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经旭  郎菁 《今传媒》2003,(1):27-28
我省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期刊共有7种,分别为《女友》、《收藏》、《新居室》、《当代青年》、《少年月刊》、《体育世界》和《家庭之友》。其中《女友》以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十一家杂志”中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双高”期刊。《新居室》以其引领中国居饰潮流,极具观赏性、借鉴性的精美图片与设计方案,影响着中国的居室消费选择,成为惟一入选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1期开始,“三言两语”栏目至今共刊登18省辖市222名档案人员的精彩短语,“才艺展示”栏目从2期开始至今共登出8篇文章。请广大读者从中推荐出自己喜欢的“十佳三言两语”人选和“最佳才艺人物。”杂志社会同专家组根据读者的推荐确定最后人选,并在2007年第2期予以公布。入选“十佳三言两语”者每人奖励300元人民币,并赠送1份2007年《档案管理》杂志;入选“最佳才艺人物”者奖500元人民币,并赠送1份2007年《档案管理》杂志。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刊的纪实特稿(有人称之为“大通讯”、“社会纪实”“、新闻纪实”等)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全国数百家报刊都以一个、两个甚至几个版面刊登这类常常让读者耳目一新的纪实稿件。在这种读者阅读大量需求下,这类版面以特有的亲和力直接刺激到了报刊的影响力和发行量。在这当中,以纪实特稿为主的杂志《家庭》《、知音》的发行不断扩容,相继增加了“下半月版”、“月末版”,而以“每天一个特稿”而在全国新闻界打出声势的《华西都市报》则先后与国内40多家媒体及全国特稿记者的关注……时至今日,仍有报刊在做特稿的文章:就…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3,(6):47-47
朱国良在《新闻实践》杂志2003年第4期上撰文说,近年来,许多报纸的新闻版、专版出现一种政治性较强的杂文。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工人日报的《每周论坛》,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以及浙江日报的《钱塘论坛》等。其中不少文章都体现了“杂交化”特色,被人们冠之以“杂文式政论”,读者反映较好,称之为读读有“杂”味,想想有回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内容上,紧跟当前形势,贴近人民生活。2.作者大多来自群众,问题的提出及剖析,多与群众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文章少有官气,议论少霸气。3.写作上风格多样,实践了文无定法的古训。  相似文献   

5.
有一段时间全国不少报刊竟相转载的《“狐狸精”奇案》一文,是作者根据传说和自已的想象编造的。文中提到的单位、人物以及狐狸精迷人等情节,纯属子虚乌有。这是《朋友》杂志编辑部在一份检查材料中透露的。检查说,《朋友》杂志“部分编辑人员片面追求刊物的经济效益”,“企图用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去吸引读者,用以扩大刊物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当许多读者提出批评后,该刊在去年四、五期上又发表了《“狐狸精”奇案实地考察记》为自已辩护,对抗读者的批  相似文献   

6.
全国有几千种杂志,订数超过10万份的并不多见,《老人天地》杂志是其中之一。 港台出版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你要使他倒霉,你就劝他办杂志。”杂志不好办,10个有9个亏本,在中国大陆也是这样,特别是内容严肃的刊物,大部分都要补助。 《老人天地》杂志也走过曲折的道路,早些年编者为了扩大订数,想取得一些读者的欢迎,用大量篇幅连续刊载武侠小说,殊不知刊物越办越糟,甚至受到领导的批评。后来更换了编者,改变了办刊的方针,结果订数逐年上升,获得老年读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
2013年5月初,在刚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河南平顶山市李楼遗址等11处文物被列入;5月中旬,《平顶山晚报》强势推出13个版的《探秘鹰城新“国保”》专题报道,把平顶山地区这11处新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建筑的前世今生集克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杂志》是我自费订阅多年的重点刊物,其中“经验交流”、“学校图书馆、”“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最受我欢迎。每篇文章我都仔细阅读,在它们的启发下,我结合工作实践写文章。因我校  相似文献   

9.
去年,新闻出版报发过一篇争鸣文章:《读者不是上帝》,今年又见第五期《中国记者》杂志上有一篇与之立论相同的文章:《“读者是上帝”质疑》。前文将我国出版界一度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书刊市场一再泛起的“黄潮”,归咎于“读者是上帝”这句口号;后文通过逻辑演绎对这句口号提出了质疑,其要点是:1、“读者”这个概念涵盖了国内外、敌我友所有受众,他们相互存在着立场、信仰、观点、觉悟、素养、爱好、情趣的种种差异;2、称“读者是上帝”,意味着对一切读者的一切愿望、意见和要求都要依从和迎合;3、结论:这句口号有悖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期刊界,《时尚》与《财经》都是在各自领域引人羡慕的杂志,如今都在迈向集团化。它们在集团运作中都执行采编与经营相分离原则,不过《财经》更像是内容生产“车间”,《时尚》旗下的杂志则都是“事业部”。在我国大力推进传媒集团化的今天,两家以杂志社为主体的传媒集团选择了不同的运营模式,各自的得失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候,众多的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与中国《读者》杂志的两位老总在大洋两岸平等时话。新闻中有这样的内容:美国的《读者文摘》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月发行2300万册;《读者》则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月发行500万册。报道中期刊发行量是以“月”计算的。其后不久,又在一份有权威性的资料中看到了类似的统计,但资料在末尾处设置了“刊期”栏。 《读者文摘》是何刊期,《读者》是否是中国最大的杂志,因未做核实,不能妄加评论,但对于该新闻中期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的中国期刊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莫过于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作为目标受众的时尚类杂志了。它们在编辑形式上力求新潮前卫,在印刷上极尽豪华精美,是广告商的“宠儿”。时尚类期刊的冲击的确不容小觑,但是它们读者定位较为狭窄,因而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不很大。倒是一些传统的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发挥了品牌优势,成为期刊界的强者,比如《读者》、《知音》、《家庭》、《故事会》等。这些期刊是读者公认的“品牌期刊”。期刊“品牌”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选取了《家庭》杂志为考察对象。《家庭》的品牌塑造——贵在一贯继承的…  相似文献   

13.
据《新闻出版报》书情周刊报道,由中国超级书店联盟这一民间组织发起评选的所谓“最受读者欢迎的50家出版社“名单公布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质疑。评选的50家出版社中科技类几乎占了半壁江山,教育类次之,但美术类、军事类则无一家入选。其中包括1999年由新闻出版署组织、300家书店评选的“最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社”排名首位的金盾出版社,以及在教育界很有影响的高教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都未能入选。另外,该名单也有诸多疑点,如经济类出版社中,入选的不是颇有口碑的财经、中经、经科三大家出版社,而是企业界颇有争议的企业管理出版社和经济日报出版社。 一些出版社老总几乎都说此次评选名单没有什么权威性和代表性。评出的名单片面性太强,不是全国读者的真实反映。据记者的调查,数家出版社都指责中国超级书店联盟此次采取了偷梁换柱的商业炒作方式,评选结果对全国读者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误导性,不符合商业道德。 《新闻出版报》在“编者按”中指出,这几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一再重申,要严格各项评选活动,不经批  相似文献   

14.
外国每年有几百种杂志通过合资及许可的合伙方式打入亚洲市场。现在,亚洲正成为它们的首要目标。 在泰国,将读者定位于十几岁女孩的名为《十七岁》的杂志,将于2002年开始发行,它是美国“第一媒体”公司与传  相似文献   

15.
两界的纽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在全国要办好几种以不同读者为对象的图书评论杂志,其他报刊也要重视这项工作。”这是党对出版界的要求,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同时,这是出版界和读书界两界共同的愿望和需要。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有专家。就评论界而言,就有文学批评家、剧评家、影评家……可是,我们听说过书评家没有?要有我们的书评家,就得先有专门的书评杂志。任何专业队伍都是在干中诞生、成长和成熟的。若《决定》的这一任务得以  相似文献   

16.
书业内外     
“咬文嚼字”不是小题大做据《光明日报》报道:去年年底,《咬文嚼字》杂志就宣布,要发动读者重点“会诊”2006年央视的春节晚会,因为全国人民都收看的这道荧屏大餐年年出现错字。“会诊”结果已于日前“出炉”:《咬  相似文献   

17.
科印传媒《印刷技术》、《印刷经理人》、《数码印刷》、《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惊喜连环送”杂志订阅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最终有50名幸运读者获得了大奖。在获奖读者中,既有订阅杂志10年以上的忠实Fans,也有刚开始订阅就喜欢上了我们杂志的新朋友。广大读者在认真阅读杂志的同时,也给杂志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在此节选部分与大家分享。我们衷心希望.科印传媒可以与您携手奋进,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5,(7):47-48
《保健与生活》自1993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凭借优质的内容、高效的推广、清晰的经营思路和精益求精的办刊态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8000万读者沉淀使发行量实现连续九年持续大幅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危机和新兴媒体冲击全国期刊发行普遍下滑的形势下,《保健与生活》杂志发行量仍然逆势上扬,邮政发行上升幅度居全国同类杂志第一,连续六年获得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在订阅读者中有78%是自发订阅的,应验了“只有让老百姓自发掏钱订阅的杂志才是真正的好杂志”的朴素道理.  相似文献   

19.
《光明日报》2001年5月17日报道:在200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的统计中,《图书馆杂志》与《人民日报》等1475种报刊列入“文化、科学、体育类”,有论文全文转载的报刊为589种。本类报刊全文转载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民日报》、《出版发行研究》和上海的《图书馆杂志》。全国有1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刊物进入排名表,上海《图书馆杂志》以在“文化、科学、体育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社刊工程”的发展,社办期刊的比例已逐渐有所增多。在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社办期刊占26.9%;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社办期刊占34.7%。这些入选社办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上海服饰》、《中学生》、《父母必读》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广大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准确的市场定位、较高的编辑制作水平、出版社的支持配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期刊市场成熟和WTO的临近,社办期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壮大、顺利实现“二次创业”,同样充满艰难险阻。不少社办期刊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它们不同程度存在以下三大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