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每天收到的读者反馈中,我们深深感到,许多读者一直关注着我们的杂志,关心着我们的工作。近几个月,读者更加细致、专业的提问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鞭策作用。 保持栏目的纵深性 本刊版块分割、栏目设置的结构方式已得到多数读者的认可,“特别报道”、“新闻背后”、“采编方法”、“本刊视点”等版块一直深受读者欢迎。湖南读者周建设提出,同一个栏目的文章应是连续的、系统的,是上一期的深入和细分,但近期个别栏目的文章选题缺乏连贯性和纵深感,让读者  相似文献   

2.
湖北日报今年推出的《读者与编者》专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许多读者积极参与这项读报评报活动。该报开办这个专版,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工作,把报纸办得更好。这个专版开设有《请你挑刺》、《我为省报献一计》、《评报栏》、《栏目介绍》等栏目,敢于让读者“揭短亮丑”,献计献策,无形中架起了编者与读者紧密联系的桥梁,缩短了编者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欢迎读者评说的做法,值得办报的同行借鉴。报纸办得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读者的正当需求就是报社编辑的追求。报纸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河北日报》《经济航班》专版自1995年5月份试刊以来,已出30期。翻看着这30个版面,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该刊浓厚的读者意识和一种真切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从该刊的栏目设置上看:《今日特稿》、《今日观察》、《全天候记者值班》、《市长热线》、《知识窗》、《全省重点商品价格行情表》等,呈现出一种全方位为读者服务的态势。该刊设有热线通联,电话号  相似文献   

4.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5.
说起报纸为读者服务,就不能不想到新闻界的老前辈邹韬奋和他所办的《生活》周刊。韬奋从事报刊活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最突出的一点是密切联系读者,热心为读者服务,他曾说:“尽自己的心力,替读者解决或商讨种种问题,把读者的事看成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党报更应发扬这种精神,密切联系读者,热心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服务是党报的重要任务在有些新闻工作者的心目中,对于象《服务窗》、《读者问答》等为读者服务的栏目,往往认为“版面小,稿件零碎,  相似文献   

6.
洪文军 《军事记者》2006,(11):57-58
“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这是邹韬奋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新闻思想。他悉心经营“读者信箱”栏目,生动体现了竭诚服务读者的思想。“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80年前,也就是1926年的10月间,邹韬奋接办主编《生活》周刊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他在后来主办的另外5个刊物和1个报纸,都保持了这一栏目或设立类似栏目。邹韬奋在报刊实践中,一贯很重视“读者信箱”栏目,热心为读者解答生活、恋爱、婚姻以及求学、择业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信任和好评。虽然“读者信箱”稿件刊发在报尾位置或…  相似文献   

7.
邹昕 《记者摇篮》2009,(10):26-26,47
很多期刊都设置了《特别策划》、《特别关注》、《热门话题》类栏目,通常就一个选题,多版面大篇幅地进行编辑创作,作为期刊重头文章推向读者,代表该刊立场,树立刊物权威。饮食科学杂志创刊伊始就设置了《特别策划》栏目,每期策划一个重大选题、四个版面的篇幅向读者呈现精彩文章,该栏目逐渐成为该刊重点栏目,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栏目。2008年,由笔者负责编辑的《特别策划》栏目获得辽宁省期刊编辑优秀栏目一等奖。笔者认为,要驾驭这样一个重点栏目,重点是做好选题。  相似文献   

8.
邱明全 《军事记者》2006,(11):27-29
《读者之友》专版是解放军报联系军内外广大读者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也是读者了解军报、喜爱军报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为读者排忧、为读者解难、为读者服务”是《读者之友》的宣传宗旨。《读者之友》专版的编辑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把党的意志同基层官兵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对工作的指导与为广大官兵服务结合起来,把报纸的舆论引导与读者的参与和反馈结合起来。2002年初至2005年9月,在担任《读者之友》责任编辑近4年中,我把经营《读者之友》这块“地盘”,视如自己的“小家”,亲如自己的“孩子”,重如自己的“脸面”,努力把它办成广大读者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一、精心打造为读者服务的平台竭诚为读者服务是《读者之友》专版一贯坚持的原则。军报是党在军队的喉舌,为读者服务应该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而《读者之友》专版的服务与其他版又有所不同,它直接与读者接触,直接为读者服务。自2002年以来,《读者之友》专版着力突出服务基层官兵这一特色,精心打造为读者服务的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专版的服务力度,增强服务的有效性。为了突出服务特色,在充分发挥专版原有的“给您提个醒”、“回音壁”、“颐问答复你”等专栏服务功能的同时,2003年年初,在社领导的提议下,又恢复了10多年前深受读者欢迎的本报名牌栏目“谢顾问答记者”,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提高,让“谢顾问”以谈心的形式、亲切的话语、深刻的思想、可行的办法,帮助读者解除生活中的烦恼、心理上的疑虑、工作中的障碍。某部政治处干事安国然来信说:“每周我们都盼着周三军报的谢顾问,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每周三的约会’。谢顾问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引导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与此同时,还先后推出了《读者漫画》、《生活指南》、《给您支一招》、《呼声与回声》、《军营鹊桥》等新专栏。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军营鹊桥》专栏开设的经过。2003年3月,解放军报通联部来信组收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位名叫任彤的女青年写来的征婚信。这位10多年前就发誓“非军人不嫁”的女青年在信中表露了对军人的向往和爱恋。我感到刊发这封信不仅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更能推出一个新形势下有关军地青年婚恋观的好报道。于是,我将精编后的任彤征婚信以《愿与军人相伴到永远》为题,刊登在了3月19日的《读者之友》专版上。这张报纸一发行,来信组的两部电话就响个不停。征婚信刊登后的第一个月,我们就接到电话900多个、信函百余封。随后,我精选编发了题为《敬礼!愿与军人相伴到永远的姑娘》一组来信,表达了广大官兵对任彤的深情赞扬和祝福。9月,当任彤与意中人——北京军区联勤部某油料仓库副营职助理工程师季晓东喜结良缘,本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报道《“西湖女”非“军”不嫁,报为媒美梦成真》后,又推出了收尾报道《我们收获感动》。事后,季晓东(任彤的丈夫)为了表达对军报的感谢之情,于2004年春节前给总政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总政办公厅批转给了军报。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官兵婚姻服务的力度,我趁热打铁,开设了专门为军地联姻、为部队青年牵线搭桥的新专栏——《军营鹊桥》。每封征婚信刊出后,我都给应征女青年寄去一份样报,写一封信,通一次话,让她们把军报当娘家。2003年10月15日,《读者之友》版刊登了沈阳女孩王丽华《愿把真爱献军人》的征婚信后,王丽华也和任彤一样,把来信组当娘家了。她在单位负贵医疗器材采购,经常到各地出差,每次到北京都要顺便到军报看看。二是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难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从2003年开始,我突出了对“回音壁”专栏的处理,致力于把它办成服务读者的平台。只要是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也要给他们一个“说法”。截至到2005年,《读者之友》先后刊登了54期、80余条“回音壁”,解答了1320多个读者关心的问题(包括书信、电话解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优抚安置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相继出台了不少新的政策和规定。一些士兵在理解和运用这些政策规定时存在不少疑问。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却直接关系到士兵的切身利益。过去,专栏上也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辑部随1998年第五期部分杂志附送了“问卷调查”。据回收的答卷统计,93%的读者对《出版广角》的总体评价“较好”,94%的读者认为杂志定位及栏目设置“比较准确、合理”。“最喜欢的栏目”一项中,提得较多的为:大视角、特约专栏、访谈录、出版论坛、书卷散文、书屋絮语、史话连载等,其次为世纪回眸、读者沙龙、精品幕后、书刊选萃、人间情怀、报刊巡礼、编辑手记、书人写真、学者风范、岁月履痕、出版文化聚焦、著译者言、译事品评、海外文讯等。“印象较深的文章”一项中,《台湾出版史话》高居榜首。其他受欢迎的还有:《中国出版:来一次深呼吸》、《20世纪杂文真相随想》、“刘杲随感录”、“聂震宁断想”、“沈仁干说法”、《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几个问题》、《哲  相似文献   

10.
倘若10年前让我们来解释“读者”这个名词,对于报纸而言,最直接、最大众化的说法,大抵就是“阅读报纸的人”。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如果仅仅用“阅读报纸的人”来定位报纸读都显然是不准确的。 不妨先跳开报纸说事。自从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开了个《实话实说》的头之后,一时间,让观众直接参与的、现场直播式的节目风起云涌;如《朋友》《对话》《聊天》等节目的现场除主持人、嘉宾之外 当然离不开要说话、想参与的观众,更不用说时新日异的互联网上的“聊天”贴“帖子”了。 在新媒体互动式专题的策动下,报纸的读者对于社会现象、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5,(Z1)
“报刊之友”告读者报刊的生产过程是将人与机器、计算机设备以一种特有的方法结合起来,与时间赛跑的过程.这是一桩宏伟的事业.在中国的报刊之林中,《报刊之友》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报刊业需要她。《报刊之友》公开发行了,步入市场了,但贴近报刊,引导报刊,服务...  相似文献   

12.
近3年来,我在军报相继主办了《记者与指导员对话》(以下简称“对话”)、《先进连队的得意之作》(以下简称“得意之作”)两个栏目,受到了读者广泛好评,总政领导和机关多次给予表扬鼓励,编辑部也收到不少读者赞扬信,军报的《读报与评报》专版还发过评论性文章。  相似文献   

13.
读者之声     
黑龙江省萝北县江滨农场修造厂林世彩:《新闻与写作》之所以受全国各地新闻爱好者欢迎,首先是栏目的设置贴近实际,文章通俗易懂。像“新闻来稿评析”栏目。每期都刊登一篇作者来稿和编辑后的稿,作者还详细地分析原稿不足的原因及为何改稿,初学者很容易理解、接受。“地市县报经验谈”和“当好通讯员浅谈”把编辑、记者、通讯员的写作经验和体会介绍给大家,使人学有榜样。这三个栏目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第二,《新闻与写作》的内容既广而实。我是一名播音爱好者,因此我更喜欢看“视听之友”栏目中的文章。它具体介绍了“怎样播”,“播音员在话筒前的姿势”等等,  相似文献   

14.
《主妇之友》日前宣布,该刊将于今年5月正式停刊。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女性杂志,《主妇之友》的“寿终正寝”引发了媒体和评论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窗     
《中国档案》2005,(1):70-70
编辑部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或来信,交流或提出一些有关档案法规、档案业务和杂志编辑方面的事情。作为杂志编辑,能够得到读者的信任感到很幸福,我们将为广大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反映大家的声音,我们从今年起设立专门栏目“读者之窗”,其宗旨是“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内容包括互动、难题求助、工作建议、评刊及档案事件评说等。欢迎你常来看看、坐坐、聊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解放军报》在办报实践中,十分注重关照受众理念。对此,我们从军报《读者之友》版的风格和追求中,可见一斑。贯彻受众理念是发展之本 顾名思义,《读者之友》版视读者为朋友。概而言之,《读者之友》版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收集读者对新闻媒介与新闻信息的反馈意见;二是为读者反映问题与现象提供阵地,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5月 17日 ,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 ,由读者投票产生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 11种杂志” ,分别是《读者》、《知音》、《家庭医生》、《女友》、《家庭》、《故事会》、《青年文摘》、《当代歌坛》、《妇女之友》、《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它们几乎都是全国性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杂志 ,其中因有 2种杂志并列第 10名 ,因此共有 11种杂志入选。这 11种杂志大多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综合文化休闲杂志。调查人员认为 ,这些杂志的入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11)
『宣传阵地』与『学术阵地』的双重角色——评《工商与市场》两栏目文/富言浏览《工商与市场》的目录,编者设计在显要位置的“工商大视角”与“市场望”两个栏目便赫然在目。与目录相应,这两栏目的内文也处在该刊的“黄金地段”。“工商大视角”的重心在“工商”,“...  相似文献   

19.
读者之声     
四川省峨眉冶金机械厂宣传部薛梅:我厂宣传部多年来坚持订阅《新闻与写作》。今年又将《新闻与写作》作为奖品奖给我厂15位优秀通讯员,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现在1—4期已发至他们手中,通讯员们纷纷称赞该刊办得好,尤其是“新闻来稿评析”及“当好通讯员浅谈”这两个栏目,密切联  相似文献   

20.
王国荣 《新闻实践》2004,(10):48-49
我的个人小专栏《荣哥说新闻》,始于2000年10月8日,这天也是今日早报创刊的日子,至今已整整四个年头了。要说它还有点特色的话,那就是我用杭州话(确切的说是“杭普话”——杭州方言加普通话)来说事议事,想不到竞获得不少读者朋友的好评。 四年了,“说”了千篇没有,也起码也有六七百篇吧。对这个小栏目,自己多少有点心得,很想说一说、评一评,若有“黄婆卖瓜”之嫌,敬请同仁多多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