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他将中国几千年的学术思想分为七个时代:以春秋前为胚胎时代,春秋及战国为全盛时代,西汉为儒学统一时代,魏晋为老学时代,南北朝、唐为佛学时代,宋元明为儒、佛混合时代,近二百五十年为衰落时代。尽管是一家之说,但也能粗略看出中国学术思想的大体脉络。  相似文献   

2.
《新民丛报》的创办,承载着梁启超希冀透过“德育”和“智育”培养“新民”的理想.《新民说》和《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刊发,即体现了梁启超在追求这一理想时所展开的两个方面.撰述《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过程中,梁启超的立足点有所变化,隐隐透露出梁启超从隐含政治意图的“有为而作”发展到“为学术而学术”的阶段,开始为他日后学术生涯做披荆斩棘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生平对龚自珍有过多次褒贬不同的评价。写于一九○二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其大力褒扬,在一九二○年成书的《清代学术概论》中转为着意贬斥,撰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又对其不加苛责。这些变化隐含着梁启超对于康有为态度的转变,从中可以看到梁启超本人政治态度及治学重心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著《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他将中国几千年的学术思想分为七个时代:以春秋前为胚胎时代,春秋及战国为全盛时代,西汉为儒学统一时代,魏晋为老学时代,南北朝、唐为佛学时代,宋元明为儒、佛混合时代,近二百五十年为衰落时代。尽管是一家之说,但也能粗略看出中国学术思想的大体脉络。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有很多经典对历史产生过影响,并且给中国人打下种的烙印。先说儒学,被列为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之首。儒学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  相似文献   

5.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文化上 ,严复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贡献在于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 ,在中华民族“危机存亡”之秋提醒人们要奋发图强 ,抵御外侮 ,并提出了具体的维新变法的理论和具体主张。尽管严复并未积极参与后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 ,但是在维新派早期的宣传和舆论准备工作中 ,严复的作用确是不可替代也不容抹杀的。严复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政治论文 ,如在天津《直报》发表的《原强》、《辟韩》、《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 ,以批判封建的政治制度及其文化意识 ,…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众多学者对孟子和《孟子》及其注疏等研究方面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由此便有了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的孟学,形成了对《孟子》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形成了对《孟子》研究的相关体系,本文从《孟子》不同的注疏版本背后可以看出当时孟学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孟学的发展彰显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相似文献   

8.
试析严复晚年保守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念》中曾经论到:“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是先从器物上感到不足;第二期便是从制度上感到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①严复便是从文化根本入手,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特别是其译著《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影响了以后的几代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  相似文献   

9.
关于西史东渐的起点问题,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笔者更赞同以19世纪初西方新教传教士译述活动为起点。关于西方史学与梁启超新史学思想关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几个侧面做了探讨。一是重"民史"观念溯源:除《肄业要览》外,《泰西新史揽要》对于梁启超批"君史"、重"民史"观念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是"史学之界说"溯源:史学界说之文本虽是从《史学原论》直接借鉴的,但其进化思想与进化史观早在1896年以前阅读《泰西新史揽要》时就已奠定了基调;三是分期、纪年等编纂体例溯源等:梁启超关于中国史分期的观点,从立论的基点来讲,是直接从桑原处借鉴的,而《万国通鉴》却或多或少地奠定了他历史分期方法的大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接受西学的三个阶段为维新运动时期、流亡日本及海外时期、一战旅欧时期。梁启超利用近代报刊传播西学影响最大时期还是在日本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国风报》时期。这一时期,他一方面提升了报刊的水平,一方面对西学的了解更为深入。梁启超利用近代报刊传播西学对国内的青年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一生中前期传播西学,晚年对西学进行反思,立足点都在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建设,力图使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不断自我更新,能够迎接近代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钱穆两位学术大匠的同名著作,是研究近代学术的必读书籍.该书专门论述了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各学派与学者的学术思想。两书首先分析了清代学术思想的渊源,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接着以时代为经,以学派或学者为纬,详细论述了近三百年学术思想的发展及主要内容。两书的写作方法不一,侧重点各不相同,充分展现了两位学术大师各具特色的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英国学术思想在内的西方学术思想,形成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李大钊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不仅仍然重视介绍英国的学术思想,而且对英国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对创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介绍和研究英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早期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所表现出的功利主义文学思想,客观上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传统认识,并使中国文学开始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借助西方先进思想,为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注入了新内容;廓清了文学文体概念,对小说的文体进行了重塑;提供了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样式完全不同的文学理论构架、批评方法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对中国读书人影响最大者,不能不说是梁启超。《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即研究以日本为媒介认识近代西方的梁启超。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大量的中国学生涌入敌国日本而转手学习西方,这个有些不合人之常情的师敌现象非常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谈中国近代史学的演变,总绕不开梁启超,尤其是他的《新史学》,对传统史学所带来的震荡效应,至今余波荡漾。吾国史学在经历近代百年的变化,此一吸收与反思的过程中,究竟所谓“新史学”的观念带给中国近现代史学何种面貌?又产生了何种影响?这是值得吾侪深思的大哉问!梁启超及近代史学的前辈们,无论直接或间接引进欧美、日本的近代史学方法与观念,其目的均在借异域之学改造旧史,以达其所谓之“新”。然而,在新、旧二分法下,往往是以西方史律衡绳吾国旧史,如此关照下,旧史仿佛“镜中之妖”,史家本人于镜中观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旧史,绝非传统史学的原貌。梁启超的学术思想素以多变著称,其史学的变化深受时代环境及知识来源的影响。本文非全面性检视梁启超史学的研究,反聚焦在其“新史学”倡议下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采进化主义观点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对史学定义的游移与多变性以及向传统史学的复归等议题。梁启超史学的诸议题,提供我们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多元想象。  相似文献   

16.
论梁启超晚年清代学术史研究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晚年所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他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代表作。二书相较 ,前者篇幅较少 ,言简意赅 ,是清代学术的鸟瞰图 ,侧重于“论”;后者篇幅较多 ,内容充实 ,是清代学术思想的展览馆 ,侧重于“史”。这两部书堪称是藏山传世的学术经典 ,至今仍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初的西方历史著述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尼科洛·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和《佛罗伦萨史》、弗兰西斯科·圭恰迪尼的《意大利史》和《格言与反思》等论著相继问世,西方史家在分析这一特殊现象时,都不约而同地将之与意大利战争联系起来,认为这场几乎影响整个西欧的持久战争促成了欧洲政治意识形态的嬗变,反映出他们对意大利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对那个时代的"新政治"的见解,他们被称为"1494年一代人"。意大利战争的影响在他们身上显而易见,他们的著作也为意大利战争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历史见解。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流行的曹丕《典论·论文》写于黄初初年、太子时期、建安十六年前后三说。作者倾向于太子时期说 ,然据文献推断《典论·论文》写于建安二十四年《与吴质书》之后。此时正值曹植、曹丕两派斗争激烈之时。结合《论文》写作时代之情势与其具体内容考察 ,曹丕创作《论文》不仅有其文学之目的 ,而且还有其政治、立言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启蒙者,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思想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百年来对梁启超的评价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48年前为起始阶段,主要对梁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思想作出初步评价;1948~1979年间为发展阶段,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偏于从阶级立场和政治思想对梁作出否定和批判;新时期后,学界对梁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多元拓展,其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