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入学制度的演变和考试制度的建立 ,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身份分配的机制和社会准精英的选拔制度的建立。教育体制的精英主义和效率至上 ,使整个教育倾向于层层擢选少数精英和淘汰多数人。考试的公正原则意味着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 ,这在基础教育中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 ,课程、知识、教育过程以考试为转移。考试成为控制学校教育的霸权话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入学制度的演变和考试制度的建立,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身份分配的机制和社会准精英的选拔制度的建立.教育体制的精英主义和效率至上,使整个教育倾向于层层擢选少数精英和淘汰多数人.考试的公正原则意味着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这在基础教育中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课程、知识、教育过程以考试为转移.考试成为控制学校教育的霸权话语.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视野下的现代学校制度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会阶层与教育获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差别日益扩大,从而使教育不平等问题愈加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的学校制度能够降低出身的不平等或者降低家庭背景的重要性,因此,当今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弥补人们之间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即通过建立“公平教室”、创建“功能共同体”、改革考试制度等,以促进教育平等。  相似文献   

4.
本针对高等教育入学制度的演变和考试制度的建立,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身份分配的机制和社会准精英的选拔制度的建立。教育体制的精英主义和效率至上,使整个教育倾向于层层擢选少数精英和淘汰多数人。考试的公正原则意味着优胜劣汰和适生存,这在基础教育中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课程、知识、教育过程以考试为转移。考试成为控制学校教育的霸权话语。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和高考制度是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大规模选拔人才的制度。其价值取向相同点为公平、公正,满足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向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正: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度伦理是探讨制度的道德合理性的伦理学范畴。我国教育制度变革必须加强教育制度伦理的探究。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伦理应坚持的一个核心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态度转换和视野转换,我国教育界基本确立了教育公正原则。当前,有必要继续大力倡导和坚持这一核心原则,其具体现实要求是:第一,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坚持教育公正优先的理念;第二,促进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消除人为造成的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差异,平等对待城乡教育、所有学校和每个学生;第三,依靠程序公正约束权力运作,使公正的制度安排化为公正的教育和管理行动。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起点,残疾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我国残疾人的教育发展状况已有很大改观,但教育公正依然不容乐观。文章对残疾人入学率、受教育程度、"随班就读"现状和教育质量进行实践检视,并分析了影响残疾人教育公正的经费、学校和师资三方面因素,最后提出了转变残疾人教育观念、保障残疾人教育机会平等和补偿残疾人教育差异等有益于促进残疾人教育公正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或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平等、差异和补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育公平平等、差异和补偿这三大原则,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做到大力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领域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弱势区域和弱势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助。  相似文献   

9.
差异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生存与发展机会的不完全相等性,存在程度上的差别。政府的各项民生政策的实施要以差异机会平等为前提,要高扬自由、平等理念,确立自致性、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完善公平公正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0.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本文从教育公正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虽然高考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流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招生制度和录取制度还都存在某种程度公正意涵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对各省区招生名额的分配违反了比例平等的原则;录取制度也有悖于形式公正和实质公正的原则。造成这一境况的原因,既与高考制度设计有关,也与经济、人口、文化及非均衡发展的教育等综合的现实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职教高考”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实现教育机会公平,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平等享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通过实现社会身份公平,确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类型的成长路径和独立地位;通过实现符号权力公平,提升工作本位知识及其语言表征系统在权力场域中的地位。但是,在试点过程中,“职教高考”出现了一些激化不公的隐忧,体现在考试内容设计、过程实施和录取方式三个方面,即如何选择和设计公平有效的考试内容、如何确保考试实施的严肃性与公平性、如何制订和平衡不同类型的录取方式。弥合这一分歧的关键在于以考试研究为抓手,强化“职教高考”内容的科学性;以技能评价为突破,推动“职教高考”评价的标准化;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彰显“职教高考”实施的公平性;以强势监管为保障,突出“职教高考”管理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倾斜政策与教育公平问题历来是我国民族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考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回顾,从教育公平角度,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少数民族倾斜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提出在政策调整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单纯以民族进行划分的标准,建立严格的民族成分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的介入,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本文从社会资本的研究出发,通过分析高考移民与高考加分政策,即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介入路径,探讨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公平的深刻影响,并试图追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考的直接功能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此外还对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功能,对社会流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具有预选和配位功能,还是国家文化的重要塑型、凝聚和导向力量。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注重技术层面的改革而缺乏价值观的澄清和统筹谋划,过分强调高考的多样性而忽视其统一性和公平性,重命题改革而回避录取问题。今后高考改革的政策选择,建议加快高考立法,推进法制高考;成立国家高考委员会,改进高考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国家考试,坚持统一考试;坚持高考的公正公平取向,把高考改革和监管的重点转向名额分配、重点高校和录取环节;完善中小学教科书的国家编写出版制度,保障流动人口的接续教育和异地高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NI系数的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校的区域布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高考的体制及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等四个方面入手,基于GINI系数理论,量化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三大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不同区域高校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的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及研究方面,高中新课程、中考改革、课程领导等问题引起较多关注,进入第二个五年的新课程改革在深度反思中继续推进与深化;在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研究方面,除一般性研究外,对弱势群体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学校层面上,变革涉及组织、制度和文化等多个维度,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高考改革策略或政策都是一定价值选择的结果。"效率与公平"是建国后我国高考改革政策演变的核心价值选择,在高考改革政策价值取向上主要经历了从关注考试本身的效率逐渐走向关注人才选拔方面的效率;从关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逐步走向关注"尊重差异下的公平"的演变。针对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未来的高考改革政策应当体现出关注个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使高考功能定位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考试"转变;在高考内容上强调"素质立意";在招考形式上建立"一主多元"的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六岁幼儿处于学前教育的尾端和小学教育的前端,是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1年教育,这为我国六岁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丹麦是世界上幼儿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六岁幼儿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国家特色:以教育平等为基础的自然教育;以自我独立为导向的快乐教育;以学会交往为主体的社会化教育。这些特色对我国科学实施五至六岁幼儿的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当成党和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造就一批专业化、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教育;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新途径等措施和手段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从政策制定来看,民族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从理论这个层面来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深受教育平等理论、民族平等理论、积极差别待遇与补偿理论的影响。从现实条件这个方面来看,我国制定民族教育政策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制度与性质、我国的民族宗教状况、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民族主要工作任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现实需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