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日益显现,忽视采访对象及受众心理感受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提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但现今很多媒体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本文研究了灾难报道图片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法律意识等方面提出重塑媒体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庭 《视听界》2006,(3):94-94
灾难报道就是灾难事件报道。灾难事件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人文关怀”,但在报道中,有时“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灾难报道中。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往往造成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  相似文献   

4.
国内灾难新闻报道中,以"人文关怀"为名,进行伪人文关怀报道的现象格外突出。本文从关怀受灾者、塑造救灾英雄和强调集体主义三个方面,呈现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现象。并从道德价值、媒体职能和法律规范三个角度提出对该现象的纠偏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宇慧 《新闻窗》2013,(3):28-28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灾难事件报道需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考虑到受众的内心体验,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光辉。同时,记者要时刻关注灾难中的人与事,关心灾难中的受害者及其亲属的生存状态,发掘灾难事件中人性的善与美。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是站在人性高度上对突发事件中人们"表现"的深刻思考,是对报道对象的生命、生存状态的关注。新闻从业人员只有通过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才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做出有温度、受欢迎、传播正能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做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灾难新闻"和"人文关怀"的定义。第二部分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举事例说明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一)源于"善良"的真实情感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内在基础;(二)准确及时的信息播报、得体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外在形式;(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人间大爱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职业使命。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自己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灾难性事件因其突发性以及后果的不能预料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然而,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个别媒体存在着缺失人文关怀精神、违反新闻伦理的现象,对受灾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本文从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讨论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应注重人文关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萌 《今传媒》2015,(4):108-109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灾难的艺术展现、镜头语言背后能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要对广大的受众形成强烈的画面冲击感,还要顾全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识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因此用事件镜头来关注灾难中的人,并倾斜于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解读图片事件中的人文关怀,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灾难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主轴,传递人类进步中的重大灾难信息,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教育功能.本文从灾难摄影题材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出发,试图剖析灾难新闻摄影的价值,分析新闻属性,忠实的记录人文关怀,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力求展示灾难新闻摄影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灾难题材摄影作品中的大爱、无私、奉献是摄影者传播的理念.对人性的张扬,对人的尊重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王海明 《新闻传播》2009,(12):93-93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被人们长期病诟.这是新闻工作者及媒体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灾难的突发性,使得灾难新闻的报道难度很大,出错的几率也较高,且由于万众瞩目,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将错误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灾难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灾难报道既要体现党和政府对灾难事件的重视和关心,体现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态度倾向,又要融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没有人文关怀的灾难报道,是不成功的报道。笔者认为,要从受灾当事者、新闻报道者和受众三个方面和环节来提升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报纸在报道灾害性事件时,将"人文关怀"贯穿报道的过程中,受众能从中感受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光辉和温暖。《贵州都市报》在灾害性事件的报道中,充分展现了人文关怀,积极引导受众情感,传播正能量,体现了平面媒体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的一个亮点。灾难性新闻,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外部信息的认知越来越依赖于新闻媒体的提供。但是在新闻媒体报道的过程中关于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市场主义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文关怀为新闻媒体报道注入新鲜的血液,有效增强媒体报道活力。但是就目前新闻媒体报道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名人报道中,人文关怀元素的加入。本文就新闻媒体在名人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报道屡见不鲜,但却很少看到在人文关怀的同时又彰显人性化的报道,这种顾此失彼的报道反而会使正能量变为负能量。本文旨在对弱势群体报道中缺失人性化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所在。网络媒体对汶川大地震的成功报道启示我们:在灾难报道中践行人文关怀理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为指导,针对新闻传播活动中存在的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道主义立场,理解人情、尊重人性.也就是说,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等一系列环节中,都要把人奉为主体,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就应当大力为之,否则,即便是"价值"再大,也应放弃.这个"人"主要指报道主体,也包括受众.当前新闻报道中,有些表现缺乏人文关怀,学界与业界有责任拿出解决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义菲 《新闻世界》2013,(6):319-320
4·20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媒体第一时间向社会报道了灾情。但部分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片面追求报道速度或为吸引受众眼球而降低要求,在采访中忽视受难者的感受、伤害他们的感情,导致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近些年来,人文关怀也逐渐成为新闻媒体界中广泛热议的话题。一方面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一方面对人文关怀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视。然而,目前在很多社会新闻报道中,依然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文本主要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对社会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震惊全世界,也让人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华夏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媒体在忠实记录这场抗击灾难的大战役中,凸显的人文关怀让人印象深刻。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近年来,国内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越来越注重对受害群体的人文关怀。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媒体的人文关怀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仅以《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