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0.1汉语和维吾尔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比较二者句法结构的差异,对于促进汉语和维吾尔语的研究,促进新疆的双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区的汉维语对比研究向深层发展,短语结构的对比还是一个空白,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点开拓性工作。0.2作为一级语法结构单位,短语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语的句子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产短语作为动态的言语的单位使用,就是句子。汉语的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的一致性,使短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突出,以致有人提出,“从汉语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汉语还是维吾尔语,定中短语都是最重要的短语结构类型之一。文章对汉维语定中短语的各类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汉语与维吾尔语定中短语组合的语法规则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句子定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定式”这一术语,把汉语短语经过某种标记构成句子的过程称为定式化,把未经过标记的短语称为非定式短语。非定式短语构成句子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定式成分。定式成分赋予短语成句所必须的时、体、态等语法范畴,使得短语结构能够成为有现实意义的相对自由的言语表达单位。汉语句子的定式方式可分为3个层级:一、由句式定式;二、由定式成分定式;三、由构成短语结构的谓词性词语定式。定式说的意义在于:一、通过对定式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与印欧语等屈折语的造句法类似,汉语也存在着一些用于造句的语法范畴,如时、体、态等,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二、汉语的短语结构与句子之间存在着对立,也就是说汉语存在着有别于短语构造规则的造句法。三、句子定式的说法可以解释一些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4.
汉语流水句是一种没有关联标记的意合型复句,和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相比,流水句是汉语中特有的句法形式。本文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视角,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实例语料分析,从汉语的形态类型、句法类型及主语类型多维度探求汉语流水句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汉语缺乏丰富的形态标记,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句子必要的构成成分,话题与谓语动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法选择关系是流水句的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语存在两种类型的人称一致关系。即主谓之间的人称一致和领属结构中领属性代词和被领属的名词之间的人称一致.这些一致关系中一致性标记的句法地位的研究在形态学和句法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认为句子层面和名词短语层面都存在类似的人称一致关系这一语言事实,为论证名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平行性提供了又一证据。维吾尔语两种人称一致关系中人称一致性标记在各自所在的句法结构中起着中心语的作用,因而其结构图式可以按照X’理论的模式来进行描写。但是,在一致关系中,决定一致关系的控制语往往并不是句法上的中心语,而是指示语、主语、先行词这样一些成分。因此关于一致关系的句法和语义的复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屏方言的"嚜"是重要的话题标记。"嚜"后置于名词性、谓词性成分后,部分介词短语以及小句后。"嚜"还出现在石屏方言特殊的话题结构中,比如同一性话题结构、受事话题结构和差比句话题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受事具有受动性、变化性、渐成性的语义特征。在句中,它可以有句法上的成分,也可以有语用上的成分。宾语是它的基本成分,是无标记的,主语、话题等是它的派生成分,是有标记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话题链与汉语句子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即“话题链通常是句子”和“部分话题链是句子”.但这两种观点在识别话题链句子时都存在瑕疵.引入情节概念,则可以从语义上限制话题链句子的界限.换句话说,如果话题链句子在一个情节内进行认定,那么就可以避免出现话题链句子跨越段落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排除“以同指名词话题形式链接的话题链”被认定为话题链句子的可能.但正如汉语句子的界定一样,仅依靠语义特征,同样无法彻底解决话题链句子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区别了主语-谓语、主位-述位和话题-说明这几组语言学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话题的特点及如何运用话题-说明机制对汉语进行分析。认为从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角度看,汉语的话题结构属于正常词序;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汉语中有无接应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生成语法理论引入到国内以来,不少学者尝试用该理论来解释汉语句法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对各种特殊句型的研究。80年代至今,对其他语言如英语中接应代词现象的研究有着较为准确的理解。而对汉语中是否存在相似的接应代词的现象好象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只是在对其他特殊句式的研究中,偶尔有学者使用了这一术语。但是还没有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汉语中到底是否存在所谓的接应代词进行研究,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这一条件下,主观上认为汉语中也存在着像其他语言中的接应代词现象可能违背了汉语的事实,从而有可能使我们在对某些汉语句法现象的研究中出现偏差。本文认为汉语中并不存在和一般生成语法文献中所论述的接应代词相同的现象,进而帮助我们深入认识汉语的某些句法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方言的反问句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文章对东北方言反问句的结构类型加以全面梳理,同时分析每类结构的使用特点,并将其与普通话的用法相比,从而进一步提示东北方言反问句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其话题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其话题常常隐藏在句子的其他成分中;而汉语则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话题常常置于句首。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需要对话题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其含义和表达习惯。本文作者试图用实例来分析汉英翻译中的话题转换,其目的就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14.
非英语专业过渡时期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典型错误主要是汉语主题结构投射的影响,尤其是汉语连动兼语结构、汉语双主语结构、汉语存在句结构及外围主题结构等汉语主题突出结构句式是过渡时期中介语错误的主要成因。过渡阶段增强学生元语言意识,注意输入的质与量及了解英汉语言特征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言学从19世纪就已经迈入了结构主义,汉语也很早地借鉴、接受和运用了结构主义,但很多研究维吾尔语这种形态丰富的黏着语的学者却一直在走着传统语法的路子。高莉琴的《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为维吾尔语语法研究开创了先河。因此,本文通过对《维吾尔语语法结构分析》一书的阅读,拟从结构主义的视野来谈一谈对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L1 typological patterns in elicited narratives in Catalan by bilingual speakers of three different typological languag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Path and Manner of motion of Russian L1 speakers and Mandarin L1 speakers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native Catalan speakers. Following the Thinking for Speaking framework,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if the preferred semantic structure of L1 is transferred to the L2, then productions would be organized and structur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 ty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1. Results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of expression in L2 with regard to lexical choice and syntactic-semantic structure. We argue that the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Thinking for Speaking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中推广普通话,最基本的是要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这是推普的"本"。在非中文专业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在实用写作方面和第二语言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汉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其音节结构也各有不同。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中英语外来词的音节结构分析,验证了普通话是赞同并遵循最小节首音满足原则的。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深层认知结构中,能够体现该民族的认知心理基础。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极其丰富的谚语。由于汉英民族思维结构和生理构造特点的共性,汉英谚语以及人们对谚语的认识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语言类型特点有别,导致了汉英谚语在形式和语义上呈现出个性差异。本文立足于汉英谚语音韵节律的类型学特征做一般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缩略词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集合,可以根据其产生动机和生成过程等的差异,分为"用语的缩略"和"造词的缩略",前者因着眼于对已有相对固定语言形式的便捷使用而生,后者则是不与某一相对固定的原式严格对应的、利用缩略性构词材料构成的组合形式。二者的着眼点不同,对应物不同,产生机制和过程不同,在表义上也有差异。在这个二分的框架下,可以看到台湾"国语"缩略词语与普通话的明显差异:就用语缩略来说,是数字略语少、合称多、三音节词的简缩多;就造词缩略来看,则是固定词少而临时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