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社会对非洲教育援助出现从项目援助模式到部门援助模式的发展态势,实践中仍存在受援国参与不足和援助有条件限制等问题.中国作为新兴援助国,在对非洲教育援助的理念和实践方面开创了一条特色化道路,包括:因地制宜,关注实效;以平等合作为前提,帮助非洲国家进行能力建设;追求共同利益,不附加条件.这些都为国际社会对非教育援助提供了经验,继续探索、持续改进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
教育援助是提高受援国教育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援助国扩大本国国际影响、提升国家文化辐射力的重要方式.作为国际社会重要受援国的印度,其接受教育援助经历了从工具理性到人文理性、援助资金分配由经济领域逐步向社会部门流动、基础教育超越职业教育跃升为援助重点、援助方式由分散到聚焦等方面的变革.印度的变革对于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实施国际教育援助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援助的输出国,英国致力于帮扶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改善落后的教育现状,在基础设施建设、物资供应、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英国的教育援助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五年规划期,援助的方向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加大了对女童教育的资助力度,提升了教育援助经费的成效,强化了援助合作的管理方式.本研究从英国教育援助的发展入手,分析了教育援助的成效与问题,并从援助质量、国际合作、政策调整和女童教育等方面,总结了英国教育援助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相似文献   

4.
陈琴  徐辉 《比较教育研究》2022,(6):38-47+74
印度作为世界援助体系中的新兴援助国,经历了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形成了以伙伴发展关系管理局为顶层协调管理机构、以政府主导的多元教育援助项目为主体、以特定区域为对象的教育援助空间、以多样化教育援助方式为特点的对外教育援助体系。印度通过加强教育合作,提升了对周边区域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加大教育交流,传播了印度本国语言和文化;通过建设教育枢纽,提升了印度高等教育国际吸引力。印度对外教育援助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教育援助角色的国际认可与受援国对其合法性的认可,但也面临对外教育援助缺乏整体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动力和援助层次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依据交换形态和援助动机两个维度可以将日本对外高等教育援助模式分为四种类型:战略对接型援助模式,以国际理解为理念,利用战略对接的形式满足受援国的利益诉求;资源共享型援助模式,以共同利益为理念,通过与东盟、非盟等区域联盟合作,促进师生国际流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基建供给型援助模式,以自力更生为理念,致力于改善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提升科研环境;委托代理型援助模式,以教育开发为理念,向第三方组织提供基金或奖学金,为受援国的学生提供留学机会。每一种模式有各自的理念、动机、目标和行动,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援助效果。  相似文献   

6.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软实力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旨在加强与亚洲受害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改变"侵略国"、"经济动物"等负面的国家形象;90年代之后,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服务于政治大国战略。在非洲,日本通过举办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输出了新的援助理念,国际教育援助为其联合国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亚洲,日本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选择了蒙古、越南、泰国等"战略性国家"进行援助。教育援助因其直接与受援国人民的福祉相关,在为日本与这些"战略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日本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效援助是当前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议程之一,同时也为国际教育援助直接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教育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在有效援助议程下,审视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政策与实践,不断提升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有效性,这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教育援助在近百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基本内涵,与此同时,不同援助主体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实践模式。作为国际教育援助事业的重要主体,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在援助理念、援助目的、政策工具和援助方式四个方面表现各不相同,形成了强调经验传输的日本模式,强调战略工具价值的美国模式,以及强调领导协作的英国模式。通过对英、美、日三国国际教育援助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援助国的援助理念是受国家利益与文化传统的共同作用而确立的;三国的援助目标在教育领域内各有侧重,但在援助地域上重叠程度较高;不同援助国的政策工具因受到政治体制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稳定性,但援助的责任与效率的提升是三国共同的追求;国际教育援助方式较为集中,但具体表现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为资深教育援助提供者,在国际教育援助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脱欧公投后,英国在目标取向、援助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审查体系等方面对教育援助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教育援助政策呈现出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动力,以追求即时收益为价值取向,以援助证券化为实施方式,以高标准审查体系为过程保障的新变化,由此构建出英国对外教育援助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援助在我国对外援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根植于党的政治理念,服务于党的政治理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教育援助政策,经历了"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合作共赢"的发展,其政治理念主要体现在:尊重受援国主权,不谋求特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保障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平等互利,遵循联合国宪章及有关规则;守望相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性、平等性、互利性和合作性是其主要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援助的实践策略包括: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坚持平等互信、共同发展的原则;健全评估体系,提高援助效益;加强内部管理,注重顶层设计.教育援助的政治理念与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重大政治决策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统一于同一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推进与深化,地方政府在评估中的作用不是被削弱了,而是在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的宏观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二是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三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是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Conventional student-led evaluation is now an orthodox feature of the North American, UK and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Increasingly, it is guiding major institutional decisions around educational quality, academic promotion and more recently institutional funding by government. Yet significant research around student-led evaluation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form of student opinion-based evaluation remains highly fragile and susceptible to multiple forms of influ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tudent-led evaluation of itself is not sufficiently robust to appropriately inform notions of educational quality or pedagogical capability of academic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s proposed, broadly drawing on the conception of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The model foregrounds academic collaboration in shaping a professional evaluative framework at an activity level (i.e. programme or sub-discipline level) based on an ongoing dialogue between peers and with students, as well as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The model attempts to make tensions and conflict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xt more explicit and the active focus of evaluative efforts to devise appropriate and sustainable respon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odel in its initial piloting in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3.
建立评价机制发展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结合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教育评价的实践,论述了社区教育评价标准莉可操作性的方法。社区教育主要是指社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中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主要通过社区学校进行。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素质、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是极为重要的。为了确保社区教育的有效进行,必须加强对社区教育的评价,在此主要探讨社区学校教育活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以政府、社会和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其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促进本省高教质量提升上担负重要的职责.当前主要的任务是加强以学科、专业为主的单项评估.同时,在评估过程中,应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多维的评估网络,加强对评估机构及过程的再评估,加强专业化建设,正确看待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7.
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是否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多维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样化机制:美国是非官方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英国是政府与民间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北欧是居于英美之间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法国是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日本是政府与民间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评估中长期存在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当前国家决意要采取措施实现管办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但是管评不分仍然是教育评估制度中争议的焦点。文章通过分析教育元评估制度建构的两种方案,即国家法团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和多元主义模式影响下的教育评估制度,认为应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团主义语境下构建我国的教育元评估制度。通过对教育评估机构进行再评估,保障教育评估质量,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管评分离,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实施评估工作是管办评分离的重要保障。第三方机构应该通过竞争获得政府委托实施评估,为政府、被评方和社会提供优质、多样的教育评估服务。文章探讨了政府在购买第三方评估服务时的注意事项,指出首先要明确划定"管""评"双方的职能边界,其次要认定第三方机构资质,最后是规范政府购买流程。文章还探讨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纳的规程。规程的探讨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资金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对学校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西方社会寻求走“第三条道路”,不断借助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重建,对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学校运作模式、教育评价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打破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固有模式和体制.然而教育变革却使得西方“个人主义”更加泛滥,学校教育远离公平,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反思和批判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