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112名中英大学生赞美回应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上,中国大学生使用拒绝策略的比例比英国大学生的要高,前者为11.54%而后者为零。但使用接受策略的比例则相反,中国大学生为46.51%,而英国大学生为81.48%。在微观上,中国的大学生倾向于接受对于个人外貌和个人能力的赞美而面对对个人特征和个人所有物的赞美时则使用自贬或回避的策略。在英国大学生中,尽管有一些人采用了回避的策略来回应对个人特征,个人能力和个人所有物的赞美,但是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人(81.48%)使用了接受的策略来回应问卷中的四个会话情景。这些发现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倾向于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回应赞美而英国的大学生更愿意对采取直接接受的赞美回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接受的数万人次的咨询中,女性占咨询人次的76%,男性则只占24%。这说明在职业规划中,女性面对更多困境或者在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比男性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3.
【活动理念】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他人或自己犯的一个小错误,而对于他人及自己的优点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从而不太在意甚至忽略。这使得我们在认识自己和他人时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自我评价,形成不正确的自我概念,也影响对他人的评价,以至影响人际关系。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旨在通过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感受被他人赞美的喜悦,并学会接受赞美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学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对恭维语应答方式的调查发现:接受恭维的人比拒绝的多,其中女性更喜欢明确、直接地接受;在女性群体中,年龄越小,接受恭维的方式就越直接;老年男性更愿意含蓄地接受他人的恭维。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道歉语在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中美男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多使用明确道歉策略;女性的道歉行为比男性要多;在表达形式上,女性比男性也更多地使用道歉的两种表达式加一个强势词。  相似文献   

6.
成就情景中的自我妨碍研究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归因策略。学生会有意地采取不努力等行为来妨碍自己的学业表现。这样在失败时避免对自己作缺乏能力的归因。自我妨碍的动机在于控制自我归因或他人归因。男性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要多于女性。防御性的归因模式、成绩目标取向、低自尊争不确定性的评价反馈是导致自我妨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13,(8):124-125
闷热的夏天让人心烦,不顺心的事好像变得更多。与其抱怨天气和他人,不如给自己装上一颗不急不躁的清凉心。 送出小惊喜 闷热得实在睡不着的话,不如想想能做点什么,给自己身边的人送一份小惊喜。也许是把对老公赞美和感谢的话写在漂亮信纸上的手写信,也许是快递给父母的一束鲜花,也许是为同事准备一次丰盛的下午茶……筹划这份惊喜时,会充满期待;回想起对方收到时的喜悦和感动时,心境自会如雨后般舒适和清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得出了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的确存在的结论。女性学生比男性学生更多地使用情感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会交往策略。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暗示?心理学认为,暗示是通过语言、手势、表情、暗号等对某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可以改变接受暗示的人的心境、情绪、意志、兴趣等。一个人做一件事,不但受本人的性格、智力、能力的影响,还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尤其是孩子,因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孩子出生时,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随着他的长大,他越来越爱从各个方面模仿他人。因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历时研究,探讨了性别对语言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及其与策略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一般比男性选择更多的语言学习策略且使用也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11.
赞美与应答     
每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恰当的赞美令人快乐、自信,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轻松、融洽,然而,有些时候,他人的赞美也会使我们受宠若惊,不知如何应答。中国学生尤其要注意,不要过于谦逊,要学会坦然地接受他人的赞美,并表示感谢。下面请看几组常见的赞美与应答的例句:  相似文献   

12.
进化心理学认为男性在择偶方面注重女性的外貌身材,其实质是关注女性的生育价值。而女性在择偶方面更多的是选择社会经济条件好的男性,追其根源是为了保证其自己和后代能生存下去。《婚姻法解释(三)》主要是将结婚时双方对家庭的财产投资给予"平均化",而这与我们人类几千万年进化而来的心理相违背。本文从进化心理学男女不同的择偶心理机制出发,对现行的《婚姻法解释(三)》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赞美别人之前,首先得发现他人的“美”.美给予我们舒适、愉悦之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影子.那么,你知道一些表达“美丽”的词汇吗? ①beautiful是表示“美丽”的最普通用语,语气最强.形容人时,常用来指女性,若用于男性则含有轻蔑之意.  相似文献   

14.
微书摘     
<正>人一生当中会有四件事能让自己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那就是被爱、被赞美、被需要,和对他人的贡献。实际上,除了被爱以外的幸福,全都必须通过工作才能得到。——《做事的常识》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作为个体的一种学习过程或能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和学业失败应对方式对自主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别反映了自主学习过程的动机、认知和行为三个侧面。本研究使用问卷对中国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和学业失败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相关分析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成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特点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会在学习中发挥较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更多采用深层加工策略;在遇到学业失败或困难时,一般是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常伴随一定的自我谴责。另外,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学业失败应对方式与效能信念和认知加工策略之间都存在相关,但效能信念与认知加工策略之间无相关。相信自己能对学习施以影响的成人学习者,在面对学业困难或失败时更多地采取积极的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同时这样的学习者也更倾向于采用深层加工策略。但成人学习者的效能信念对其选择何种认知策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全新的视角出发,采用同/异性直接/间接、赞美/讥讽的评价方式对评价作出全新的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更多地赞美他人,而更少讥讽他人;相对于同性直接赞美,人们对异性直接赞美感到更高兴;相对于同性的间接赞美或讥讽,人们倾向于对异性间接赞美感到更高兴,对异性间接讥讽感到更痛苦.这对于人们日常人际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艺 《文教资料》2014,(32):50-52
文章基于《非你莫属》的求职语境,从四个角度对男、女求职者的会话特征进行分析。在打断现象中,男性被他人打断和打断他人的次数均多于女性;在最少反应上,女性比男性表现更为积极;女性礼貌用语的使用数量更多,在非语言交际的运用上更丰富自如。男、女求职者会话特征的影响因素并非只有性别,而是由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心理特征、具体语境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朱俊 《教育》2013,(12):26-27
在中国,中学女性校长,在儒家思想濡染下的现实环境中,要承担着比男性校长更多的困难和压力,需要面对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因而工作的难度往往更大;所以,更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才能将女性独特的形象、特有的优势带到学校管理活动和工作需要中去,从而成为一名成功的女性领导。  相似文献   

19.
浩东 《西北职教》2005,(1):42-42
一般女性往往认为自身的成就和技术不如男性,她们常常没有足够的信心来相信和认知自己的能力,她们也认为在信用方面远不如男性。如果你是女性.你在求职时是否也犯了以下这些常见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20.
<正>无论古今中外,欲扬先抑都是文学创作中的常用艺术手法。当作者需要肯定某人、事、景或物时,先贬低、否定它,而后突然改变对它的看法,表达作者的赞美,这就是欲扬先抑。现实创作中,"抑"和"扬"的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要表现事物可贵的品质,高明的作者往往先从丑陋的外貌或粗俗的行为落笔;要表现事物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总要先写它看似无用的一面……创作目的千千万,但"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