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作为专职心理老师,二十几年来做过许多尝试,除正规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之外,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效率低、适应不良、情绪压抑、考试焦虑等情况,连续多年有针对性地对高三学生做高考学习成绩提升、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考试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越临近考试 ,心情越紧张。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 ,即焦虑。“考试焦虑”大多数同学或轻或重地都体验过 ,在当前“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下 ,“考试焦虑”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的职业病 ,大量的心理调查表明 ,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情绪中 ,“考试焦虑”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 ,我们认识“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了解“考试焦虑”的心理形成过程 ,掌握“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 ,无疑对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习成绩大有裨益。一、“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考试焦虑”程度有轻有重 ,按焦…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教育、引导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然而农村中学毕业生往往由于父辈望子成龙的压力,加上毕业前紧张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单一重复的生活节奏,考试期间的酷暑,打工潮等原因,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因此要更好地进行初三教育活动,使学生尽快消除焦虑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等闲视之。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但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与学校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失衡、焦虑、压抑、紧张、渴望、失控心理,不仅对教师本身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了危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也造成了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校园活动     
成都石室中学举行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日前,成都石室中学开展了以"呵护心灵健康成长"为主题的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周。在此次活动中,学校先后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高三考试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健康小报比赛、心理电影展播等多项活动。活动当天还有许多闻讯而来的家长,他们也带着问题纷纷向有关心理老师进行了咨询。  相似文献   

7.
龙育军 《贵州教育》2014,(16):22-23
学校德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及时疏导,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势诱导,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创设德育情景、优化道德心理为前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高度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活动中.很多学生存在着焦虑情绪,其原因主要与学生个人身心素质和活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焦虑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学生出现难以达到活动质量或要求.甚至造成运动损伤。进而对体育活动产生畏惧情绪。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心理抚慰、放松活动等方式来缓解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心理氧吧     
心理主题班会又称心理辅导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目的是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把它简单概括为八个字:为心灵解码,为智慧加油。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班会课,称之为“心理氧吧”。班会的具体实施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1.
以10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以《考试心理控制能力》、《考试焦虑》问卷为工具,探讨中小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考试焦虑的现状。结果表明:(1)部分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大部分学生缺乏考试心理控制能力。(2)考试焦虑与考试心理控制能力在性别、学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考试心理控制能力学生的考试焦虑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重度考试焦虑是学生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毕业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之一,这种消极情绪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试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全面探究学生重度考试焦虑的成因,揭示其危害,从考试动机、平时学习、个别辅导、系统脱敏四个方面着手缓解学生重度考试焦虑的不良情绪,使之养成正确的考试心理.  相似文献   

13.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普遍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遵循上述原则,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的热点组织活动内容,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说教,把心理活动课上成心理学知识讲授课,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那么,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提高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普及程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今年校园文化月活动中开展了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六大板块:1、全校以系团总支为单位,开展“呵护心灵健康,飞扬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板报宣传活动。2、以系为单位,每个系组织六个同学组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大赛。3、组织心理电影沙龙。通过对《美丽人生》等五部心理电影的欣赏,嘉宾与学生对角色进行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但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教师与学校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失衡、焦虑、压抑、紧张、渴望、失控心理,不仅对教师本身和教育教学的质量造成了危害,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也造成了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试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应激事件。随着考试改革与研究的深入,随着心理健康观念的深入人心,考试心理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考试心理卫生问题的讨论中,考试焦虑受到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多仅探究考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内在因素,对于群体和外界刺激给予个体的影响研究不多,从考场心理气氛与考场焦虑间关系的角度去思考考场设置与管理的则更为缺乏。为此笔者就考场心理气氛作一探讨。一、考场心理气氛的心理卫生意义1.考试焦虑与考场焦虑。考场焦虑是考试焦虑发生的核心环节。从发生的时间维度看,考试焦虑是从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程度不一,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以2013年新生测评为例,根据对新生心理测评的分析结果显示:27%左右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其中8.70%的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障碍倾向。主要表现为:强迫、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总结提出七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重视"新生适应"主题教育和专业教育;细致开展测评工作、教育宣传和约谈跟踪并重;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作用;扩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术研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倡班级文化建设,关爱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洞察学生心理,了解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扰,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学生考试焦虑(状态、特质焦虑)、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焦虑的心理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