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道斌 《收藏》2012,(17):136-138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的任道斌先生课徒之余不仅喜收藏,且对其斋"思嘉室"藏品深有研究。本刊第8期从其对40件书画藏品研究短文中选登了8篇,受到读者欢迎。今再从其对数十件陶瓷藏品研究短文中选6篇,以飨陶瓷收藏爱好者。之后还将刊发作者的几篇汉画像石拓片研究短文,敬请期待。马家窑山水纹饰双耳彩陶罐中国的彩陶文化内容丰富,南北各异。北方和南方的彩陶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主。北方的彩陶文化又有中原与西北的不同,如中原有半坡、庙底沟两大类型,西北有马家窑、半山、马厂、辛店四大类型,纹饰、造型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2.
吴若明 《收藏》2008,(7):70-71
德国是欧洲陶瓷的起源地,德国人的陶瓷收藏也十分丰富。往德国迈森瓷厂生产出陶瓷之前,欧洲人对于陶瓷已相当热衷,他们对于陶瓷的使用和收藏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笔者现就参观、走访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的情况,对其中国瓷器藏品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8,(9):58-58
耀州瓷是陶瓷藏品中一个重要的窑口类型。国内收藏耀瓷比较集中的单位多数在北方省份,黄堡发掘主要成果保存在铜川耀州窑博物馆,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陕西考古研究院的藏品也都比较丰富。陕西凤翔、三原、韩城、神木、延安等不少县市亦有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也收藏有不少耀州窑青瓷。1953年北京广安门外基建工地出土的宋代刻印龙凤纹贡瓷陈列于故宫延禧宫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8,(10)
正《收藏》杂志诞生于1993年,是中国内地创办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收藏类专业期刊。《收藏》见证了从1993年到2018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最辉煌的25年,并在发展中促进了收藏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值此25周年之际,《收藏》杂志特举办"收藏杂志杯"最具收藏价值藏品全国海选活动。以期梳理收藏成果,了解收藏市场发展情况。1.本次活动分为书画、陶瓷、青铜器、钱币、佛像、红色收藏、玉器、古籍碑帖、紫砂、杂项等十大类。2.各类别藏品将分别入选前十名,获奖藏品将颁发"收藏杂志杯"纪念奖杯、证书。3.获奖藏品将在《收藏》杂志上公示,并由《收藏》杂志聘请专家撰文,在《收藏》杂志进行专题报道、著录。  相似文献   

5.
魏佩 《收藏界》2011,(4):131-134
由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办、中国《收藏界》杂志社承办的"上海收藏大家许四海藏品北京鉴赏会"于2月19日在北京"收藏界艺术馆"举行,约40位专家学者出席,品鉴了许四海先生带来的书画、陶瓷、紫砂壶等精品50余件。许四海收藏的历代陶瓷、紫砂以及吴昌硕、李可染、傅抱石、黄胄等大师的8幅书画作品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本刊现将鉴赏会中专家学者们的品鉴精华摘录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梓荃 《收藏界》2011,(4):30-35
2010年2月19日,上海收藏大家许四海藏品鉴赏会在北京举办,40位专家学者出席,品鉴了许四海先生收藏的书画、陶瓷、紫砂壶等精品50余件。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14,(11):F0002-F0002
河南省南阳市人。1981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4年10月转业至河南省外经委办公室工作。从年轻时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品,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各类文物艺术品,藏品以元代以前的中原地区的古陶瓷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8.
王立军,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综合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专家组组长,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中国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内多家艺术院校客座教授。收藏与鉴定方向:青铜器、佛造像、明清陶瓷。  相似文献   

9.
王泰初 《收藏界》2010,(2):77-78
所谓品相,是指收藏物品的外表好坏精美程度。 收藏讲究藏品品相,因为藏品的品相决定同类藏品的学术、观赏和市场价值。钱币收藏由于钱币复品较多.就更重视品相。复品越多,藏者对藏品的品相要求相应越高。  相似文献   

10.
谈起耀州窑陶瓷的海外收藏,首先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1997年,中日共同举办的"耀州窑陶瓷展"在日本的三个城市展出,日方拿出了63件精品参展。展品涉及13个收藏单位,并有私人藏品参展。  相似文献   

11.
黄卫文 《收藏》2017,(1):52-59
定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所藏中国古陶瓷类文物中一项重要的民间瓷窑收藏,目前收藏的历代定窑瓷器共计约300件,藏品来源分为清宫旧藏与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两大部分,其中以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等为代表的清宫旧藏定窑白瓷数量较多,质量也最为突出,堪称国内外公私收藏定窑瓷器中最精彩也是最具研究价值的批传世品。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套用贡布里希爵士那句著名的开篇来谈收藏界,或许可以说:"没有收藏品这种东西,只有收藏的行为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收藏行为的出现,"物品"才具有了"藏品"属性。收藏行为使物品成为藏品,藏品又构建出收藏者这一身份。博物馆和考古学的起源,正是建立在收藏这一行为上。从古希腊的缪斯神  相似文献   

13.
殷生岳 《收藏》2006,(1):119-121
我收藏水烟袋20多年,现有各式藏品300多只,制作材料多以铜为主,常见的有白铜,黄铜,紫铜,也有白银,竹木,陶瓷。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收藏热,无论从人气、财气来看,都非常兴旺。最近,笔者听得最多的是对收藏人的估评:一要具备好眼力;二要有经济实力。当然,作为投资理财或留传后世,眼力和实力是当然的条件。但要是一名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工薪阶层,出于从爱好或研究的角度涉足收藏,其理念和前者是大有区别的。有时不花钱或少花钱,收藏自己心仪的物品,时过境迁同样是价值不菲的藏品。  相似文献   

15.
吴志光 《收藏》2001,(8):77-78
一个普通的收藏者能如此深入地考据一件藏品,从中学习历史,学得知识,获得喜悦,并丰富自己,精神实为可嘉,但愿这篇短文能起到小小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8,(3):174-174
2008年1月1日起,央视10套《百家讲坛》推出“马未都说收藏”系列讲座。讲座分三个单元,共44讲,包括家具10讲、陶瓷24讲和杂项10讲。这是马未都将他30年来的研究成果首次公诸于世。与以往不同的是,“马未都说收藏”不再重复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而是透过藏品的表象,探究其所处年代的人文和社会背景,阐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陶瓷发展史源远流长,陶瓷文化博大精深,陶瓷纹饰精美绝伦,其蕴藏的文化内涵深厚,魅力无穷。收藏古陶瓷也是收藏历史,收藏文化,收藏技艺,收藏情趣。  相似文献   

18.
群则嘉措 《收藏》2006,(5):88-88
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各省市收藏组织协办的“CCTV首届全国赛宝大会(民间藏宝展)”,历时5个月时间,经国家级文物专家评定,从全国3万多件藏品中选出36件藏品进入赛宝节目,最终评出金奖3件、银奖7件、铜奖7件。中国藏学研究会研究员、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叶星生收藏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在参赛的藏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19.
贾杲 《收藏》2007,(5):40-40
中国画收藏市场中,目前有很多现象使我们惊骇与不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收藏家搞封闭或小圈子收藏,藏品可谓丰富,精神非常可嘉,动用的物力财力也让人咋舌,但其藏品却大都是假货。  相似文献   

20.
周继厚 《乒乓世界》2009,(4):146-147
本文作者周继厚是一位徽章收藏爱好者,业余从事徽章收藏研究20余年,收藏徽章10余万枚,本刊精选他藏品中乒乓球主题的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