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评价也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产生。自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教育评价以来,教育评价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产生了四五十种教育评价模式,其中许多教育评价模式已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里只介绍了应用较广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以期对教育评价的实践活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现代教育评价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1.行为目标评价模式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现代西方最早出现、体系完善、影响极大的一种理论流派。这一模式是由早期的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泰勒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浅析英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这一需求,从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目标人才的培养。这样,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本文分析英国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教学质量保障的几个突出特点,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生长点。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亟待厘清六对基本关系: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学科分野与学科融合以及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为此,高校应通过"根据现实需求,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回归育人本分,去‘研究生化’发展;重构课程体系,走‘通专互补’道路;立足本土文化,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着力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重视师生关系,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等优化路径,加快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提升区域性就业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就业重心的转移,地方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这样,"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是地方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为此,地方高校必须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企业开具订单;二是高校照单培养;三是中介协调培训;四是基地提升能力。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区域性就业能力,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文章分阶段和类别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以期对教师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从而顺利地全面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高校教学质量普遍存在着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手段落后;师资的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生师比过高;专业、学科建设滞后,局部上还存在重复、交叉、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教学质量保障应从四个方面,即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和国际化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有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许多不相适宜的地方,并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鉴于此,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秋季停止了不符合条件的国有民办高校的招生工作。这意味着国有民办高校必须脱离“母体”。而脱离“母体”后国有民办高校的出路问题便日益凸现出来。只有认真分析我国国有民办高校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转轨后的相应措施,国有民办高校才有可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分析我国高校课程领域中的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通过深化课程目标、整合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及活化课程评价等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高校课程设置,为高校课程的理性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立适应21世纪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和目标,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必须具有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品格素质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题的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荣 《继续教育》2008,22(12):55-56
在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着模式单一、方法手段传统、忽视成人需要等特点。因此,构建基于培训问题层面上的多元化教师培训模式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