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中国高校招生》2009,(1):57-57
当天气转冷母亲让你带上御寒的衣物时.你是否嫌麻烦而断然对母亲说“不”呢?你知道吗:你不但伤了母亲的心.你还因为抵抗不了寒冷的袭击而生上一场病:当上级领导跟你说“你这样做不太好”时.你是否想都没想就顶撞回去说“不,我没错”呢?你这样做所收获的就是你的工作能力或处事方式总在原地踏步、永远也得不到提高。甚至有可能招来某些针对于你的报复行为:当很多人都在跟你说“你做不成这件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时自己正在从事着的这件事说“不”字了呢?  相似文献   

2.
仿拟在网络     
你听过最近的一个热点词语“医跑跑”吗?你知道这一热点词语的源头是“范跑跑”吗?由此你是否还想到了“楼裂裂”、“楼歪歪”、“桥脆脆”等类似的词语呢?  相似文献   

3.
1.人类征服动物的智慧:珍珠鸟本来是怕人的鸟,可是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竟然敢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竟然还在“我”的肩上熟睡——于是,“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美好的境界”果真是因“信赖”而来的吗?应该说,是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才有的,  相似文献   

4.
    
常半夜醒来/寂寞地幻想/若推开了窗/能看见大海崩良遗忘的时候/它是否还在。——苏慧伦《秋天的海》 你看过海吗?老亨利说,那是非常美丽的东西——哈,你知道老亨利吗?他是一只老龙虾。其实先前我一直问他“龙虾”是什么,最后,跟我住在一起的克洛伊小姐告诉我,“龙虾”就是“像龙的虾”。“龙”是什么东西呢?克洛伊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教的大一新生全部都是“90后”。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我请他们在纸条上自愿回答四个问题,问题是:1.你来自县城以下的村镇吗?2.你喜欢看什么书?3.你喜欢的电影是什么?4.你是否相信这世界上有真理?  相似文献   

6.
王凯 《教书育人》2014,(9):56-56
近年来,连云港市为了加强生态课堂的建设,编写了《伴你学》丛书,供3~6年级学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在解答诸如“解答完这道题目,你还发现什么问题?”“学习了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时,鲜有什么有创意、有价值的想法和问题,有的学生干脆写上“没有”、“无”。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就是多余的?学生是否真的就不需要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缺少的是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我想飞得更高.但……”与农村的青年教师交谈你听到最多的会是这句话。是啊,谁不想飞得更高呢?这是美好的愿望,为什么都情不自禁地来了个“欲说还休”的转折呢?笔者在农村小学从教十余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懂得这个“但”字的沉重。  相似文献   

8.
“咦,我的蜗牛——我的蜗牛呢?!”充满焦虑和不解的惊呼,不是发自野外的探险者,而是出自杭州一幢高层住宅里的我。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着急?唉,一早起柬.我的两个小“朋友”,居然离“家”出走了!你能想象这两个半天动不了一步的家伙一夜之间不见了吗?  相似文献   

9.
还记得“仙剑奇侠传”吗?你为那凄美的爱情结局荡过泪吗?喜欢“最终幻想”吗?还记得骑乘于“陆行鸟”上的风驰电掣吗?你曾叹服于“轩辕剑”那如史诗般宏大的剧情背景吗?你想过将来能自己设计出一个唯美的游戏,编写出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剧本吗?游戏开发,将圆你之梦。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评估所谓何物?于你,它也许是陌生的“他者”;于我,却是几段切近的“姻缘”,我是一步一步走进学科评估的“内心”,发现它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老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请你逛商场购物、喝咖啡、吃大餐、打网球、坐游艇,并且这一切不用你出一分钱,你是否怀疑此人好意背后的不良动机?留学美国的中国河南女孩徐静曾经也有这样的疑问,特别是当她听说这一切不仅免费,而且还另有可观的报酬时,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面对这不仅“免费”而且还有“报酬”的“午餐”,聪慧的徐静“吃”出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QQ 《中学生电脑》2006,(1):32-33
同学们,当你做了一件傻事儿的时候,你的父母是否无奈地对你说:“真是一个小傻瓜!”而你是否也戏称过别人为“傻瓜”呢?为什么会称傻的人为“傻瓜”?据考,“傻瓜”一词的来历与古代的族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摆在你面前的高三既熟悉又陌生,是否心里还带点紧张兴奋。不时问问:我的高三路,如何走?如何解决面临的难题?怎样挖掘高三潜在的财富?我该怎样以最优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效益?……高三,是一门生意,要懂得经营之道才能获得利润。你是已经瞅准机会订好投资方案实干一场,还是坐等观望踌躇不定呢?不如跟着我们昕一堂理财课,在高三伊始,握紧手中的“银子”,整理自己的“理财”方案,记住:到咱们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淀粉们的Word文档是否还停留在2003版呢?如果回答“否”。恭喜你已成为新时代的软客先锋,如果回答“是”。恭喜你,请从这篇文章前飘过……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基座     
国画艺术大师李苦禅,在“文革”十年动乱中,经常遭到公开批斗,受尽了折磨。一次。在“牛棚”劳改时,一群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拿着棍棒,要找某个有问题的人,就问李苦禅。李苦禅指东说西地把红卫兵给支走了。跟他一块劳动的人说,你这不是找事吗?你分明知道那人在哪儿,红卫兵回来要是找到你那还行呀!李苦禅说:“你没看到他们手中拿着棍子。那人身体不如我,这一顿棍子还不把他打死呀!我挨这顿棍子没事儿。所以我要是替他挨了,还是上算。”著名学者、书法家康殷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曾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这一观点历来都为众人所知。一般人都因它强调“不变”而视之为形而上学的典型.这一论点的提出者董仲舒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位顽固守旧的人物。但是,究竟什么是“道”?董仲舒是否认为“道”绝对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真实涵义到底如何?董仲舒是否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守旧乃至反动?我认为.这些问题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6月7日睛 “我比你漂亮”“我比你惹人爱”“就你?”你看你看,乌和鸟又吵架了。乌说:“你不就比我多只眼嘛,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比你身体轻盈呢!哼!”鸟说:“我可是代表了许多美丽的动物呀,再看看你,象征着乌鸦啦、乌云啦,真是让人恶心。”  相似文献   

18.
开始写作文前,必须选择作文的“人称”。什么是人称呀?就是“我、你、他”三个代词。我们写作文少不了这三个代词。“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是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19.
仲达 《家长》2009,(1):34-34
请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回答“是”或“否”。 1.你是否认为很多人不喜欢你? 2.你是否认为别人进行的一些不指名的批评是针对你的?  相似文献   

20.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