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旨话"是以四字格习熟短语为背景、隐去短语的末字而用前面相关之语替代末字来表义的一种具有新奇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实际上是明朝初期从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带到安顺来的"藏词式歇后语",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结构趋于定型化,取材趋于多样化,运用趋于广泛化。目前,它在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已基本销声匿迹,在安顺周边屯堡村寨依然使用,但使用不平衡。"言旨话"是屯堡文化的一个事象,表现出屯堡人崇古、求奇求雅、族群认同等心理及"近取诸身"的观物取象方式。  相似文献   

2.
合肥话中的"子"缀词在皖中江淮方言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合肥话的后缀"子"是一个语素聚合体,其小类根据语义虚化程度的不同可构成一个序列.表达性派生"子"缀的能产性最强,类推泛化式"子"缀是"子"缀族生成能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屯堡“言旨话”是中国最早的歇后语——藏词式歇后语在当下的历史遗存。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从文化遗产的视点来考察,认为对于藏词式歇后语这一濒危语言现象,应及时进行抢救和发掘,让中华民族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并通过它去认识当年先辈的生活智慧、生活心态,从而形成一个民族具有连续性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4.
杨静 《现代语文》2015,(2):35-37
歇后语是流行于人们日常交际中的群众语言,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主要有喻意型和谐音型两种类型,在朔州方言里还有其他类型。朔州方言的歇后语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既能反映和记录朔州地区的物质文化,也能反映和传承朔州人民的精神文化。从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类型着眼,可从中探究朔州方言歇后语所反映出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是山阴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厚而鲜明的地域和民俗特色。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分为谐音类、比喻类和故事类三大类。  相似文献   

8.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是山阴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厚而鲜明的地域和民俗特色。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分为谐音类、比喻类和故事类三大类。  相似文献   

9.
歇后语是流行于民间的特殊语言形式,甘肃陇南方言歇后语可分为喻义性和谐音性两种类型。甘肃陇南方言歇后语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具有白文异读、使用语气词、具方言特色词、体现甘肃陇南地区民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语用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察《中国歇后语大全》中180余条"盐"类歇后语,分析"盐"类歇后语形成的语用机制。研究表明:歇后语中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有部分体现;"盐"类歇后语情感倾向性突出,仅少数有关盐生产与用途的歇后语为褒义;突显出国人勤劳、中庸的传统价值观。"盐"类歇后语的形成是盐顺应人们语言的语音、语义与结构特征及社会生活文化各方面的结果,是我国盐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急需多角度、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1.
蛮子话、奤子话、爪子话是商南人对本地三种方言的称谓。结合有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考证了三种说法的来源。蛮子话带有南方口音,奤子话是不纯正的北方话,爪子话是对陕西关中话和甘肃、山西一带方言的统称,都含有贬义色彩。其中,讲蛮子话的人其祖先是在清朝初叶从南方移民来的,奤子话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是河南南阳方言和本地方言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与南通地区沧海桑田的历史紧密关联。可以通过南通地区成陆过程的探索,结合南通历史上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移民资料的分析来推测南通地区方言的形成过程。南通地区南通话、如皋话、通东话、启海话等四方言小片之间的方言面貌和特征可以印证方言形成的有关推断。通过大量相对可靠的史料,对有关南通历史地理以及南通地区方言形成过程的某些结论和假说进行了讨论和辨正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关中地区文化源远流长,方言现象同样丰富多彩。总体来说,关中方言内部一致性较高,根据语音差异可以分为"西府话"和"东府话"。西府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东府话属于关中片。扶风县隶属宝鸡市,差不多位于西安市和宝鸡市的正中,古称美阳,相传四千多年以前,炎帝就曾在此建立部落,历史悠久,其方言属"西府话"。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扶风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西府话特点明显,但是多年来未见有该片方言的系统研究成果。2005年8月出版的《扶风方言》一书是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毋效智教授的新作,此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秦陇片方…  相似文献   

14.
皋兰方言歇后语生动活泼,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皋兰入的生活情趣与语言创造智慧,是皋兰方言里一种定型的语言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皋兰方言歇后语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生产生活特征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以莱芜方言谐音歇后语为研究对象,从汉字符号学角度整理分析方言谐音歇后语的话语结构,发现方言谐音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熟语符号系统,其谜面与谜底之间存在二次约定性,对地域文化的记忆保存具有独特的语言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许多方言歇后语是根据民俗现象创造出来的,因此,含有某种民俗成分是方言歇后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方言歇后语与地方民俗的密切关系:1.民俗和歇后语都具有地方性;2.民俗是方言歇后语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基础;3.由民俗引出来的后一部分是歇后语的语义所在;4.理解方言歇后语必须先了解其承载的民俗现象;5.旧的民俗消失以后承载民俗成分的方言歇后语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商南奤子话语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南县城方言被称为奤子话。奤子话的底层是商洛本地话,然后又融入了商南蛮子话和河南南阳方言等异质语言的特色,从而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方言。  相似文献   

18.
从苏皖方言体助词“著”的表现看方言接触的后果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州、扬州、绩溪、安庆四地方言中都有体助词著,但各地的表现却很不一样。泰州话和绩溪话的著分别是受扬州话和安庆话的影响而出现的。泰州和绩溪新派比老派更多地使用著。著在四地的不同表现说明语法层面方言接触的某些规律:方言中出现空格的地方容易借用其他方言的成分;被借用的成分在源方言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它在借入方言中的表现;简化和自然的成分容易生存;新成分借入后会发生重新分配现象;方言特征显著的成分较难被新成分替换。  相似文献   

19.
从屯堡方言现状以及其研究现状入手,指出屯堡方言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给出屯堡方言研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0.
蛮子话、奋子话、爪子话是商南人对本地三种方言的称谓。结合有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考证了三种说法的来源。蛮子话带有南方口音,奋子话是不纯正的北方话,爪子话是对陕西关中话和甘肃、山西一带方言的统称,都含有贬义色彩。其中,讲蛮子话的人其祖先是在清朝初叶从南方移民来的,裔子话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是河南南阳方言和本地方言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