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道启 《教育文汇》2013,(20):23-23
上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我要求学生课后围绕歌颂母爱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文章。作业刚布置完,不知是哪位女生轻轻地说:“老师,不写行吗?”“不行!今天晚上必须完成。我明天要检查。”我头也没抬,边说边收起课本,与学生互道“再见”。  相似文献   

2.
【题目】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母爱就像一首悠远的歌伴随我们成长。请以母爱悠悠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徐余忠  相似文献   

3.
谭珍英 《新课程研究》2009,(11):53-54,61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亲情小说《母亲》。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文章来自于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用朴素而又平实的语言,表现出了最深沉的母爱。笔者在备课时反复阅读,不时涌出泪花。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平凡和伟大,笔者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引悟教育法,教学设计注重以读为本,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读的过程中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史勤 《上海教育》2023,(S1):70-72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是一篇饱含母子深情的文章。笔者联系文本背景,捕捉文字的温度与深度,精心设计了导入、想象、朗读、表达等教学环节,让课文里的母爱“暖”起来。教学中,孩子们在深深的情感浸润下体会到了文中妈妈的辛劳,也感受到了自己妈妈的付出,心灵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组“父母之爱”专题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母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了对母鸡的尊敬和赞颂。本文的语言直白自然,通俗易懂,京味浓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课文。  相似文献   

7.
正《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中的一个片段。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本篇课文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亲情,体会人间  相似文献   

8.
一、初读全文,理出脉络 师:当代作家梁晓声写了一部母爱题材的小说,叫《母亲》,记叙了母亲在养育自己和弟弟妹妹过程中的2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慈母情深》,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一、案例《慈母情深》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我正满怀激情地讲解着……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很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但因家境贫寒,"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挖掘课文中的习作题目新的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向课文寻"生花妙笔",向课文寻"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如写人记事时,我会引导学生想想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以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既借鉴了如何命题,又学会了如何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品质;写叙事的文章,我会重点引导学生读《窃读记》《慈母情深》;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会引导学生借鉴《桂林山水》《蟋蟀的住宅》。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训练,《小书虫XX》《冬阳下的温情》《迷人的秋》等作文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赞颂名人可贵精神品质的,另外三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众多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显著不同,它篇幅短小,就短短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一生。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表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是第三自然段,作者也只写  相似文献   

12.
读一篇美文总能让人齿颊留香,余味无穷。《合欢树》就是这样的文章。《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散文,入选高教版中职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四册。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写母爱,赞美母爱的文章可以说不胜枚举,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然而  相似文献   

13.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配合综合性学习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文中有一份彼得给妈妈列的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相似文献   

14.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课文并不是一篇纯粹的科普说明文,文中流淌着浓浓的情感,这情感的源头来自本文的主人公——“母亲”。慈爱的母亲靠养蚕来满足自己儿女的最大愿望——供他们上学,将儿女培养成才。在养蚕的过程中,“母亲”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艰辛,这艰辛在幼小的“我”看来无疑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他由此更加热爱“母亲”,以致几十年后“母亲”养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激起他提笔来写这篇散文。   因此,在施教中,应该披文入情,把传授科学知识和体会母爱结合起来。粗读课文,便可感知该文是按春蚕…  相似文献   

15.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师:读到慈母,老师想起一幅画,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
冰心的《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中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沉感受。教学中,对于文章所颂扬的母爱这一情感,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母爱的深刻内涵,心中往往显得抽象。如何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真正体会母爱,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勇敢这些具体品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既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  相似文献   

18.
[题目] 雨如说"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母爱就像一首悠远的歌伴随我们成长.请以"母爱悠悠"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9.
手记之一:母爱深几许?作于2006年6月20日前一时期哈尔滨市开展“翱翔杯”教学活动,一位教师执教《母亲的深情》(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一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唐代诗人孟郊小时侯孝敬母亲的故事。课堂教学已经接近尾声,教师安排了拓展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背景】《慈母情深》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除了《慈母情深》,本单元还围绕主题安排了必读课文《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契合。因此,笔者在本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