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善于表达情感,人类的各种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深刻表现,这里面既有我们平常所说的爱情、友情、亲情,也有一些畸形的情感,还有宗教情感。无论是少女怀春,还是高士悲秋,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丢魂落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各种各样的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丰富表现。正是因为长于表现人类的感情《红楼梦》也是一部诗情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3.
时间和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人类所有的情感都住在那里,其中有幸福、悲伤,还有知识和爱等等,他们都住在这个小岛上。有一天,这些情感听说这个小岛即将沉没,于是,情感们都纷纷建造小船,准备离开,除了爱。爱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因为爱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相似文献   

4.
广宁 《大观周刊》2011,(32):11-11,6
《乐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它总结了先秦音乐美学的成果,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在中外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我国古典美学的奠基石。《情感与形式》是一部论述以“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为中心的20世纪符号美学专著。两部横跨千年的美学著作在音乐的产生、创造、审美等方面都有相似的见解。但是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孙欣  周元 《东南传播》2011,(11):135-136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广播直播形式普及开始,广播情感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亮点,就以其贴近受众心理需求的独特性和多元化的参与方式,赢得广泛的关注与肯定。本文将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的两档情感类节目《爱情过山车》和《我的青春谁做主》为例,从满足情感需求,丰富情感内涵和加强情感交流三个方面阐述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立红 《大观周刊》2012,(34):68-68
情感热线节目是结合了早期的热线节目和谈话类节目发展而来,在中国可以认为是始创于1996年浙江文艺广播电台的“万峰时间”——《伊甸园信箱》。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之后,情感热线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情感热线旋风”。各地电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情感热线类节目,如辽宁电台的《轻风夜话》,天津人民电台的《夜访百家》,深圳电台的《夜空不寂寞》,哈尔滨文艺广播电台的《午夜倾情》,黑龙江都市女性广播电台的《叶文有话要说》等等。  相似文献   

7.
人类情感从其传播上说,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象征交流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支撑力量和创造力量。情感需要激发、需要互动、需要共享。大众传媒是塑造情感文化、传播积极情感的重要手段。《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即在于打造了一条"互动仪式链",从而唤醒了情感、激发了情感,使情感的正价值、正能量得以传播,通过"互动仪式"这个舞台,一方面营造了新的真诚、平等、尊重的互动情感空间,另一方面也展现、传播、建构了一种新的情感文化,在塑造情感文明、推动社会团结、建构公共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晓静 《青年记者》2008,(12):63-64
《情感密码》是河南电视台重磅推出的首档大型真人记录类栏目。自2006年11月1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作为一档真实的情感栏目,它究竟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为何能得到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刘庭康 《新闻窗》2010,(1):70-70
为适应媒介市场化竞争环境。满足电视受众需求,各级电视台除了办好新闻栏目外,纷纷打造各种类型的品牌栏目,访谈类栏目就是其中之一。如江苏电视台的《人间》、贵州电视台的《人生》、四川电视台的《非常话题》、内蒙古电视台的《现场》等。这各式各样的情感类访谈节目,制作和题材都很有故事看点,拢聚了相当一批“铁杆”观众,在收视率方面成绩不菲。  相似文献   

10.
《大河报》自2002年率先开办情感实录类版“都市倾诉”至今已经6年有余。《大河报》不仅又一次走在了全省媒体的前列,引导了同城都市媒体开办情感版面的风潮,“都市倾诉”更成为《大河报》的知名、拳头版面,赢得了众多铁杆读者。笔者于2005年任该版专职记者(笔名端子),其间采写了5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11.
情感倾诉栏目怎样迎合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孙畅 《新闻传播》2006,(8):15-15,18
情感倾诉类栏目是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由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06,(32):18-18
从《大观周刊》一露面,其中的《风情万种》栏目便以女性张扬洒脱的象特质,为昆明现代女性挥起了一面旗帜。赢得众多女性喜爱。当读者的期盼值越来越大.我们惟有做得更贴近本土.更接近生活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由此,栏目调整为近期大家看到的形式和内容——邀请本地嘉宾参与,讨论男女情感热点话题,广泛采纳读者对自己感兴趣话题的一句话点评,更与其它媒体联动,使每期内容都能在电台反复“原音重现”……互动增强凸现情感魅力,大众参与造就栏目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开办周末版是各家报纸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1999年5月起,《武汉晚报》对其周末版作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变革,将原综合性周刊《武汉晚报周末》改造成为专业性周刊《武汉晚报·健康周末》。这一举动赢得了市场、受众、专家的广泛好评。《健康周末》的诞生,报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周末版当初能迅速崛起,为各家报纸所采用并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在于,它实际是顺应和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日常报纸的重要补充。随着报纸种类的逐渐增多,各报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周末版,以求尽可能多地占…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期刊市场上,放眼望去,女性刊物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它们从情感、时尚、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为女性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贴心服务,赢得读者的青睐。女性期刊市场显出一派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繁华景象。而以男性为目标读者的刊物,服务内容则显得单调得多,基本集中于新闻、体育等公众领域。内容上,极少关注男性的内心世界。不可否认,男女之间存在阅读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敏感多情,更注重生活内涵,对时尚、情感、生活类的话题都有广泛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客观地说,在生活服务类报纸还没有大量出现的时候,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周末”版面曾经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报纸扩大影响和赢得广告客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后来随着许多市场类报纸和其他新兴媒体出现,风光不再,在“天天周末”的口号下,大多报纸纷纷取消周末版。近几年,随着《南方周末》、《新周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周报和周刊的蓬勃发展。又有诸多报纸重新开设周末版,在新疆,《新疆都市报》的《第六天》,《乌鲁木齐晚报》的《法制周末》推出后都有不错的口碑。  相似文献   

16.
谈图书馆员的情感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类的感情制约着人的认识和行为。在工作中 ,我们并不都是时时依严格的逻辑思维进行 ,在很多场合下受着感情的支配 ,有时我们不免充当感情的俘虏 ,凭好恶来决定我们的工作态度 ,而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感 ,往往都会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作为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影响是充分认识情感优化的意义 ,正确把握情感优化的途径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个图书馆员情感修养的最基本的要求。1 图书馆员情感优化的意义1 1 不同的情感会对工作造成不…  相似文献   

17.
卢梦婷 《东南传播》2021,(5):132-134
本文以芒果TV自制播出的代际情感观察节目《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为例,阐述代际情感观察节目的现状、节目所体现的社会情感价值以及价值表达中包含的视角多样化、明星平民化特点,并揭示出代际情感观察节目在价值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节目的反思进而确定未来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祁延花 《大观周刊》2012,(26):219-219,126
《新课标)》中还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同时,英语课堂教学是实现情感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将课程标准中宏观的情感目标分解转化为每节课中的具体情感目标,通过一系列具体情感目标,最终达成课程情感目标。在实现具体情感目标过程中,科学地确定和设计每节课中的情感目标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李晓梅 《新闻知识》2012,(2):69-70,61
情感专家女性博客逐渐成为为女性提供情感教育的一个网络平台。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情感专家博客和草根情感专家博客,认为情感专家博客备受女性网友青睐源于她们扮演的舆论领袖角色,以及所提供的工具型和价值型相交织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杨功玉 《大观周刊》2011,(37):261-261
新一轮《思想品德》课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兴趣教学法最佳。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对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