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学”者诺曼.莱文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漠视人的主体性,与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根本对立。文章对莱文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赫拉克里特是古希腊卓越的自发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家,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辩证法的哲学家。本文试图从赫拉克里特的著作残篇中探讨分析他的辩证法思想,他以“万物皆变”为中心从而揭示万物运动变化的普遍性,把对立统一与斗争作为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并且找到了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逻格斯”。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与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塑造新时期政府工作的基本特点;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政府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政府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分析了矛盾分析法和系统辩证法的特点,以及“以面带点”和“以点促面”的新政府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仅发表过 1篇《基于集对分析的对立分类、度量及应用》的论文 (见本刊 1 994年第 2期 2 6~ 30页 ) ,但我自费订阅《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却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我认为杂志能在这十多年的风雨中不断发展壮大 ,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办“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特色杂志的方针。事实上 ,我们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辩证法”概念 ,原本就来自人们的科学技术之社会实践。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也来自对当时科学技术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某些认识偏见的批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科学技术的社会实践仍在发展着辩证…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赫拉克里特是古希腊卓越的自发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家,他是古希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辩证法的哲学家.本文试图从赫拉克里特的著作残篇中探讨分析他的辩证法思想,他以“万物皆变“为中心从而揭示万物运动变化的普遍性,把对立统一与斗争作为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并且找到了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逻格斯“.  相似文献   

6.
我国学术思想领域的著名刊物《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已走过了2 0年的历程。2 0年筚路蓝缕,化育学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对我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她2 0华诞来临之际,笔者想谈谈对刊物“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的一点感想。笔者认为,《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最具特色的栏目是“自然辩证法理论”栏目。说这个栏目最具特色乃是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辩证法”一词就一直处于被解构的状态,主张把“自然辩证法”肢解为“科技哲学”、“科技史学”和“科技社会学”等规范性学科、主张以这些学科取而代之并进而主张取消“自然辩…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中处处闪烁着朴素的辩证法的光彩,其中特别善于使用范畴是《孙子兵法》的一大特点。本文尝试分析“强”与“弱”这对范畴。  相似文献   

8.
对于拉卡托斯与皮克林关于“笛卡儿-欧拉猜想”与哈密尔顿四元数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作出对照分析:第一,这两者都是“创造性的扩展”,并由此而发展起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后者分别是指“数学发现的逻辑”与“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第二,所说的新的概念框架又得到了进一步应用,即分别被用于波普尔证伪主义与库恩范式理论的整合,以及传统科学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整合。这一对照不仅更为清楚地表明了上述工作的意义,“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也可推广应用于“科学研究”——就后一方面的研究而言,拉卡托斯或皮克林的研究显然又都转化成了具体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翁培荣 《科学生活》2023,(11):28-29
<正>篮球比赛,是双方在攻与守、主攻与佯攻、真与假、“迂”与“直”等诸多方面进行斗智斗力的角逐,赛场情势千变万化,却都脱离不了辩证法的规范。广而言之,比赛中选将用兵的取舍、战术对策的设计和应用、球队技战术和身体训练的创新发展无不受辩证法这一方法论的规范。1.攻与守的辩证思维攻与守是矛盾辩证的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告诉我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篮球运动中,攻与守这一对矛盾也可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岁 ,是一个人的黄金韶华第一乐章、是一份期刊激情奔涌、锐意创新的青春理想之新的动力站。在摄运科技哲理、征传文化妙机、创育人文情思、化变国民精神方面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款守雪国高地 ,精心孵育心灵“红梅” ,绽放出千百朵清丽的思想花蕾 ,辐射出深幽隽永的心智芳阵 ,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贡献出了一系列高品位的清新颖妙之作。值此 ,笔者谨向她———学术思想的“引产师”和“孵化器” ,表达深挚的敬意、感谢与美好祝愿 !1 .国际学术界的认知。 1 992年 ,笔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遇到P .M .丘奇兰德教…  相似文献   

11.
肖芳  胡文萍 《科教文汇》2012,(28):73-74
小说《黄色墙纸》自问世以来,大多评论家都认为该小说是作者对男权主义社会对女性压迫的揭露和控诉。本文从小说主题入手.论证了“休息疗法”对女性的身体禁锢和精神压迫。  相似文献   

12.
龙丽华 《科教文汇》2011,(20):114-114
大学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沉默的大多数”现象。本文论述了从合理设计课堂游戏、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并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三个方面来应对及根治“沉默”症。  相似文献   

13.
张萌萌 《科教文汇》2011,(14):189-191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雇主品牌内涵的探讨,从雇主品牌的价值出发,重点从"企业外部形象"和"员工体验"角度研究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问题,提出"OI"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邹丽霞 《科教文汇》2012,(26):65-66
《浙江新潮》是"五四"后浙江青年学生为适应新的革命潮流而创办的一个宣传新思想的刊物。施存统在第2期上发表《非孝》,《浙江新潮》被查禁,并引发了"一师风潮"。对新思想在浙江的传播,《浙江新潮》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莉 《科教文汇》2012,(27):141-141
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探讨"学案导学"对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运用"五步教学法",即温故知新,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巩固提高、达标检测,及时反馈、收发学案,布置作业,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谓的"十八罗汉"是指1913-1916年由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的18位毕业生。他们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职业地质科学家,毕业后进入地质调查所从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全面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地质事业,结束了外国人包办中国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局面;他们是西方近代地质学在中国转型的伟大实践者,在创建地质学术团体、传播地质科学、培养新型地质人才、扩大地质力量等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地质科学体制化的建立做出了不朽功勋。中国地质学事业能够在上世纪初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八罗汉"功不可没。本文拟通过对史料的发掘和梳理,阐述他们对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卫 《科教文汇》2011,(5):14-14,16
"90后"大学生在行为、情感、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征,对于高校思想道德的教学和学风、校风建设,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高校要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做好引导、培养"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90后"出生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由于中国特色的"421"家庭模式,他们从小就成为"温室的花朵",没有接受过多的挫折,一路畅通走过来,以至于现在他们被大家普遍认为是缺乏政治、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然而在我国出现的百年不遇的两次震灾以及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90后"大学生却表现出了令大家欣喜的爱国民族精神、助人为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品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因此,我们必须了解"90后"大学生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19.
刘海舟  钟慧 《科教文汇》2012,(25):124-125
本文以具体的课文为例,探索将包天仁教授所创立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4P模式),分为准备、呈现、操练和产出四个阶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被评论家称之为"一本结束了乌托邦小说的反乌托邦小说集大成之作"。在《一九八四》中奥威尔描述了一个处在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大洋国的种种恐怖景象,奥威尔创造了诸如"新话"、"老大哥"和"双重思想"等"奥威尔式"语言。从小说的结尾,主人公温斯顿"战胜了自己,爱上了老大哥"可以看出奥威尔的悲观情绪。《一九八四》一书胜在其对政治卓越的洞察和预言能力,在叙事和结构技巧的创新方面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