式重构、制度重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主要探索媒体数智化趋势下广电行业摆脱困境的路径,以期推动媒体生产方式与传播形态适应多元化、个性化和实时性需求,厘清适应未来广电媒体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技术类型及内在逻辑。【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及跨学科研究法梳理了目前广电行业媒体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的关键难点。【结果】广电媒体需要提升复杂系统下的关系识别能力,具备多维视角、多源数据和场景建模、算法优化的工具与方法;掌握传感技术应用与交互实验的设计思维,在物联网时代获得新的竞争力。【结论】媒体需尽早布局感知与人机交互技术,重视用户体验及传播效果评估,特别是将科学定量评测方法及工具应用于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重视与脑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结合,推进媒体实验室产学研用的平台建设,引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构建智能媒体新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