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晓利 《文教资料》2009,(28):18-19
出走与回归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主题,我们从这一主题中可以看出作家对于个体拯救之路的追寻与探索。本文以《谢尔盖神父》为例,解读托尔斯泰笔下主人公出走与回归的深刻内涵:对尘世失望而出家隐修的完美主义者谢尔盖神父并没有在修道院中找到精神的归宿.其隐修的失败是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相脱离的必然结局;最后他从农妇帕申卡的普通生活中得到启示:融入大众、融入人群——这才是个体精神的返乡之路。  相似文献   

2.
如龙公信仰兴起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一个以黄氏宗姓为主要信众的民间新兴宗教信仰。如龙公信仰经历了由家族到宗姓再到区域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如龙公的身份也由家族的如龙叔公转变为区域社会的如龙法师。如龙公信仰呈现出三大特点,即以宗族信众为信仰主体与传播载体、宗族信仰与区域信仰有机结合、儒道巫医的混糅而以道教特色为主色调。作为一种家族与宗族信仰,如龙公信仰之所以能顺利完成由黄氏家族信仰向赣西北湘赣边乡村区域社会信仰的转变,是因为它适应了当今社会农村居民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谢尔盖神甫》中.托尔斯泰认为,把爱作为“必需”的事业,是主人公隐修生活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世俗之见具有的意义越小.才能越强烈地感觉到上帝。小说在表现托尔斯泰生命观和宗教思想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7,(3):19-23
概述闽南妈祖信仰与民俗文化在不同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闽南妈祖信仰的复兴经历了从"迷信"到"传统文化"的转变,而后成为文化资本与多方利益参与的平台,最后经历自身的调适而呈现出经济与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妈祖信仰在向海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扩大了其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特征。认为妈祖信仰复兴背后的历程与逻辑给中国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复兴研究带来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检察制度经历了由国王诉讼代理人到公共利益代理人的这样一个转变历程,逐渐成立了独立的检察机关,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这种演变的特点在于从监督职能到公诉职能的转变,从代表国王利益到代表公共利益的转变,从从属机构到独立机关的转变,从身份多重性到身份单一性的转变。借鉴西方检察制度发展的经验,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完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6.
爱丽丝蒙罗的短篇小说是文学界享誉盛名的。她的短篇小说大部分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其中她的写作视角主要是以女性为基点的。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来描述女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在作者的文章中,这些女性对自我身份感到缺失,对爱情、信仰充满了困惑,她们不断地去找寻属于自己的身份。而在这个过程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身份,一个"文化者"对自己身份的确定。读者从爱丽丝蒙罗的作品中读到了对女权的争取。而女性主义表明了一种文化身份,"自我"的形成和文化认同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乌鸦的态度发生极大转变,乌鸦经历了神鸟、孝鸟和不祥之鸟的转变历程,其身份地位由祥瑞神圣的代表一层层地消减为灾祸的预言家。一只小小的乌鸦却代表了人们思想上的流变,它依靠神性来确定地位,成为阳精的化身,当民众的自我意识苏醒过后,又逐渐成为不祥的象征。人们根据时代条件的转变不断地赋予乌鸦各种身份,又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入,"去神性"成为人们最直观思想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在客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民间信仰以庙宇为象征中心,乡土精英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以及在村落成员的共同参与中客家社会得以整合,乡土社会也为民间信仰的存续提供了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农村集体活动都逐渐式微,民间信仰本身及其活动正在走下神坛并经历去集体化逐渐理性化的过程,民间信仰的组织管理机构也由传统形态向现代社团组织形式转变,民间信仰在回归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其公共属性反而不断被强化,社会整合功能不断被彰显,通过田野调查个案来解读民间信仰与客家社会变迁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残月》是张承志1984年走回大西北之后的代表性小说作品,在小说中张承志以一个生活在西海固艰苦环境下,并经历回民哲合忍耶沧桑历史的杨三老汉为主人公,细致而深情地写出了他追寻信仰的道路。小说以"残月"为题,"月"是伊斯兰信仰的象征,而"残月"则显然包含了作者对于哲合忍耶的独特理解与另样情感。小说中写出了这"残月"之"残"。即在追寻信仰路途中的贫困的生活,信仰的不易和苦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傅斯年的思想世界异常丰富,有不少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这些论述是在近代中国心灵秩序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傅斯年寻求确定性的思维取向,也展示了他生命的前半期的生活、思想与精神历程。五四运动之前,傅斯年经历了"小孩子"到"弄潮儿"再到"夜猫"的身份转换,并开始探索人生观以解决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但因五四运动的刺激,他的人生观出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危机,因而他决定赴欧留学,研究心理学以寻求"真我",但终无果而逐渐回到了历史学的实证研究中。在寻求过程中,傅斯年从构建个人、社会与历史的秩序到"改造自己",从信仰到怀疑再寻求,终未跳脱科学实证论的笼罩。他以科学实证论为确定性,却难以安顿人生,这构成了他生命的矛盾,也表征了五四时代知识人的心灵秩序危机。  相似文献   

11.
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以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弗兰克艰辛成长历程的自述展现了爱尔兰人当时的生存困境以及作者对梦想的坚守.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天真无知、成长的挫折到最后的成熟锐变三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变化,表明了在等级森严与人际冷漠的社会环境中追求梦想的艰辛以及于苦难生活中坚守信仰与希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小说《只争朝夕》一书描写了主人公威尔赫姆大半生的经历,也是他的精神蜕变历程。本文运用尼采的精神观精神三变理论,解读威尔赫姆的精神如何由骆驼阶段转换到狮子阶段,再由狮子阶段转换到婴儿阶段的精神蜕变,冲破精神束缚,最后达到精神自由的目的,在精神困境中得到精神蜕变。  相似文献   

13.
高职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一个个体性与公共性相互作用的发展历程。"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模式下"个体参与、共同体共享、行动中反思"为其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可渐进而顺利地实现新教师由"边缘体"到"中心体"的身份转变,为其成为专业型教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文化身份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其早期代表作《玛莎·奎斯特》女主人公玛莎充满矛盾和悖论的生活,探讨玛莎身上寄托的莱辛复杂的个人体验,并阐释了"边缘人"的形态与精神内涵。多丽丝·莱辛自身"飞散"的人生经历,使她自身具有"边缘人"的文化气质,而这一特质对《玛莎·奎斯特》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期存 《考试周刊》2010,(18):35-36
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在不断寻找身份中成长的黑人青年,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经历种种波折以后.主人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可见性,这是他走向完整人格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越南裔美国作家乐·莱·黑斯里斯的回忆录《天翻地覆》以女性为叙事视角,分别讲述了黎里在越战前后所经历的天翻地覆的生活和命运。本文以黎里的身份探寻为出发点,关注她被边缘化的"他者"地位,勾勒出她从"他者"的处境到表述自我的历程,指出黎里只有通过树立主体性意识,重塑身份,才能实现从"他者"到"主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深受青少年喜爱阅读的纽伯瑞文学奖银奖小说<手斧男孩>出自美国少儿文学家盖瑞·伯森之手,展现了主人公在荒野中孤单旅行后逐渐走向身心成熟,长大成人的历程.盖瑞·伯森为他小说主人公布莱恩增添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大自然中孤独旅行,亲近自然生活,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深受青少年喜爱阅读的纽伯瑞文学奖银奖小说《手斧男孩》出自美国少儿文学家盖瑞·伯森之手,展现了主人公在荒野中孤单旅行后逐渐走向身心成熟,长大成人的历程。盖瑞·伯森为他小说主人公布莱恩增添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在大自然中孤独旅行,亲近自然生活,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面纱》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女主人公凯蒂在经历了幻想破灭和生死离别之后,将生活的面纱从眼前揭开,并且实现了精神觉醒。本文试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深刻分析小说中作为"他者"的东方人身份与作为"自我"的西方人身份,从而剖析毛姆小说中所体现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重访巴比伦》的主人公查理在美国从经济繁荣期走向萧条的过程中经历了纵欲、迷失进而精神毁灭、生活濒危,又逐渐寻求道德救赎、心灵回归的过程。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该作品,通过分析主人公查理的伦理道德观的几大转变,探讨菲茨杰拉德伦理道德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贡献,并最终肯定其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