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服务具有资源与服务的高度共享性等特点.但P2P网络信息服务又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下载复制、超链接和编译等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了规避其知识产权风险的相关对策:即要完善版本法的修订、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保护措施、依托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加强各层面的合作、构建P2P网络服务收费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的认证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网络离散、动态和自治的特点使得传统的认证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其认证问题。本文采用证书和信任值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证协议APExSPKI用于解决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互认证问题。信任值绑定在证书中使得节点在身份认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授权和访问控制操作。 此外APExSPKI不需要可信服务器的参与,它允许网络中的任何节点参与到认证的过程中来,参与信任值投票并可充当代理节点来为其他节点颁发证书,这充分体现了节点对等、自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C/S模式具有较好的可管理性和稳定性,但不能自适应客户数量的变化;P2P模式可自动适应网络规模的变化, 但可管理较差.P2SP模式融合了C/S和P2P两者的技术优势,可以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控制系统的成本.通过分析P2SP的结构,应用MD5算法给出了P2SP模式下的信息认证模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P2P网络节点的匿名性和贡献资源的自愿性,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从而引发了P2P网络中的搭便车问题。在分析搭便车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种典型的激励机制,讨论了基于博弈论的P2P系统激励机制,并给出了该机制的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5.
刘海芹 《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05-105,111
近几年,P2P网络及相关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对于P2P网络信任机制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是将信任机制与其他机制统筹考虑的研究还不是太多。随着P2P应用的不断推广和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并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提高P2P网络的服务质量(QoS)变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P2P网络中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P技术为信息服务和访问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不仅信息量急速增加 ,信息的发布变得更简单、多样 ,而且使信息的深度检索变得更加可行。分析了P2P网络中信息服务的相关问题 ,给出使用P2P网络信息服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P2SP模式融合了服务器模式和P2P模式两者的技术优势,可以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信息服务.本文分析了P2SP的结构,构建了基于多信任域的P2SP对等体认证模型.根据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定义了域间认证的置信区间,并建立了信任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网贷行业"去担保化"所带来的出借者损失问题,本文将P2P网络借贷的研究视角扩展到违约后还款阶段,探究了违约者还款的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借贷可得性因素及违约者类型对于违约追偿处理的影响路径及机制,进而以纯中介平台拍拍贷2007年至2014年的违约黑名单为样本,基于时序性数据和Logit模型就借贷可得性因素和违约者类型对借款者违约后还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人口属性与借贷数据都显著影响还款,其中男性、收入来源和借款金额正向显著影响,借贷可得性因素部分对违约后还款的影响被部分证明;(2)在追偿阶段财务类指标判别效果优于信用认证,说明面临财务困境的违约者更易还款;(3)违约者类型对追偿路径具有重要影响,违约者可根据是否具有还款意愿被分为"策略型"和"财务型"两类,财务能力是影响财务型违约者还款的关键因素,而信息认证产生的交流渠道则是对策略型违约者追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DRM数字广播技术的分类及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可行的DRM数字广播技术升级措施,以促进DRM数字广播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从而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广播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P2P技术的兴起,基于P2P思想的知识交流也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基于P2P技术的非正式知识交换方案,使得学习和交流能够在网上随时发生。本文根据P2P才主术特点,采用基于P2P的分布式图书服务系统结构结构,解决了服务器自身资源的限制,合理使用用户计算机空闲的资源提供部分服务,使得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更能满足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珏  周莉 《科技广场》2007,(3):137-138
本文介绍了用于对用户及网络连接进行安全认证服务的Kerberos 5的基本结构以及认证过程,并说明Kerberos 5在Windows 2000中的实际应用。Kerberos认证服务提供了一种提高网络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信息服务的进程,也为电子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然而云计算在我国电子健康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要求仍有差距,云计算在电子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前景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探讨云计算在电子健康服务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对策。针对云计算在电子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挑战,从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建立隐私机制、引入第三方认证、完善相关法律以及采取容错技术5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以期能为电子健康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单点登陆系统的身份认证协议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公钥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结合用户授权的认证模式,实现了用户、认证服务(身份提供者)和应用服务三方的双向认证,增强了现有单点登录系统中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薛永琴  刘华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69-174
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利益分配以及维系创新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基于对国外相对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InnoCentive)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深入剖析,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设置弹性的身份认证制度、制定针对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建立安全的线上信息交流渠道以及制定明确的利益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介绍高校在建设学校学术成果基础架构与服务过程,对高校学术成果管理系统与校园认证、评估系统之间学者身份的关联,以及多机构管理系统之间学者身份的关联,进行系统化的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Current studies o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have focused on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d copies of contents, centered exclusively on the end of the value chain (end users). This focus has been oriented towards security and encryption as a means of solving the issue of illegal copying by purchase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End-to-En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E2E DRM) that involv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ntent throughout the entire value chain. This concept is given form in the new technologies for represen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which, in a secure and unequivocal manner, identify the content at each point in the value chain: from the author to the end user, the content is identifiable in any of the transactions and statuses through which it passes. The key concept which E2E DRM must provide is not only the governability of access and copying, but also that of all th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ent business. We establish an E2E DRM model and architecture, and propose the R&D management of i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at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tect content from content creator to purchaser. Finally,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ir impact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8.
在OAIS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对3个具有代表性的长期保存系统认证体系中涉及用户的指标加以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户定义、数字对象的发现、传递及使用等方面的异同.最后指出认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适应性、对变化的预防及用户感知的服务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