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节目是当前世界各国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真”和“秀”“,真”就是纪实性,而“秀”就是一种效果,指他的表演性和戏剧性;第二是“人”,或者说其第二个特点就是平民性、参与性和大众性。第三,就是游戏,真人秀节目是游戏性节目  相似文献   

2.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3.
胡腾 《青年记者》2007,(14):105-105
“真人秀”最早出现于美国,在英语中最常用的词是“REALITY TV”,在汉语中也有“真实电视”的译法。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至少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交往活动,要能有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关系规范,受到一定的社会控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年中以来,竞技生存类型的节目在欧美电视中悄然兴起。所谓竞技生存节目,也称“真实电视”或“真人秀”,它是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因为其制作成本低廉,参赛者都是普通百姓,同时由于其创造出的惊人高的收视率带来的高额广告收入,使“真实电视”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节目类型之一。 在美国CBS电视台新近推出的《老大哥》(Big Broth-er)节目中,十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住进安装有28台摄像机,60个麦克风的屋子里,进行封闭式的共同生活。不管是洗澡,…  相似文献   

5.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屠炯 《视听界》2004,(6):60-62
尽管自2000年“真人秀”开始风靡全球始,所招来的骂名就跟其火爆程度不相上下,但这亦遏止不住“真人秀”作为一种创新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形式的成长步伐。步入2004年,五花八门的“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涌现出了不少新形式和新卖点。一、“真人秀”——“真”在哪,“秀”什么?“真人秀”就像一个有多个小名的孩子,至今仍有许多叫法,诸如“真实电视”、“纪录肥皂剧”、“真实秀”等,其泛指普通人在特定场景、特定规则下完成特定任务,同时,其过程被录制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1999年,荷兰的一家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广受争议的偷窥节目——《老大哥》。而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生存者》最终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高潮。那么,在其风靡的背后,让我们来看看,“真人秀”到底“真”在哪,“秀”什么?  相似文献   

7.
赵尚 《视听界》2007,(2):75-77
电视选秀还能走多远?如何使选秀节目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国内出版的所有关于电视理论的教科书里,电视谈话节目都被列入“新闻评论”类节目范畴之中。在中国国内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TALK SHOW)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这里,便出现一个问题:在国外,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同时在许多国外电视理论的专著里,人们通常把电视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9.
吴灏鑫 《传媒观察》2006,(10):20-21
在国外,“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英国等国广泛移植。荷兰《老大哥》、美国CBS的《生存者》、福克斯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等等,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11.
厉军 《视听纵横》2009,(1):100-101
广播“说新闻”节目有别于电视“说新闻”,广播只依靠声音一种表现形式,而电视还可以依靠画面、图片、字幕等辅助手段,相对于电视来说,要把一档广播新闻节目真正“说”好难度更大,在实践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新闻本身是否适合“说”,主持人是否具备“说”的能力,广播“说新闻”幕后支持团队明显弱于电视等。  相似文献   

12.
俞圆 《新闻记者》2001,(2):59-60
欧美荧屏常有惊人之举。近年来颇为盛行的“真人电视”又出新招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近期创办的竞赛节目《求生者》 (SURVIVOR)创造了20年来美国电视最高收视率的奇迹。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 ,该节目在2000年6月创始之初便赢得了2300万观众的注意力 ,而到大结局时有5100万人观看 ,一举压倒了曾经独领风骚的智力游戏类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求生者》节目把16名男女分成2组送上一个荒岛 ,让他们在荒岛上自给自足度过39天。两组之间互有竞争 ,每隔3天由组员开会投票 ,淘汰一名组员。所以每个…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电视平民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超女"、"好男儿"一时成为追逐的焦点。在我国平民选秀节目泛滥的情形之下,上海东方卫视率先推出了《舞林大会》:一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带动电视真人秀,由"平民秀"转向了"明星秀"。之后,湖南卫视也推出了自己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一时之间,新鲜的明星真人秀顿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这个花样舞台上,明星已经被还原成了普通平民。这类明星真人秀突破了以往真人  相似文献   

14.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魏望来 《声屏世界》2008,(10):68-69
林林总总的电视频道为谋得收视份额殚精竭虑,招数无尽。人们还没有从这个“型”、那个“秀”,这个“舞”、那个“会”的“秀一把”热浪中缓过劲来,又被置身于满目的“情感大戏”之中。“真情”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早到的春意,人们对电视“真情”的认同其实折射的是世事的变迁。人们彻悟到,在“战天斗地”、“恭喜发财”、“我拿青春赌明天”的热闹背后,只有“真情”弥足珍贵。精明的电视创意者总是善于抓住这些契机推动收视率曲线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7.
韩冰远 《新闻传播》2010,(5):120-120
近年来,在电视屏幕上一股真人秀(RealityTV)浪潮在全球兴起和蔓延。已然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电视文化奇观。真人秀,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和定义,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如真实电视、真人秀、记录肥皂剧、真实秀等等,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真实电视或者真人秀。它是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世界各地的真人秀节目正在为各大电视台带来巨额利润.其中有的节目已被多个国家移植,《老大哥》已经有18个国家的版本,这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几乎使电视观众趋之若鹜、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18.
金磊 《视听界》2006,(1):27-28
电视竞赛节目在中国萌生已近十年起先只是国外类似节目的微缩版,随着意识形态的开明,竞赛节目的知识性逐渐显示出它的魅力。我将电视竞赛节目分为三个演进的段落进行阐释,它们是延续着并逐渐进化的,日渐成熟。一、题与答题电视竞赛节目通常以“出题”、“答题”为基本结构,围绕“题”进行可以预设的节目程序。这类节目较早的有《正大综艺》,其中有关国际旅游的异域问题因为有些仅是常识,可以用常理来推测所以并不难。主办方之意也不在难倒对方,而是在调动大众找寻答案的乐趣。这类节目本质上不算是真正的竞赛节目如《鉴宝》,它的“题与答题…  相似文献   

19.
胡焱 《记者摇篮》2009,(3):44-44
在中国国内的几乎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与国外不同的是,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但是,“脱口秀”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笔者认为,“脱口秀”节目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新闻评论节目,另一种是娱乐类节目。两者在性质和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曾文莉 《声屏世界》2009,(12):40-41
中国电视歌赛节目发轫于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该节目以音乐为核心,以比赛为形式,以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声乐艺术人才为目标,历经20多载已成为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声乐赛事,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近几年来,随着泛娱乐时代的来临,“秀”浪潮的兴起,互动手法的普遍运用,电视屏幕上涌现出一大批新的电视歌赛节目,诸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